分享

民俗器物01:“喜福绣球”

 旧京遗韵 2020-01-07

图01   “喜福绣球”

图02   “喜福绣球”

这是一种婚禧绣球。在过去,中国很多地方的传统婚俗中都可以见到。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各地区的习俗变化差异较大,但都是表示“喜结良缘”的意思,究其根源估计都和“月老红线牵,赤线两头连,爱恨情仇外,注定三世缘”的传统有关。

这种式样的“绣球”是非常讲究的一种。它是由十二块五边形的“绣花板”和二十块六边形“绣花板”组成,每块“绣花板”都分别绣有“双喜”“福”和象征“福禄寿喜”的花鸟鱼虫图案,如何搭配,全凭世人的良好意愿和口彩需求,比如:挂在八抬婚轿轿帘外,上系红缎(绳),一头在轿内新娘手中,一头被前面骑马的新郎牵着,有“喜福临门”,“喜轿送福”,“见囍福到”,“喜到福到” 等吉祥含义。当绣球挂到婚床帐顶下,还要有“上床见喜”,“晨起迎福”。有的还要在顶部“绣花板”绣一个“团寿”,这个字一般是见不着的(总是挂着,那个“面”的确见不着),表示“喜福高寿”。

“喜福绣球”从制作,绣花,组合,寓意有多个版本,繁简全在当地的“习俗”和“群体”。总之都是赋予美好的愿望。

这种“三十二块绣花板球”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组成一种“特定直径球体”的最佳组合形式。这种结构不得不使人想到曾经的“现代足球”。

自1930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以来,使用什么样的足球达到最佳的比赛用球标准,一直是人们孜孜不倦,努力追寻的目标。直到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才有了正式的比赛专用球“电视之星”(Telstar)。(图03)

图03 1970年墨西哥第九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专用球

它是由32片皮垫手工缝制而成(12片黑色五角形和20片白色六角形),这种球的结构产生了一个更圆、更完美的球体,深受欢迎(图04,图05)。

图04  1982年西班牙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专用球

图05  1998年法国第十六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专用球

这种三十二片结构的比赛球最后一次是2002年由日本和韩国联合举办的世界杯(图06)直到:2006年德国世界杯,在高科技工艺指导下,生产出由十四片外饰面组成的,更高质量的比赛球(图07)。

图06  2002年韩日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专用球

图07 2006年德国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专用球

在手工制作的年代,这种由十二片五边形和二十片六边形共三十二片结构组成的圆球体,可称得上最佳组合(图08)。

图08  十二片五边形二十片六边形组成三十二片足球展开图

而这种结构早被我们的老祖宗发现(图09),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合”。

图09  三十二块囍福吉祥图案“喜福绣球”展开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