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玮的大学生活(五)

 小玮看世界 2020-01-08

第二门课专业英语,系主任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所以对学习的要求自然会高。我们上课完之后每次都被要求回去完成作业,要么是模拟英语对话要么是写小文章之类的,让你上课闲不下来下课也不会闲着总之一直在学。她要求我们英语对话按照课本上的复述并且规定时间就得交上去,一开始我还不太习惯背了好长时间,跟我做模拟视频的伙伴模拟了好几回,其实背东西一开始心里是拒绝的,但是后来慢慢的熟练之后就好很多,按照要求完成所有任务之后拿到高分自然也不难,在这里谢谢系主任老师对我的要求。

说到专业德语还有个事儿,当时教先进制造技术的老师有个学生是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工作的,而机械工业出版社要翻译一本外文的书按字数给报酬,但是那位学生可能没跟这位老师说清楚导致这位老师跟我说的是翻译机械专业类的书,问我要不要干,一开始我还想:好啊,正好是个机会,反正机械专业的德语我基本懂,不难!这就说让我试着翻译一段,结果我一下子傻了,怎么是科幻小说。。。。。。。这完全就不懂了。。。。。。结果果不其然翻译的这段给人家看第二天就被婉拒了,不过想想当时水平不行还需要修炼,正好专心先准备语言考试,估计以后机会多得是。

第三门课是机械设计课,听着跟机械原理一样是硬课。教课的老师一万年不变,是之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把小玮拒绝了的小兰老师,原本还想着这回恐怕面子上不太好过去,不过实际上倒是没事儿,她说话语速较快,每节课都得全神贯注的听讲,她教课绝对是熟练。机械设计课其实没太多内容,就是教学生如何校验机械的强度之类的,基本就是计算过程一样改个数就行了,以后干活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这里面要是改了一处的话意义也几乎跟得诺贝尔奖一样了,因为前人几百年的经验是很难看出差错来的。所以嘛,背下来考90这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了。

在大三下学期的五一节小玮与家人进行了大学第一次国内旅游---苏州游,路线与高二升高三一样,这次也是毕业前一年的旅行,与高三一样的是这次小玮带了实验报告去白天陪家人痛快的游玩,晚上在宿舍专心写实验报告,这样正好迎合了冰心的那句话。前几天还看现在的各个省级卫视的节目,感觉主要是在炒作没什么太多的意义,与其这样还不如写实验报告,当时在高铁列车上甚至还看着车窗上方的行李架去想螺栓是如何受力的,当时也是没事儿干就想了想,不过也可能这些无意的思考也能对之前的知识做个温习,人各自有打磨时间的方法,我这种可能是比较无聊的。

回到之前说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我们当时手画减速器A0图纸来着,其实在大二小玮想提前修习课程设计的时候小玮曾经拿到过一个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就是一张纸上面写着几个参数,所以在机械设计课开始之初小玮就在计划着如何将原先的课程设计题目与机械设计课程的内容相结合起来,比如说前面电动机选择和参数计算这些即使没有课设的内容也可以开始,这样当后面学到齿轮传动的时候直接开始齿轮传动的计算就好了,如果你没有小玮之前的经历的话那不妨问问之前的学长有没有这样的资料,他们应该是有留存的。老师发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的时候把两个题目一起算,这样既保证课程设计的提前开始又能及时温习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一举两得。如果有算的不明白的地方一周去找一次老师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也能保证自己掌握机械设计课的知识的的准确性,我就是这样当时逐步把课设的计算在机械设计课考试前解决掉的,所以当别人课设还没开始计算的时候小玮都开始画图了,结束课设的时间比别人提早了至少两周。

还有就是计算好了轴之后就开始在Solidworks上建模,拿干涉检查看看有没有错误,有错误及时整改,有的时候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不过好在的是现在离课设开始还有时间所以你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修改,主要注意的就是齿轮对中,不要犯老师说的低级错误就行,这样还可以保证到时候画到图纸上的是最终结果,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免得到时候需要修改的时候再拿橡皮擦,这样图纸看着黑乎乎的老师印象不好因为看不清楚得低分,况且图纸质量也是占分的,对吧。

当时因为考虑到在课设的时候要画A0图纸所以在课设还没开始的时候小玮就买了一块A0板子,在校园超市就有,因为当时运输过程出问题板子上破了个洞,五折25元卖给我的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画图,后来小玮才知道在制图教室是有制图板的,不过这样也正好进行在所有考试结束后白天小玮在制图教室画等老师查考勤,晚上把图纸拿回宿舍接着画。这样画图的时间又比别人缩短了,给老师更充足的时间去审核图纸上的问题,同时我因为提前完成任务所以在课设的第一周周五就进行了答辩,而最后还拿到90多分的成绩。

图纸里主要的问题是粗细实线不分,剖面线画的不对之类的,制图课结束到课程设计开始基本有两年了忘记也还是正常吧,借着这个机会再拎起来,但是学校应该注重课程设置,让学生制图的知识不忘,毕竟这是基本功的问题,这个不行别的东西学的再多也没太大的意义,而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本科学的东西太多但是课程设置很少帮助人温习以前的知识,所以学生只是在忙着应付考试,学的是很累看着学了很多的东西但最后却没有落下来多少,就跟狗熊掰棒子一样,当年小玮考90分的课程现在估计考个60分都够呛。

记得专花当时也是跟我同时完成的,我们都是因为有事情,我是因为之后考德语,她是要去英国短期游学,但是我比较踏实,她说是靠自己短期几天熬夜干出来的,其实她之前本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来进行课设的,但是她这段时间都泡在社团活动里,通过她的朋友圈就能看出来,不过不管用什么途径把课设弄的有结果的,在学校里黑猫白猫得到成绩就是好猫。当时她课程设计答辩不来把老师惹火了差点被算不通过。而还有一个人也是想提早结束课程设计,但那个人的图纸明显有一大把的错误,这是什么原因也明显能看出来,不过好像最后至少都通过了。

暑假后半段是生产实习,虽然之前小玮的学分已经挣到,但是听说要去参观工厂所以小玮还是跟着去了一回,只不过轻松一些的是不用写实习报告。我们一共去了三家工厂,第一家是SMC工厂,第二家是北京第一机床厂,第三家是北京现代汽车工厂。第一家位于亦庄开发区,后两家都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林河开发区,在开发区里都能看到西边首都机场的飞机起飞。

SMC(中国)是日本企业,主要生产气泵。气泵的主要作用就是运用在机器上,比如大米除尘,气垫导轨等。SMC北京工厂有两层,第一层加工零件,第二层装配包装制成产品。我们在进入厂区之前都要戴上安全帽并且被要求不许拍照。一层的特点是加工零件基本实现无人加工,数控车床自动操作,只有一两个人值守,数控车间环境也因此要求不高甚至没有空调,但是二层环境明显好得多,车间全部是空调环境,工人穿戴整齐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在工人的头顶上有一个数字牌显示目标完成多少个装配,已经完成了多少,每个工人一直重复着单一的动作,而这个动作每天要完成几百回。在工厂里,完全是按照日企的方式管理的甚至连标语都是日语的,估计有的工人要上岗之前还得接受日语培训。

而北京第一机床厂就是一家传统的国企了,看着工厂里标语非常多,环境比起SMC来讲也稍微差些,但是这里作为制造机床的工厂厂房明显大得多,估计一个厂房得有至少四五个400米操场大把,高也得有三层楼,因为机床是重型机械个头也得大得多,这里要是制造机床的话得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有几个机床叫做龙门机床,就是要一口气加工出飞机翅膀上钻孔的那种机床,你可以想象飞机翅膀的个头有多大,这个龙门机床的宽度就要比飞机翅膀的宽要大,估计有个三四层楼高吧。而如果在飞机翅膀上钻一个几毫米的螺栓就比姑娘绣花要求还要高,这些孔又要一口气完成日夜不停工,所以这对于整个机床的精度和耐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

相比于上面两家企业是面对专业客户群的话那么北京现代汽车则是面对普通百姓的企业了,因为有了生活中的经验所以参观这家企业观看他们的生产线会觉得更好理解。有位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成本越低的汽车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高,而像劳斯莱斯那种车则更多要求手工工艺。北京现代汽车工厂的流水生产线跟SMC类似的就是每个工人各负责一道工序,而现代汽车工厂的都是流水线速度一致而有的时候工人所在的工作台随着流水线相对运动一段时间,其实说流水线基本都懂怎么回事儿,就是去感受一下而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四上学期学校还要求在课管系统里点下申请毕设,合格了才能申请毕设,这个指标在于,我们大学四年要修190个学分,而至少在当时达到115个学分才能申请毕设,而当时还真就有人因为这个没法毕设而再留一年级的。

这个学期按照原先的计划重修了一遍热工,就是刷一回分,别的课因为学分够了就没再修习,因为之前学习时间太少而热工考的太糟,所以这一次修习不敢有丝毫马虎,PPT上的题翻来覆去的做,唯恐有哪里复习不到的,也是因为只有这一门课所以专业课的精力全部集中在热工课上,具体当时怎么复习的记不太清了。但是反正就是翻来覆去的做题,最后成绩也是显而易见的,成绩比第一遍学提高了30分。

在12月小玮应诺尔贝的邀请去了趟东北玩,体验了东北在隆冬时刻的样子,虽然小玮去东北的那几天并不是东北最冷的时候,但是到了东北手机在室外20分钟被冻成冰棍这个确实是事实,当时小玮在室外零下20度的低温中已经不觉得冷了但是因为不停地拿手机拍照结果手机自动关机了,而在去餐馆吃饭的时候自己暖和了在摸手机感觉完全是一根冰棍,温度难以置信的低,过了一阵儿才暖和起来,性能和电量倒是没变化。后来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又一次遇到了这个情况,这也是没太多的办法。在东北12月就是到处都是雪并且只要你在东北看到的就全是雪,白茫茫的一片,真的是林海雪原了。

在大四,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前途奋斗,像我的室友朱哥就是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图书馆即使图书馆关门也在宿舍里每天学到夜里一两点,最后考上了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小怪童鞋绩点本身就非常高,通过努力获得了保研名额上了北大的工学院,这些都是非常令人佩服的榜样。当然也有一些小人为了考研存心害别人,比如跟兰兰一个班的某男生为了拿到考研加分不惜一切的到处说兰兰坏话结果兰兰在大学期间没有得到一个校级奖项,而这个男生能力不行,他的想法就是自己没有也不让别人得到,最终也只是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兰兰后来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雅思获得了很高的分数最终考上了新加坡的名校,这是她实力强到哪里都不怕;2班的一个宿舍因为考研争名额而宿舍里三个人互相背地里打电话举报,自相残杀,都说是什么样的老师带出怎样的学生,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是诸如那个加害兰兰的那个人和2班自相残杀的几个人都是小人之心,但是他们的能力不行所以也只能这样,但是即使这样加害别人的人自己也不会比不害别人好到哪儿去,而强者却不会有丝毫的影响。其实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如果使了坏让别人记住你那这个罪名你一辈子都洗不掉的。

朱哥考到了很牛的学校的研究生这下在学校就出名了,系主任老师找他写了一个考研的经历发到了团报上,这个问题倒是不大,但是带他毕设的导师一开始小玮问过,她并不认识朱哥,而等到朱哥考研的结果人人皆知的时候那位导师上课的时候说,这个学生是我辅导出来的!这明显就是放马后炮争功的心态,小玮对于这种人感觉极为反感。总之就是你有名有利的时候不仅好朋友会多,更多的是很多小人也会显现出来。小玮一直观察朱哥,在他出名之前一直是默默地努力,甚至他为了考上这所名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顶着巨大的压力,他考上这所名校是理所应当,而跟别人关系不大。

上面是关于考研的情况,再看看出国留学,这个时候要去美国和英国留学的同学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专花和海星也开始秀自己收到的英国的录取通知书,而小玮要申请德国学校则必须等到6月份毕业证下来还得等很长的时间才能拿到录取通知书,这个时候看到别人都已经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这种感受不太是滋味儿,不过既然不能拼谁早拿通知书那就拼质量了。这个时候正好一个学姐想申请德国学校但是德语不够好申请学校有困难,这样小玮帮助她申请学校,基本把申请的流程都过了一遍,利用她的信息在她的允许之下把所有德国机械比较出名的学校都申请了一遍,留下了很多申请表之类的资料,这上面有学校所需的材料信息,这样小玮在申请学校的时候便心中有数,同时帮助那位学姐申请的三个学校中成功了两所,这样小玮便心中有数,也有底气在自己申请学校的时候不找中介。当时也是蛮拼的,一周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帮她申学校,感觉这要是中介收个两万都不为过。

在这个时候,德国巴登符登堡州已经开始对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征收学费,据说有的名校因为这个在夏季学期申请的时候给了无数多人拒信,那三个学校中失败的一所可能是这样,直观感觉申请学校用的德语小玮都能看懂,应该不是问题,不过之前已经入学的中国人仍然不需要交学费,别的德国的州也开始有这种苗头,所以尽快入学是硬道理。这个时候,欧洲安全局势也比较堪忧,但是任何问题都阻挡不了小玮前进的步伐,既然已经上船就身无可退,一条路走到黑。

在大四上学期期末之前学校统计过一遍学生毕设选什么导师,而关于这个问题有人也问过小玮,小玮感觉倒不是说毕设题目一定要有多高大上,关键是看看这个毕设是不是你以后想学的专业方向,到了大四你应该有个感觉自己要干嘛,所以这个应该不难。其次是导师这个人怎么样,这个你就得凭之前上课的印象感觉,或者问问学长学姐这个老师带毕设是个什么风格:要找给分痛快的,这是必要条件,还有就是能真正辅导你毕设的,有的老师不见得懂自己毕设题目怎么做,我身边有同学就遇到过这种老师。有几种情况的导师建议你不选,一种是平时很瞧不起学生的导师,这种老师在你课设答辩的时候就显出一种很不屑的神情,就是不管你怎么修改错误那个老师总说你这个什么玩意儿或者类似的;再有一种是平时不管你毕设的老师,然后答辩之后说你这个有问题那个有问题的,这就是基本不拿毕设当回事儿的老师;第三种就是你平时做的还可以但是真正给你成绩的时候70分左右这种故意给低分的老师,其他的学生肯定也会这种老师有意见,你注意下就好。

毕设学生选导师,导师也可以选学生,如果你成绩太次比如挂科太多之类的老师可以选择不带你的毕设,经过几年专业课的打交道谁不熟悉谁啊,所以平时就得好好干别给老师印象太差。当时因为机械专业的学生普遍管教液压的老师叫“老板”声誉不是太好而且确定毕设导师那几天他恰好生病住院手机关机,所以情急之下想到之前上课学习的经历小玮毅然跟教先进制造技术的老师做毕设,他就成了我的毕设导师,当时随便选了一个题目却没想到这是整个一个项目里几乎最难的毕设题目,我这个是关于玉米收割机辊轧系统的改进设计,所以看上届学长的论文发现其中的问题十分必要。

寒假的时候小玮在北理工学的德语,在那段时间小玮得到了一张临时卡,得以借此机会在北理体验食堂的伙食和在图书馆自习,感觉也成了北理很短时间的一员,虽然我们的卡时临时卡在一些食堂吃饭要加收40%的手续费,不过据说清华也收心理也就平衡了,其实像北理,北航,矿大这些学校都是国内出名的学校,但是硬件设施不见得比别的学校好,因为很多都是老楼,就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情况一样,所以各有利弊吧。

估计是前几年学的太累了,小玮在大四破天荒地开始玩了一个游戏,但是还是每天限制时长的玩儿,这个游戏叫《我是航空管制官3》这个游戏是日本人出的,模拟机场调度,很考验人的全局思维,做的画面都很真实,很有日本动漫的那种感觉,背景音乐也配合的相当好。主要是日本的新千岁,成田,羽田,关西,那霸这些日本机场,还有就是火奴鲁鲁或者启德这些日本机场,这20多个机场每个机场做的都很有特色并且真的这种游戏花了很大的功夫去做,而国内的很多热门游戏对于此是望尘莫及的,这点得佩服日本人认真细致的精神,后来因为觉得他们花了很大功夫应该支持他们托在日本的朋友花了500元人民币买了名古屋中部机场那一辑,虽然其实网上这些资源都有,不过要是20多个机场都这么买的话还是心疼。后来发现也正是适时玩游戏调节了下心情后来的德语考试反倒成绩好很多。

之后就开始毕业设计了,我这个毕设题目是玉米保留型收割一体机辊轧系统的改进设计,这个主要是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焚烧你一定很清楚,这个污染环境效率也不高,主要原因在于玉米秸秆送到工厂处理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所以探求玉米秸秆的合适处理办法,我们做的机器就是要制成一个国内外几乎没有的玉米作物处理的一体机,利用这台机器在玉米收割现场把玉米秸秆榨出汁来让公司收走去做生物石油之类的产物可以发动汽车或者飞机,这样可以节省处理的人工和时间成本同时因为高效利用秸秆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样利国利民,上一届学长已经初步对这些进行设计,但是我要对这些进行改进来提高机器的效率。

在毕设开始之初小玮找一姐聊天的时候一姐跟小玮说了有优秀毕业论文这回事儿,就是如果参加评优并且通过的话毕设成绩90分或者以上,但是要求也高,小玮当时也想着就试试看吧,评不上优拿个85也成了。但是一姐还说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儿这个让小玮更想评优,在小玮的学校评优的学生先答辩而不评优的学生后答辩,因为小玮考虑到申请德国学校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在6月份进行所以打算进行评优答辩,当然想着如果评优的学生提前出成绩那就太好了,结果是小玮想的太天真了。

当时小玮因为寒假德语课冲掉了开学的第一周,而开学第三周就要开题答辩,所以回到学校小玮感觉不太来得及弄就看着室友的开题答辩报告书照猫画虎的抄了一个,但其实很多事儿没弄明白,甚至项目组里有好几个论文,因为之前忘了毕设题目看错论文结果改进设计都没明白到底对什么修改,结果被导师批评假大空,毕竟他对这些还是在行的,而小玮之前都没去过玉米地,玉米秸秆长得是啥样都不明白。。。。。。他给我讲了一遍我就全明白了。他跟我讲明白了到底什么地方需要改,比如辊轧系统就是出汁率,能耗,生产率等,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当时小玮每一次找导师说毕设的时候都是录音的,用手机录音之后拿回宿舍去听这样就可以把老师的要领抓到并且毫无遗漏的改进,导师也比较满意。实际上开题报告就是你在公司里作为一个设计师,其他老师都是高级领导层,你的任务就是说动他们跟他们说你这些方案和时间计划都是可行的,毕设就相当于一个产品,让他们相信你能把产品做好并且有可靠效益,就是如此。

开题答辩到毕业前一周小玮几乎坚持每周去找一次老师,但是其实翻过来倒过去基本都是那些东西。像我的就是ADAMS仿真,玉米秸秆物理特性的测定之类的。因为我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做这个一体机而我做其中的辊轧系统,所以跟其他同学的协调比较必要,但是比较要命的就是时间问题,毕竟我们有再多的计划毕设只有半年的时间很多的事儿还没施展开就结束了。

而且其他几个同学心气儿也不高,小玮曾经想跑到其他几个同学的宿舍协调如何把我这个系统和其他做前一步的系统同学和后一步系统的同学的系统衔接好,他们给我的答复是我们还都没想好呢。。。。。。这样的话很多同学都在拖,我曾经跟一姐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她说我可以多做这样让他们适应我,我于是就这么干了,其他同学确实也做的慢但是一直是在各忙各的也没有协调,甚至很多同学是忙着干别的事儿在毕设答辩之前心思都没在毕设上,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了。

小玮所在的学校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有一篇外文翻译,大约是一万字外文字符,下面翻译成中文附在论文后面。小玮当时动了下脑筋,觉得这是个机会去查德国人在这个行业是怎么做的。具体怎么办呢?比如说我做的毕设是关于收割一体机嘛,在百度上查“德国 收割机”,这样找到好几张照片,有一个企业是叫做CLAAS,这样小玮知道了这个企业的名字在雅虎德国上搜这个名称到了这个企业的网址果然找到了相关的广告之类的,人家收割机确实先进有很多先进的控制系统,收割机内部的座椅都可以选择就跟奥迪定制汽车一样,这样小玮让毕设导师看了下毕设导师同意之后小玮就开始翻译,这样把留学和毕设结合起来可以一举两得。

传说有中期答辩,就是大四下半学期中叶教务处老师抽几个学生查毕设进度,小玮没被抽到,但是小玮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好多老师是比较惆怅的,因为学生难管毕设几乎没怎么做,所以小玮为了不让老师难为情毕设都是按照之前开题报告说的进度在做,一直在准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