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近体诗是唐诗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诗体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1-08

前人曾分析近体诗的格律由六大要素构成,即整、俪、叶、韵、谐、度。所谓“”是就每句的字数言,或五言、或七言,须句式整齐;“”则是要求律诗的中间两联对偶;“”是要求奇、偶两句的平仄依次相对;“”指押平声韵;“”是要求全篇平仄粘对有序;“”则指全篇字数、句数一定。这六大因素中,“叶、韵、谐”是单针对近体诗的音韵节奏而言的,这方面前人论述很多,它造成的音韵节奏之美也较为彰明,容易理解,故本章将存而不论。第一项的“”和最末一项的“”是针对律诗句式和全篇的长度及结构而言的,这两项因素看起来自然而然,十分简单,似无甚功能、作用可言(前人对律诗规则的研究也很少及此),但实际上,文学作品,尤其是格律诗的长度及结构对诗的音韵节奏、对诗的布局谋篇、对作品的开合运行等,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唐近体诗是唐诗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诗体

诗歌唯美意境

中国古代的诗歌,初是《诗经》的四言体和楚辞的杂言体,后来在汉乐府的启发下,经过诗人们的探索,在汉魏时产生了成熟的五言体诗,七言诗也露出了端倪。后来唐律体创立,其句型就定型于五、七言两种。那么,从审美角度衡量,五、七言的句型究竟具备哪些审美功能,或者说它具有什么优越性呢?要说清楚这一问题,还是让我们从《诗经》的四言与五言的比较入手。我们先比较它们音节上的差别。汉语诗的音节,一般是两个音节为一个节拍单位(即“”),因此《诗经》每句大致就分为两顿。如《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每句四音节,每句两顿。四言诗,单从音节、节奏上衡量,就显得过于短小而局促,且缺少变化。

唐近体诗是唐诗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诗体

诗歌审美角度

而五言就不同了,它虽然只比四言多出一个字,但从音节或顿的角度看,意义却不那么简单:首先,五言虽仅比四言多出一字,但从“”的角度看,却比四言多出一个节拍单位。这样,五言的音韵节奏就显得更为悠扬婉转,其中的意义,远不是多出一字所能表示的,甚至仅理解为多出一个节拍单位还不足以说明其重要性。如果我们以线条来表示就会发现,四言的节拍仅是单调的一个转折:^,而五言的三个节拍,却一下在四言单调的节拍之上,增加了一个曲折变化:√,从形式美的角度分析,四言的音节线条是一种单调的线条,而五言的音节线条却是一种曲折的富于变化的美的线条。另外,由于四言过于短小,因此“”的划分只能是2、2,而五言就不同了,它可以是2、2、1,也可以是2、1、2,这样,顿的位置亦不是固定的。

唐近体诗是唐诗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诗体

诗歌审美变化

再其次,五言和四言相比,由于它多出一个节奏单位,在内容表现上也能加丰富、细腻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夫四言文约意广,……每苦文繁而意少(我以为,根据文意,应为“意繁而文少,如此方与上面的“文约意广”相一致),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首,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型,穷物写情,最为详切者耶!”这就很清楚地说明了五言在情感内容表现上的优越性。对五言的优越性弄清楚以后,七言的问题就很好理解了。七言句式实际就是五言的延伸,在五言之前,加上一个双音节的顿,就成为了七言,五言的三顿就变为四顿。一般而言,七言律、绝的音韵节奏更为流丽婉转,从内容表现来看,也更扩充了诗的表现容量。

唐近体诗是唐诗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诗体

诗歌以景抒发情感

为了更好地认清五、七言长度的必然性,我们还可以假设一下,近体诗的句式可不可以更长,例如定为九言或八言呢?九言或八言的句式的确可以使音调更加悠扬婉转,变化更为丰富。这一点从词的创作实践中可以看出。但是,由于诗是齐言的,如果每个句子都是九言或八言的话,从人的呼吸节奏、以及人的视觉规律出发,一律八、九个音节的句子实在是太长了。另外,尽管九言或八言可以使句子增加婉转、咏叹的意味,但诗并非音乐,诗的一般的表达方式,如描写、抒情、叙述,用五言、七言就足够了;辨证地看,超出七言的且为齐言的句式,不徒不能使情感内容的表现更丰富细腻,还可能会使句子出现气弱空泛的毛病。这样的毛病,即使在七言诗的创作中也时会出现。所以,无论从音韵节奏上,还是从内容表现上来看,五、七言都是最为得体、最令人舒适的句式。

唐近体诗是唐诗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诗体

诗歌审美意境

即使在句式长短交错的词中,我们发现,五、七言仍然是两种最为基本、最为普遍的句式。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即介于五、七言之间的六言为什么不适合定为唐近体诗的一种句式呢?实际上,在律诗中,的确也曾出现过所谓“六言律”,如刘长卿的《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凄凄。”但这种六言律只是个别人做的一种尝试,作品极少,因为六言律有着不可克服的“声促调板”的毛病为什么六言律会“声促调板”呢?因为六言律正如四言诗一样一律都是两个音节构成一顿,这样,就没有了五、七言句式音节的奇偶、长短变化,没有五、七言句式那种相对而言舒卷自如的感觉,当然就显得比较呆板了。可见,唐近体诗定五、七言为其固定句式,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五、七言句式本身的美学功能所决定的。

唐近体诗是唐诗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诗体

诗歌美学意境

近体诗句式的美学功能如此,那么,近体诗的整个篇章的长度设置是否就是任意的、偶然的呢?齐梁以前的古诗,很少有每首八句的情形,即使有,那也只是意尽文尽,属于偶然的情形。大约从齐梁时代始,出现了大量的每篇八句的诗,例如在《玉台新咏》卷五所辑录的沈约的二十七首诗中,其中每篇八句的有11首;所辑录的柳恽的十首诗中,每篇八句的有五首;何逊的11首诗中,每篇八句的有四首。显然,这种情形的出现绝不是一种偶然,它是齐梁时代追求形式美之风在诗的体制上的一种体现。何以将一篇诗的长度定为八句符合这种形式美的追求呢?笔者以为,每首八句是一种十分精美圆熟的长度,打一个也许不十分恰当的比喻,每首八句就好比一个女子,恰好修短得体,肥瘦可意,再短就会显得局促,再长呢,则又稍显芜杂冗繁。

唐近体诗是唐诗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诗体

诗歌美学功能意境

我们首先仍从韵律节奏上分析:由于我国古典诗一般是两句为一个结构单位,又一般是偶句押韵,这样,每首八句实际上就将一首诗划分为四个基本节段;这四个节段又以偶句入韵的韵脚为标志。这样,在朗诵起来,就形成一种优美的回环往复的韵律组合。例如下面这首五律: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唐近体诗是唐诗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诗体

山路

这样每两句为一个节段,每两句一回环(以韵脚为标志),恰好构成一种“回环往复”、圆熟、自足而精美的韵律结构,读起来十分舒展流畅,它回环变化而又自我完足。与韵律上的这种回环往复相应,在情感内容的表达上,它也是一种精美、圆熟的结构。它之精美圆熟就在于,它恰好构成了一种自我完足的表达方式,即“起承转合”的表达方式。如下面杜甫的《登楼》:

花近高楼客伤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唐近体诗是唐诗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诗体

诗歌意境

首联“”,交代诗情的缘起和有关背景;次联“”,即承接首联之旨,进行更为具体的描述,具体到此诗,是写远望之景,烘托浩淼的时空和诗人浮想联翩的内心世界;颈联“”,“”仍是具体化的过程,只不过这种具体化是愈转愈深,“”出一片新境界、新天地,“”出情感的高潮来,此“”在诗中甚为关键,诗的曲折、跌宕、顿挫往往在于此“”。此诗之“”亦达到了这一目的,它承接上联所写到的历史沧桑,得出一个雄辩的结论,即汉民族的统治地位在中原的广大地区终究是不可动摇的,因此你们的“相侵”是徒劳的。这里无疑已经达到情感的高潮,也已经“”出了全诗的新境界、新天地,转出了全诗的中心;尾联“”,“”就是在“”、“”的具体化之后,恰当地为全诗作结,做到嘎然而止,而又余音犹存。

唐近体诗是唐诗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诗体

诗歌审美意境

此诗之“”,既感叹了统治者常常不可思议地昏庸无能,又借“梁甫吟”的典故怀念诸葛亮,同时又暗示自己的怀才不遇,与前面的“客伤心”和“万方多难”相呼应,完成了全诗总体上悲情的主旨。我们从对此诗的简要分析看,一首诗八句、四联,“”是开头,“”是结尾,“”、“”是中间过程,而中间过程又有着一个层折,这样一种结构的安排,给人一种丝丝入扣,精美圆熟的感觉。虽然每首八句,或许有人嫌局面狭小,不够恢宏广阔,但是要知道,律诗、绝句,本身追求的就是一种精致的美,更何况它在这种精致的美中,还能通过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即有着层折变化,又匀称得体地表现出较为丰富的情感内容。为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看一首李商隐的七律《潭州》:

唐近体诗是唐诗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诗体

李商隐的七律《潭州》

首联交代地点、环境及事情的缘起,同时对全诗情感的抒发也作了一定的铺垫,是“”;次联以“湘泪”、“楚歌”等楚地的典故表达心中的忧伤和怨气,是情感的展开和具体化,属“”;颈联是情感的发展与深化,属“”,以潭州名胜之地的破败、凄凉来进一步渲染其吊古和慨叹身世之情;尾联以目断故园、亲友不至、独饮潭州为全诗的凄凉之情作结,结得干净利落而又富有余味。全诗首起尾合,中间一承一转,一转一深,富有层次而又十分匀称。总之,只要是写得成功的律诗,应当说都存在这样一种起承转合的格局,它们的不同只在于起、合的方法和具体内容不同,承、转的技巧和情感有别而已。

唐近体诗是唐诗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诗体

凄凉意境

对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结合前人的观点来加深认识。在元人傅金若所作的《诗法正论》中,他甚至把起承转合当作是诗的一个普遍规律。认为律、绝、长律、古诗、乃至诗经,其结构都无一例外地遵循起承转合之法,并作出结论说:“其他诗或短或长,不齐者,亦以此法求之。古之作者,其用意虽未必尽尔,然文者理势之自然,正不能不尔也笔者以为,说一切诗作的结构之法都可以用起承转合来概括,确有牵强附会之嫌,如绝句,很显然是一种二分式的开合式的结构,就很难用起承转合去套。但傅金若把起承转合当作一种结构规律,把律诗的结构方法包含在这个规律之内,则无论如何是能给我们以相当的启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