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研究

 思雨化风 2020-01-08

摘    要:《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气概,他的粗中有细,嫉恶如仇,我行我素的性格,他的扶危济困、打抱不平的侠义壮举,使他成为人们心中的大英雄;他虽然粗鲁,但却粗中有细智慧,他虽杀人无数,但为人正直,他独特的性格和形象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水浒传》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许多读者,评论家被其折服。作者对鲁智深性格特征的刻画,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错位描写,对比描写,衬托描写,以及对故事矛盾冲突的描绘等,独特的语言描写对鲁智深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使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Abstract:《Outlaws of the Marsh》 in Lu Zhishen can be said to be well-known figures, and his "hand of the shots when" the heroic spirit, his rough in the small, hates the wicked as if they were personal enemies, its own personality, his life helping the distressed, just laughed chivalrous Feat that made him a great hero of the people's hearts; Although he rude, but wisdom, despite his numerous killings, but people of integrity, his unique character and image to the left of the difficult indelible impression. 《Outlaws of the Marsh》 is stirring artistic charm, many readers and commentators by their wins. Lu Zhishen character traits of the author's portrait, describing use of a variety of means, the wrong description, language description, describing contrast, background description, such as depicting the conflict, Lu Zhishen depicts the image of the Rumusanfen, if people read the Its voice heard, as are reflected in its people.

关键词:水浒传,鲁智深,性格,形象,艺术手法

Key words:Outlaws of the Marsh,LU Zhisheng,Character,Image,Artistic

天孤星鲁智深,原名鲁达,人称花和尚。《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位列十三,在梁山上为步军头领之首。

鲁达本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当差,任经略府提辖。为救弱女子金翠莲,他三拳打死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亡途中,经赵员外介绍,鲁达到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智真长老说偈赐名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1(第四回P50)鲁智深在寺中难守佛门清规,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只得让他去投东京汴梁大相国寺,临别赠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第五回P62)在去东京汴梁大相国寺途中,先在桃花村醉打小霸王周通,后与史进重逢火烧瓦罐寺杀死生铁佛。后鲁智深在相国寺看守菜园,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偶遇林冲,结为兄弟。林冲落难,刺配沧州,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在野猪林里,解差董超、薛霸欲害林冲,鲁智深及时出手,救了林冲一命,此后一直护送至沧州七十里外。鲁智深因而为高俅所迫,再次走上逃亡之路,后与杨志等一起打下青州二龙山宝珠寺,就此落草。

后来宋江等接受招安,鲁智深陪同宋江,重上五台山,参礼智真长老。师父说:“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第九十回P1090)临别再赠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第九十回P1091)

宋江征方腊时,大战乌龙岭。鲁智深追杀夏侯成,却迷路入深山;得一僧指点,从缘缠井中解脱,生擒方腊。宋江大喜,劝智深还俗为官,荫子封妻,光宗耀祖,鲁智深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 (第一百十九回P1393)宋江又劝他住持名山,光显宗风,报答父母,鲁智深说:“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第一百十九回P1393)宋江等凯旋,夜宿杭州六和寺。鲁智深听得钱塘江潮信,终于顿悟,于是沐浴更衣,圆寂涅盘,留颂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第一百十九回P1396)

鲁智深圆寂后,宋江又道几句法语:

“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根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第一百十九回P1396)

后来朝廷因其有擒获方腊大功,加赠鲁智深为“义烈照暨禅师”。(第一百十九回P1402)

鲁智深的形象分析

在对鲁智深这个人物的看法上,研究者的观点大致相同:行侠仗义,粗中有细,豪放不羁,重情重义等。金圣叹说:“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1]纪德君对鲁智深的评价是“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才大心细,雄猛沉稳;率性而行,粗豪不羁。”他把“禅仗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作为鲁智深一生的写照。[2]张县伦认为鲁智深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最能代表梁山精神,真正体现好汉本色的人物。他认为鲁智深的行为很符合大禹,儒家,墨家,基督教,佛教等的价值观。[3]人们对鲁智深的评价大多数是好的,把他评价成人们心中的英雄。鲁智深独特的性格和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饱满而神采飞扬的古代侠义英雄人物形象,其中鲁智深是公认的最成功的一位。聂绀弩先生曾经认为,鲁智深的形象是“人性的极峰,也是对于人性的最高理想”[4]。

一.粗卤急躁 蛮横无礼

    鲁智深粗卤急躁,蛮横无礼的形象,不仅表现在他的行动上,也表现在其语言上。他和史进去喝酒,遇到史进以前的师父李忠,鲁智深便要拉着李忠一起去喝酒,李忠叫他们等一会儿,鲁智深便道:“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第三回P37)然后却将看李忠卖膏药的人,一推一交,把众人赶散,使李忠被迫与他们喝酒。这里从语言和行为上都显出了他的卤莽性急的性格。强请别人喝酒,却不觉得自己蛮横无礼。又如“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鲁达道:‘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第三回P40)等也从行动上和语言上表现了他的急躁的性格。他时常骂人为“腌脏泼才”“直娘贼”“鸟人”“鸟寺”等粗俗不堪的语言,更显其粗卤。还有更厉害的,他本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可是却抢人酒喝,并在神佛像后屙屎屙尿,不但不守寺院的清规戒律,而且更显得自己没有修养,狂放不羁,粗俗不堪,再显其粗卤的性格。

二.粗中有细 有勇有谋

鲁智深虽然粗豪,但是也具有精细的特点。金圣叹说他是:“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1)这一段话,是很切合《水浒传》中对鲁智深的描写的。他在救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俩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并且担心他们跑得不够远,

“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第三回P40)

鲁智深如此性急粗犷之人,在旅店门口无所事事地坐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这真是太难为他了,此处的鲁智深可谓心细如发。鲁智深之所以能够耐心坐四个小时,完全是因为他内心的责任感,他一定要让金家父女安全离开渭州,而且他也知道一个是老人,一个是女子,他们可没有自己的好脚力,所以一坐就是四个小时。可是就在前一天,他一听说了金家的事就迫不及待地要揍郑屠户,被劝住回家后“晚饭也不吃,就气愤愤的睡了”第二天,“天色微明”,他就早早地来替金家张罗。前面的急躁与此时的耐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此更显示其粗中有细的特点。

鲁智深的细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他在桃花村救了刘太公的女儿,用武力逼迫周通不得娶她为妻。打周通之前,他心里便有个计较,怕把刘太公吓住,就不告诉他自己要打周通,架打完了,人也救了,他又考虑到周通、李忠与刘家近在咫尺,自己走了,一旦周通反悔,刘家可真得又倒霉了。所以,周通尽管答应了不再对刘家进行骚扰,但他还是不放心,硬给周通戴顶高帽子让他为难:“大丈夫作事,却休要翻悔。”(第五回P71)周通无奈,只好折箭为誓,本不想做大丈夫,这时也只好稀里糊涂赶鸭子上架地去做了大丈夫,一旦做了大丈夫,就没法做“丈夫”了。这里就体现了鲁智深有勇有谋的形象,“勇”在于他明知道周通是山贼也不惧怕,只身一人前往救人;“谋”在于他救了人后,怕周通反悔,给周通带了个高帽,让周通无法做“丈夫”的计策。鲁智深在救林冲的时候也是知微见著,见到有人找董超和薛霸就开始留心有无异常,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以后,索性一直护送到沧州,深怕途中有变。估计不会再出什么事了,才离开。临分别时,还一禅杖把松树打折,以此来震慑董超和薛霸,免他们又生歹心。鲁智深在这里可谓用心良苦了: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震慑董超和薛霸,自己也不会放心的。这又表现了鲁智深重情重义的性格。

三.正直勇敢 幽默智慧

《水浒传》是一本写英雄好汉的书,而鲁智深算是108好汉中的佼佼者。《水浒传》开篇的重头戏大部分在他身上。鲁智深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见义勇为。从“拳打镇关西”到“大闹野猪林”,“哪有不平哪有我”,“该出手时就出手”,惩恶扬善、义薄云天。让人不由得为他的行为大声叫好!

鲁智深善于审时度势,豁达明快。出了命案后,被官府通缉,他就听从赵员外的安排,出家做了和尚。鲁智深虽然狂放不羁,但知轻重缓急,紧要处能自制。在五台山,他两次闯祸。但长老一到,“那酒就醒了七八分”。还装疯卖傻,让长老“与洒家做主”。长老训话说:“……如何这般所为?” 鲁智深跪下道:“今番不敢了。”(第四回P54)这表明鲁智深有羞愧之心,忏悔之语,也表现了他是个敢做敢当,正直的人。

鲁智深也有可爱的一面,这就表现出他的幽默感。大闹桃花村,戏弄山大王,就是十足的恶作剧。看那胖大和尚,脱得赤条条,坐在新娘床上,“恭候”新郎到来。那大王“探一只手去时,摸到鲁智深的肚皮,被鲁智深就势劈头巾带角儿揪住”,按下床来便打,边喝道:“教你认得老婆!”(第五回P67)看到这里,谁能不捧腹大笑?在桃花山上,鲁智深因见不得李忠、周通的悭吝,便卷了他们的金银,从后山“骨碌碌滚到山脚边”,溜之大吉。鲁智深以搞笑的方式,“教育”了吝啬鬼们。

鲁智深不是小聪明,他有大智慧。在菊花会上,当宋江提出招安的心愿时,鲁智深立即反对道:

“只今满朝文武,多大奸邪,蒙蔽圣聪明,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他“遇(方)腊而执”,立了大功。宋江劝他“还俗为官,荫子封妻,光耀祖宗”,鲁智深却“只愿寻一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他深知仕途凶险肮脏,不愿同流合污。宋江又让他“到京师去主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鲁智深听了直摇头叫道:“都不要,更多也无用!……”像宋江这样痴迷功名的人,当然不可能理解鲁智深的想法。鲁智深名副其实,慧根深不可测。

四.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

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见义勇为的大英雄。在瓦罐寺,鲁智深见崔道成,丘小乙两人强占寺庙,霸占民女,十分愤恨,大开杀戒;在华州府,他得知贺太守霸占民女,贪赃枉法,十分气愤,竟冒险前去行刺,结果被抓,打入死牢,幸亏宋江攻城才救了出来。在听了素不相识的金老父女的悲惨遭遇之后,鲁智深的表现绝对异于常人,他一连问了三句:“你姓甚么?在哪个客店里歇?那个镇关西郑大官人在那里住?”(第三回P39)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并且立刻就要去打死郑屠那厮。被劝住之后,“晚饭也不吃,气愤愤地睡了。”第二天“天色微明”,鲁智深就赶到金老父女住的店里,让店小二叫他们动身出发,等他们走远,便去三拳打死了镇关西,除了心中一口恶气。这一切,在别人眼里也许觉得不值得,也许很可笑,但在鲁达看来却是必然如此,他的嫉恶如仇的本性,他的急公好义的胸怀,都使他必然如此。没有人强迫他去做什么,他完全可以不做这一切,但他自觉自愿地去做了,急不可待地去做了,完全不计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后果,完全出于真诚,完全出于内心的要求。他的这种性格,不属于一般的义气,具有永恒的魅力。

五.善良厚实 心胸阔达

鲁智深是一个善良、豁达、大度的大丈夫。当他听金老父女哭诉投亲不着,流落异乡被人欺凌讹诈之后,当即就说:“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第三回P39)立即凑了十五两银子送与了金老。这突出地表现了鲁智深富有同情心,心地善良,慷慨大方的优良品质和豪爽性格。鲁智深在瓦官寺和老僧抢粥吃,当得知老和尚三天没吃饭了,才化得这些小米熬粥吃,于是便停下不吃了。这些地方表现了鲁智深心地善良,推己及人的仁者之心。在东京相国寺当菜头时,一群偷菜的泼皮曾算计过他。当他制服了这群泼皮之后,又体谅到他们的生活处境,于是便与他们和睦相处。这也表现了鲁智深心地厚道,豁达大度的品格。体格阔大指的是鲁智深的海阔天空,不受拘泥限制的性格。金圣叹多次以“阔”字许鲁智深。如“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2)“写鲁智深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 (3)鲁智深自由自在,海阔天空,心胸浩荡,童心烂漫,放荡不羁而合乎人情天理,这也是天性使然。

塑造鲁智深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典型形象的刻画和塑造永远是艺术创作的中心任务,自然也是文艺作品评论的主要问题。所以,小说的成败应以人物形象为准。“画家是用准确的线条,生动的笔触刻画人物的个性,而文学家则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来描绘人物形象。”[5]

一.错位艺术

《水浒传》的错位艺术在增添作品幽默感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通过合情合理的错位,作者高超的幽默艺术以及对生活的悉心观察乃至对读者心理的体察得到了充分的显示。鲁智深两次醉闹僧堂时的一些言行就是这方面的生动体现。第一次,醉后要与寺内僧人、老郎、直厅、轿夫相打,智真长老来劝,鲁智深说道:“不看长老面,洒家直打死你那几个秃驴!”(第四回P54)第二次五台山下市井中醉后回山,门子拒绝开门,鲁智深又在门外大叫道:“直娘的秃驴们,不放洒家入寺时,山门外讨把火来,烧了这个鸟寺!”(第四回P59)同是和尚的鲁智深大骂其它和尚为“秃驴”,表面看来很不合理,但是只要认真考察人物性格发展的轨迹,就不难发现作者是在认真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对人物性格的发展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独具匠心地运用了错位艺术。试想,因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的鲁达,究竟能对自己的和尚身份在乎多少?初做和尚,而且是在酒后,忘记自己甚至长老的和尚身份,不是很合乎情理吗?但是,鲁智深毕竟是和尚,而和尚骂和尚是“秃驴”,也毕竟是令人发笑的事情,这就显示了作者对人物的准确把握和高超的幽默艺术。

二.心理描写

在第二回里,作者为刻画鲁智深粗犷急躁,但又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以其传神妙笔,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对鲁智深绘“形”写“心”。让读者看到了鲁智深粗鲁急躁的外在之“形”,而且体察到了他粗中有细,有勇有谋,艺高智深的内在之“心”。作者对鲁智深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特点的刻画,不仅仅从描写他的言行着手,而且还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先者,当他到金老父女歇息的客店护送他们出城的时候,看到店小二阻拦,一掌一拳打得店小二“一道烟跑到店里躲了”。在金老他们走后,他并不急于离开,而是“寻思一番”,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们,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老他们走得远了,方才起身,迁到状元桥来。这“一番寻思”,不仅把鲁达“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的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同时也把他性格中粗中有细、善于心计的特点再现在读者面前。

三.对比描写

为了突出鲁智深不畏强权、善良朴实、见义勇为、疾恶如仇、慷慨大度、重义轻金这一个性格特征。在第三回中,作者将鲁智深与李忠、史进三人置身于情节发展之中,进行对比,特别是通过三处细节的精心设置,使鲁智深的性格更为鲜明突出。

一.对酒楼听到哭声的反映: 鲁智深、史进、李忠三人同在酒楼饮酒,此时隔壁传来的啼哭声不绝于耳,可史进、李忠二人却充耳不闻,唯有鲁智深又“焦”又“躁”。鲁智深粗鲁急躁,史进、李忠沉静孤僻,这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正是通过他们闻哭后的不同反应而鲜明地表现出来的。

二.对问话听诉的态度: 鲁智深知道了啼哭缘由之后,心感蹊跷,便让酒保叫他们前来问话。鲁智深询问他们时,情真意切,细细地问,静静地听,而史进、李忠坐视旁观,毫不搭话。当鲁智深听了金家父女哭诉苦情,便怒火中烧,定要铲除恶棍,“要去打死那厮”,然而史进、李忠则漠视不问,毫无反应。一边是又“问”又“怒”、义愤填膺:一边是不理不睬,不动声色。两相对照,鲁智深那种心地善良、疾恶如仇的性格活脱脱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三.赠送盘缠的表现:作者为表现鲁智深性格中慷慨大度、仗义疏财的一面,细致地叙写了赠银时他们三人的不同表现。鲁达虽说钱不多,但听说金氏父女落难时,便急公好义,解囊相助,尽其所有,“去身边摸出五两银子,放在桌上”,自嫌钱少,又向史进、李忠借。身为史家庄庄主的史进,虽说是因逃难而漂泊江湖,但离家时收拾了金银细软上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身边银两肯定不少,然而他只“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子上”,而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达口里说道:“也是一个不利爽之人”,就“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一个“也”字,把鲁智深的慷慨大度、重义轻财和对史进、李忠二人的吝啬小器的不满皆数表现出来,而“丢还”更是对李忠的鄙视。

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把人物的性格区别得极为鲜明,因而使鲁智深的性格更为突出、更为明亮。

四. 借宾衬主

在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这一精彩章节里,除了成功地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之外,还以各种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作者在描写鲁智深痛打郑屠的场面时,三处交待了邻居、火家、过路行人和店小二的神情态度。

其一,“众邻居并十来个火家,哪个敢向前来劝,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和那店小二也惊得呆了”。

其二,“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其三,“街场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这几处众人神情态度的交待,不仅很好地起到了从正面衬托鲁智深粗鲁勇猛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衬出郑屠一贯横行霸道、鱼肉乡里的罪恶行径。鲁达痛打郑屠,观看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来说情,没有一个人上来劝阻,这有两个原因:一是鲁智深向来粗鲁勇猛,使得人们都怕他,要是上前劝阻,那是自讨苦吃;二是郑屠平时欺诈百姓,为非作歹,人们对他敢怒不敢言,现在看到他被打,无不心中暗暗叫好,拍手称快。这几句简短的交待,可谓一箭双雕,它并不是作家随意写出,而是精心安排的借宾衬主之笔。从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作家在刻画人物个性方面的深厚功力。

五.语言特色

《水浒传》的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鲁智深打店小儿时,书上写到:“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店小二脸上只一掌……”用“大怒”和“一掌”还不足以表现鲁达的愤怒,而用了一个“揸”字却把那种神韵和盘托出了。第七回写高衙内调戏林冲娘子,鲁智深赶来要打抱不平时,林冲道:

“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而鲁智深则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第七回P89)

两句话,鲜明、准确地反映了林冲和鲁智深两人不同的处境、不同的性格:一个是有家小,受人管,只能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另一个是赤条条无牵挂,义肝侠胆,一无顾忌。

在第八回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中,有一段是林冲即将被杀,鲁智深果断出手救了林冲的描写:

“……接着林冲被骗进林子里,……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的脑袋上劈将来,可怜豪杰束手就死。(第八回P103-104)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鲁智深喝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什么?莫不是教高俅做什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第九回P105)

这段描写,酣畅淋漓的描绘了野猪林里这一段惊险的场面,表现了鲁智深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概,也刻画了鲁智深粗中有细,智勇兼备的机警冷静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把懂超,薛霸这种小人欺软怕硬的卑鄙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

六.矛盾冲突的描绘

《水浒》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形象,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作者几乎都是让他们处于重大矛盾与冲突的某一方面,或者纠缠于其中,从而表现出他们的思想倾向与精神面貌。

鲁智深一出场,就面对着恶霸郑屠迫害金翠莲父女一事。是马上介入直接与郑屠对抗?还是袖手旁观,避开了之?然而他坚决选择前者,明确站在被迫害一方,既火速地资助金翠莲父女远走他乡,又积极地向恶霸郑屠挑战,奋起三拳,把郑屠置于死地。这样却让自己成了被通缉的逃犯,而且还丢了“经略府提辖”这一官衔,后来不得不逃入佛门,改名为鲁智深。然而,他的“路见不平,拨刀相助”的“仗义”精神,却立即放射出耀眼的光辉。此后不久,他又遇上林冲被陷害一事。对方是赫赫官僚高太尉的儿子,欲夺林冲妻子而置林冲于死地。而鲁智深,硬是用禅杖隔开高俅爪牙的黑手,并毫无畏惧的说:

“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第七回P89)并坚决表示:“杀人须见血,救人须见彻!”(第九回P106)

一直要把林冲保护到底。这样,他不惧权势,敢予“仗义”的精神就更提高了一步。后来,他又遇上李忠求救一事。这个李忠,曾数次给他“小器”之嫌,而对方又是“人强马壮”的青州城,更有大将呼延灼为帅,是实实在在的刀枪相向,性命相拼,而他,丝毫不计较这些,毅然以起义者大局为重,立即会师青州城下。这里,他那宽广的胸怀、恢宏的气魄便也突现了出来。鲁智深这一旷世难逢的侠义者形象,就在这一系列矛盾与冲突中耸立起来。

注释;

本文中的《水浒传》引文,全部依据施耐庵著《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名家绘图珍藏全本四大古典小说).

(1)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上册),岳麓书社,湖南出版集团,2005.P2

(2)同上P2.

(3)同上P36.

参考文献:

[1] 水浒传会评本(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2] 纪德君《正说水浒传》。团结出版社,2007。

[3]张县伦《水浒那些事儿》,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

[4] 聂绀弩.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马雁红《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看〈水浒传〉的人物塑造特色》.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16卷第3期 2002年9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