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小妹

 高山仙人掌 2020-01-08

苏小妹

李利忠

明人冯梦龙短篇小说集《醒世恒言》中有一篇《苏小妹三难新郎》,说苏老泉“又生个女儿,名曰小妹”,虽容貌不扬,却绝顶聪慧,连苏东坡也赞叹道:“吾妹敏悟,吾所不及。”苏小妹不仅有才,而且眼光独到,她自主择婿,选了才子秦观。新婚之夕还要“三难新郎”,顺利过关方准进房。却说那三道题的前两道是谜语,最后一道则是对对联,上联是“闭门推出窗前月”,后秦少游在苏东坡的提示下,对以“投石冲开水底天”,于是大功告成,“丫鬟拥入香房。这一夜,佳人才子,好不称意”。书中最后写道,“其后小妹先少游而卒,少游思念不置,终身不复娶云”。

当然这是小说家言。“苏小妹”不见正史,《全宋诗》《全宋词》中均无其名。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苏小妹》载:“或有问于余曰:‘俗传苏小妹嫁秦少游事有之乎?’余谢曰:‘不知也。’时余适修《高邮州志》,翻阅《淮海集》,乃知少游之夫人姓徐氏,为里中富人徐天德之女……”原来秦少游的妻子叫徐文美,这在他的《淮海集》卷三十六《徐君玉主簿行状》中有记载:“(徐君玉)子男五人,曰文通、文仲、文刚、文饶、文昌;女三人,曰文美、文英、文柔。初,君好学问,聚书几万卷,欲举进士,而父祖不从,乃叹曰:‘子当读书,女必嫁士人。’其后四子艺业蔚然有成,而文通尤自立,又以文美妻余,如其志云。”

据考,苏小妹的故事最早见于南宋无名氏伪撰的《东坡问答录》。其中《的对》一则记之曰:“东坡之妹,少游之妻也。”又《坡妹与夫来往歌诗》曰:“东坡之妹,聪慧过人,博学强记,尤工于文。有欲以秦少游议亲者,妹索其所业,视之曰:‘秦之文粗以敌吾子由之才。’遂得偕伉俪。”说得活灵活现,有鼻子有眼睛。因此尽管清乾隆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曾指《东坡问答录》乃“作伪中之最劣者”,但同一时期的褚人获,仍不管不顾,在其《坚瓠志》戊集卷四,绘声绘影地描述苏小妹与“苏黄论诗”:“东坡与小妹、山谷论诗。妹云:‘清风、细柳、澹月、梅花,中要加一字作腰,成五言联句。’”苏东坡、黄山谷分别答以“清风摇细柳,澹月映梅花”“清风舞细柳,澹月隐梅花”。苏小妹认为联是好联,但还不太理想。“坡云:‘然则妹将何说?’云:‘清风扶细柳,澹月失梅花。’二人抚掌称善”。故事很好地凸显了苏小妹的才华和魅力,同时也是赋诗撰联时锻字炼句的生动实例。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一字一句的运用,务求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表达作者的情怀。

苏小妹的故事尽管是虚构的,但苏轼与秦观却谊兼师友,关系十分密切。秦观是天生的才子,文采华赡,敏感多情。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的秦观,绍圣后其遭际一如苏轼,累遭贬谪。他不比苏轼心胸开阔,旷达乐观,一次次流放耗尽了他的生命。元符三年(1100)八月,秦观在内迁途中病卒于藤州光华亭。苏轼闻知,大为悲痛,慨叹“少游不幸死道路,哀哉!世岂复有斯人乎?”“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或者正是因为秦观诗词蕴藉,人物风流,而“苏门四学士中东坡最善少游”,民间才会附会出一个才学气度不让卓文君的苏小妹,并花团锦簇地让她选婿秦少游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