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字诗之趣,诗情画意,堪称佳作

 郑王静晓 2020-01-08

“一”字诗之趣

提起“一”字。在一般人的概念里,往往是数词,其实“一”字含义很丰富。当它被一些独具匠心的文学家, 诗人融入诗海,便构成奇妙的“一”字诗,那就别具一番情趣了。

清朝初年的进士王士祺(1634--1711)曾写了一首《题秋江独钓图》诗。一连用了九个“一”字,其诗曰: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

此诗太富于理想色彩,一边高歌饮酒,一边垂钓,鱼儿能上钩吗?可见潇洒有余而真实不足。然而自古就有“钓翁之意不在鱼”的人。古时的姜子牙用“直钩垂钓, 愿者上钩“这就应当别论了。

清代大学问家纪晓岚(1724--1808)随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时,一日君臣等人在江边酒楼饮酒闲聊,乾隆一时兴起,要纪晓岚用“一”字作诗,要求诗中用十个“一”字。纪晓岚嘹望江面,只见江边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渔翁,披蓑戴笠在垂钓,便随口吟出两句:

'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纪晓岚一时急促,再也接不上来。乾隆见状,哈哈大笑,将酒桌一拍,厉声 唱道:“难为大才子了!”纪晓岚受此刺激,猛然顿悟。继续吟道:

'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作者的思维如此敏捷,接应如此神速,真不愧为大学问家,一幅恬静的独钓图,博得君臣心欢意畅。诗句中虽有戏虐成分,乾隆也不好责怪纪晓岚,只能鼓掌称好。

清代文学家陈沆(1785--1825)也写过一首“一”字诗: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这首诗韵脚与前两诗相同,诗意也一致,但表现出来的情趣却更显得空灵洒脱,描绘出一幅月下独钓图。

清代才女何佩云也写过一首“一”字诗,诗中用了十个“一”字,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山水图画:

一花一柳一鱼矾,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水一山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此诗是另一种意境:在青山绿水之间有花香鸟语,寺庙若隐若现,夕阳西下,孤僧暮归,是多么寂寞冷清的场面啊。

上述四首‘一“字诗,前一首用了九个“一”字,后三首都连用了十个“一”字,并能描绘一景,叙述一事,制造一种境界,烘托一番气氛,又充满诗情画意,实属不易。以笔者一孔之见,亦可堪称佳作。

荐读

投稿邮箱:shicixuan2016@163.com

欢 迎 诗 友 赐 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