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需要“供应链控制塔”

 莫问南北 2020-01-08

  撰文:思略特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  夷萍

互联网时代给制造业带来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对供应链优化的迫切需求:产品更复杂,交货周期要求更短,柔性化需求更多;小批量、多品种的定制化或半定制化生产需求更多,个性化订单满足、库存、准确销售预测之间的平衡等难题。在资源利用率亟待提高的需求推动下,供应链控制塔(Supply Chain Control Tower)应运而生。

什么是“供应链控制塔”呢?顾名思义,供应链控制塔担任了采集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实时分享及集成管理的角色,是一个由系统所支持的“数据中心”,以实现需求驱动供应链的端到端的控制。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供应链控制塔的特点和作用。

640.jpg

供应链控制塔有三大特点:一是灵活性(可对不同部门根据市场反馈业务需求进行即时调配以优化资源分配);二是可视性(将人工流程信息化、数据化);三是透明性(每个环节都实时记录,标准一目了然)。企业的订单 管理往往涉及8个部门:商品生产、库存物流、电子商务、付款处理、财务会计、商务智能和客户服务。供应链控制塔的出现,让订**理的各个环节都更加标准化,因而提升效率和效益。

提高生产和商品配置可控性。对于商品生产而言,控制塔从市场需求输入到企业产品输出,再回到市场需求反馈的闭合性完整数据链,有助于企业分析销售情况,作为优化销售行为、制定市场策略和生产指标的依据。

提升库存管理效率。对于库存而言,控制塔借助供应链补货模型,制定补货和生产规则,协同上下游,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优化库存率,减少不必要囤积,有效降低库存水平。

提供实时物流信息。对于物流和电子商务而言,在从出货到交货保证和完成的整个阶段中,控制塔的存在可以帮助用户实时便捷地掌握信息,对必要的文件记录(如交货证明)、签名和时间等进行存档。

加速付款处理。对于财务会计而言,控制塔能够通过统一流程,优化付款体验,实时跟进进展等系统化操作加速付款处理,提高企业现金流。

提升订单 管理关键绩效指标透明度。控制塔作为一个结构完善的系统,将整个供应链流程标准化,也为企业定制关键绩效指标提供了市场化的依据。

预防订单 管理流程风险。智能化的控制塔还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处理,对订单各环节发生的时间,可以做到与客户的及时通知和互动,使出现的事件得到及时处理,根据客户具体需求,调控运输和到货速度。

降低成本。以上每一点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都能够降低成本,改进结构。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作为着重供应链优化管理的控制塔对几乎所有持有或涉及有形资产的企业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尤其是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物流企业,以及有大量成本改善空间的制造业企业。

以全球领先的物流公司DHL为例,DHL全球货运物流(负责空运和海运)于2011年宣布在新加坡成立其首个全天候“全球海洋备件物流控制塔”,依托新加坡港世界第二繁忙港口的地理优势,致力于服务满足2000多名船舶业主和管理人,以及3.4万多个海上船只、钻井平台、平台和浮式平台快速增长的海洋货运需求。新控制塔预计将纳入DHL遍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物联网,估算海洋备件物流业届时规模可达10亿美元,每年出货300多万次件。

目前供应链控制塔的概念仍在普及,已经落地并完全完善运作的项目并不多。然而,已经有许多专业机构作为物流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提出了相应的“供应链控制塔”或类似概念服务。在巨大成本优化优势的吸引下,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企业自发建立供应链控制塔,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发展,为传统产业添上互联网数字化的双翼。

——本文原刊载于《商学院》杂志2016年1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