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时玩冬虫,那是“有钱人的游戏”!

 贫僧法号尼姑 2020-01-08




影视剧《末代皇帝》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坐在太后身边的小皇帝溥仪,从怀里掏出一只葫芦,打开盖子,里面跑出一只蝈蝈来……”幼年时的溥仪在宫中是否玩过蝈蝈,这倒未见有文字记载,但是清廷养殖冬虫,是确有文字可证的。据王世襄先生考证,早在清前期,民间育虫的方法和冬日欣赏鸣虫的习俗便被引入了紫禁城。

1

冬蝈蝈蓄养热潮,缘何而兴起?

近代养冬蝈蝈的潮流,很大可能是被清代皇帝带动起来的。

康乾两代皇帝都对蝈蝈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不但为其赋诗,更是命内务府下属的奉宸苑,每年像在温室里养花儿那样,人工孵化蝈蝈儿。年终设宴时,将它们装在锦笼中,听它们的叫声。这在清代已经成为惯例。

王世襄先生听世代以繁育冬虫为职业的赵子臣说,赵子臣父亲听宫里太监说:每年春节到正月十五,皇宫的宫殿暖阁里摆设火盆、烧上木炭,周围架子上摆满蝈蝈葫芦,“日夜齐鸣,声可震耳,盖取‘万国来朝’之意。”

夏仁虎的《清宫词》里也有相关记载:“元夕乾清宴近臣,唐花列于几筵平。秋虫忽响鳌山底,相和宫嫔笑语声。”注释说,元宵之夜皇帝在乾清宫设宴款待亲近大臣,灯山之内安放着秋天收养的蟋蟀。(实际应为蝈蝈,夏仁虎是江苏人,或许分不清蝈蝈和蟋蟀,或许皇宫里既有蝈蝈也有蟋蟀。)

2

过去玩冬虫,都有哪些人?

过去玩冬虫的,都是有钱人。

王世襄先生在《秋虫篇》中提到古琴演奏大家管平湖先生曾花五块大洋,买了一只西山大山青蝈蝈。这只蝈蝈“已苍老,肚上有伤斑,足亦有缺,明知不出五六日将死去,先生犹欣然以五元易归,笑谓左右曰:哪怕活五天。听一天花一块也值!”五块大洋,当时可买两袋“洋白面”。

冬虫之所以金贵,皆因它们为逆季节人工孵化所得,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养秋虫》中说:“买虫悦耳自是易事,孵虫营利,就太难了。”富察顿崇《燕京岁时记》中也说:“又有油葫芦,当秋令时,一文可买十余枚。至十月,则一枚可值数千文。”因为人工孵化难度大,所以冬虫价格一定不便宜。

乾隆皇帝对“万蝈来朝”偏爱,亦让蓄养冬虫在民间蔚然成风,并被视为有面子的事。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记载称,“少年子弟好蓄秋虫。”大冬天里,稠人广座之中,忽然听到蝈蝈叫声,众人惊讶之余寻声之所出,目光最后集于养蝈蝈者身上,于是给此人带来莫大的荣耀。

供给少而需求多,且参与者多为贵胄名流,冬虫变成“有钱人的游戏”也就不足为奇了。

3

冬蝈蝈用什么养最好?

冬天养蝈蝈,要用葫芦。

根据葫芦里所养的冬虫不同,葫芦口上的附属零件儿也不同。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无论做什么都有严格的规矩和讲究。就像京剧舞台上流行的一句话:“愣穿破,不穿错。”所以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养不同的冬虫,也要用不同形状的葫芦。

简而言之,蝈蝈葫芦底尖、腰粗、肚长大;油葫芦葫芦底圆、肚短粗。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蝈蝈葫芦口上不加框,瓢盖儿是用从大葫芦上锯下的圆片、钻上孔充当的。而油葫芦葫芦和金钟儿葫芦口上有框,框内镶嵌镂空雕刻的蒙芯。蝈蝈葫芦不用蒙芯。

时代变,观念也在变。今人畜养鸣虫者,不过是为了好玩儿:蝈蝈叫声响亮,葫芦精美体面,足矣。至于葫芦是不是专用的,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4

哪种葫芦最“出叫”?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段相声:

传统相声《扒马褂》里有个包袱,说有个少爷秧子,拿一头骡子换了一只蝈蝈:湛青碧绿的大蝈蝈,外带一个“沙河刘”的葫芦。过去这段相声里在这里还有句交代:

甲:“这还不算出奇,人家那蝈蝈葫芦好啊,是沙河刘的。”

乙:“什么叫沙河刘的葫芦?”

甲:“你不知道沙河那地方有个姓刘的,他种的葫芦养蝈蝈最好。”

“沙河刘”据说是沙河一个姓刘的人,善于种葫芦。上面相声里提到的那头骡子价值400多块,用来交换一只蝈蝈之所以能成立,就是因为还有这只“沙河刘”的葫芦。在当时,这种葫芦由于出叫声音好,成为人们养蝈蝈的不二之选。

过去买蝈蝈要花大价钱,为了听到更好的鸣叫声还需要花费重金去求购葫芦,再次印证了冬虫非有钱人玩不起。

有一种说法是,“沙河刘”的葫芦只在天津卖,因而这个沙河当是离天津最近的武清沙河。现在商家和玩界都把“沙河刘”说成是“三河刘”,说是咸丰年间人,名叫刘清(还有一说叫刘显亭)。或许跟“沙河刘”不是一个“刘”。在去年热播的电视剧《黄金瞳》里,一个“三河刘”葫芦更是卖到了80万元,尽管是“戏说”,却也足见它的珍贵程度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