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长矛矛头的变化(下)

 西方无朔 2020-01-08

隋唐时期,矛开始改称为枪,笔者未见唐朝矛头的实物,仅有若干件唐代时期渤海国的矛头可供参考。

从壁画上看,南北朝至唐代的枪头与后世的枪头已经非常接近,大多呈菱形或剑形,这种剑形矛头在唐代渤海国墓地曾经出土过一件。

中国长矛矛头的变化(下)

辽代错银铁矛,赤峰大营子辽国驸马墓出土,内蒙古博物院

宋代首次出现了带有详细插图的兵书,因此宋代的枪头形制十分清楚。据武经总要记载,宋军装备三种骑兵用枪,即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五种步兵用枪,即素木枪、鸦颈枪、锥枪、太宁笔枪、捣马突枪;四种攻城用枪,即短刃枪、短锥枪、抓枪、蒺藜枪、拐枪;一种演练用枪,即槌枪;三种守城用枪,即拐突枪,拐刃枪,抓枪。

中国长矛矛头的变化(下)

南宋铁矛

从插图上看,单钩枪枪头为带有倒钩的尖锐造型,太宁笔枪枪头为类似于毛笔头的圆锥造型。双钩枪、环子枪、短刃枪、短锥枪、攻城抓枪、守城抓枪、拐枪的枪头类似于剑形,其中短刃枪枪头枪杆均无尖刺,攻城抓枪枪头无尖刺,枪杆接近枪头一端装有成排的倒刺。除了这三种枪外,剩下的几种剑形枪头上都铸有尖刺,其中短锥枪的尖刺朝前外,其余均为尖刺向后的倒刺。

素木枪、鸦颈枪、锥枪、捣马突枪、拐突枪、拐刃枪的枪头均为带有孑刺的细长锥形,蒺藜枪的枪头带有孑刺,但外形接近菱形,同时枪杆接近枪头一端装有成排的倒刺。

中国长矛矛头的变化(下)

自左至右,倒钩枪头、钩镰枪、铁矛,均为宋代产物,徐州博物馆藏

宋代的这些枪里面,不少枪在枪柄靠近枪头的部位安装尖刺,这些尖刺除了可以提升攻击力之外,还能防止敌军用手来夺枪头,太宁笔枪的枪头下面安装了一个带有利刃的圆盘,也是出于相同目的的考虑。

中国长矛矛头的变化(下)

金代铁矛,黑龙江博物馆藏

两宋时期,中国陷入分裂,辽金先后立于北方,从现有实物来看,辽国的矛头有多种造型,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矛头的矛叶为长柳叶形,骹较长,骹口末端不少铸有圆形凸棱,另外辽国有一种骹和叶区分不明显,整体造型自骹口向上变窄的矛头也比较有特色,这种类型的矛头在唐代即有渤海国地区出土,和出土的辽国矛头相比,金国矛头种类较少,大多呈长骹窄叶的柳叶形,也有其他造型者,长度在二三十厘米不等。

中国长矛矛头的变化(下)

唐代渤海国铁矛,黑龙江宁安市渤海上京两圈府遗址出土,黑龙江博物馆藏

元代出土的文物较少,由于蒙古人曾经远征各国,所以元军的武器装备里可能包含带有多国文化特色的器具,考虑到元朝的主体疆域还是继承于南宋和金国,因此元军的常备武器应该继承了宋金两朝的形制。首都博物馆曾经展出过若干件元代的武器装备,其中有一件长骹窄叶铁矛,与国内出土的宋金时期矛头造型颇为相似。

中国长矛矛头的变化(下)

元代铁矛,首都博物馆展示

明代军队流行使用短小枪头的长枪,小枪头由于形似柳叶,因此这种枪又被称为柳叶枪。

程冲斗的《长枪法选》中提到:枪头以轻便为佳,重量最好不超过37.2g,枪头的理想数据为:长11.2cm、厚脊薄刃、刃长4.8cm、骹长6.4cm;何良臣的《阵纪》中提到:优秀的枪头应该同时具备短、利、轻三个特点。

当时的枪头也有多种造型。

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中说,明代枪头有鸭嘴型,细刀型,尖分两刃型等不同形制,从插图上看,鸭嘴型枪头外形类似于菠菜叶,细刀型枪头外形类似于短剑,尖分两刃型枪头的外形类似于带有倒刺的箭镞。

胡宗宪主编的《筹海图编》中也有长枪的插图,枪头带有多个孑刺,造型与宋代的素木枪和鸦颈枪类似。

明清小说中常有“丈八蛇矛”一说,同时期的绘画作品也经常将枪头弯曲如波浪状的长枪附会为丈八蛇矛。但实际上,所谓的蛇矛,指的是马槊,即骑兵使用的长枪,丈八指的是尺寸,“蛇”则是形容它在大将手中像毒蛇一样灵活。

不过这种枪头弯曲如波浪状的长枪确实存在过,武备志中称其为“古矛枪”,存世实物也有多件,均为明清时期产物。

中国长矛矛头的变化(下)

明代铁矛头山东博物馆藏

当时还存在一些特殊形状的枪头。

《练兵实纪》中提到过一种骑兵使用的线枪,枪头长64cm,柄长224cm,直径3.2cm;枪头两面起脊,两边有刃,枪锋薄利,锋及左右刃皆为钢制;枪头截面为菱形,枪头接近枪锋处先变宽,然后收窄至枪锋。这种线枪因为穿透力强,又名透甲枪

四镇三关志和武备志中记载有多种特种枪头,有带有倒钩的钩镰枪,小枝形状相当于把钩镰枪的钩反转向上的龙刀枪,枪头为带有铁钩的短刀状的铁钩枪,带有多个铁钩的钩枪等。

中国长矛矛头的变化(下)

▲明代铁钩枪,徐州博物馆藏

到了清代,长枪延续了明代长枪小枪头的特征,包世臣的《齐民四术》中说到:枪头长度最好不要超过6.4cm,重量最好不要超过37.3g。

中国长矛矛头的变化(下)

清代铁矛,沈阳故宫藏

成书于乾隆年间的《皇朝礼器图式》中记载有16种长枪,其中绿营梨花枪、绿营火镰枪是带有锋刃的灼烧性长柄火器,绿营钩镰枪、绿营双钩镰枪、绿营蛇镰枪、绿营雁翎枪、绿营十字镰枪、绿营火焰枪是枪头造型特殊的特种用枪,虎枪是打猎用的武器,健锐营长枪、护军骁骑长枪、绿营长枪、绿营矛、绿营虎牙枪、绿营钉枪、绿营手枪则都是造型简单的普通长枪。

中国长矛矛头的变化(下)

清代铁枪头,徐州博物馆藏

皇朝礼器图式是政府制定的规范,但古代社会的执行力有限,因此当时军中的枪头应该也不会严格按照图式来制造,由于明清两代都流行小枪头,因此这些不合规范的枪头的尺寸应该也不会太大。

清代不少枪头都带有小枝,小枝有月牙形、倒钩形等不同造型。其中带有月牙形小枝的枪头与戟形似(小枝较大时尤其如此),有人直接称呼其为戟,也有人认为这种武器属于一类特殊的枪,称其为挂月枪。

中国长矛矛头的变化(下)

▲各种长枪,沈阳故宫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