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理工科的女生,需要男人吗?

 小酌千年 2020-01-09

在汉语体系中有这样一类词,由两个具有冲突感的词汇组合而成,比如娘直男、佛系浪子、局部有钱人……和北理工女孩。

嗯。北理工。女孩。

作为国内最具实力的几所理工类院校之一,北京理工大学一直以严谨的学风、红色的传统、军工的特色、优质的校友……和极高的男生比例著称。

在北理工,男生能多到什么程度?

双十一在成为双十一之前,其实是“光棍节”。而这个节日的前身,就是发祥于1992年北京理工大学的“京工光棍节”。

何来如此惊为天人的创意?还不是因为男生太多吗。

也曾有人在北理工中关村校区的新一宿舍楼里打开小蓝软件,发现整整一屏内所有人的距离都是0.00km,为校园性多元比例惊喜称赞。

其实,倒也不是比例高,主要还是得益于基数大。不然哪来的“机械男女九比一,一对情侣四对基”?

尽管总体来看,北理工的男女比例维持在(看起来非常健康的)2:1,但与所有理工类院校相同,当你继续深入探究时就会发现,那岁月静好的三分之一的女生比例,主要来源于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和法学院。

而在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和物理学院这样的地方,每个班里能有三、四个女生,就实属谢天谢地了。

这是所有理工类院校的结界。

一位计算机学院的老学长,至今对此耿耿于怀。“整整四年啊!我们全班只有一个女生。”

重点是,那位女生的男朋友,还是北外的。

相比之下,机电学院就幸运多了,班里竟然有足足足足5个女生呢!

只不过大二时1位转专业去了管理学院,2位去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交换,大三时又有2位分别去了伯克利和北卡罗来纳大学访学。

升入大四,男生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班里竟然一位女生都没有了呢。

而在一些更细分的团体内,男女比例甚至需要按届才能计算。比如北理工骑行社,前后三届所有人加起来,男女比例是30:1。

只是自嘲,切莫当真

很多人不以为然,“女生少点不是很好嘛,大家都会把你捧在手心。”

错了。大错特错。

北理工女孩是绝对独立的。

当北外的女生们已经有男朋友专职负责帮忙拿快递的时候,北理工女孩则练就了徒手把一箱快递扛上六楼的臂力。

有一年国际班集体买新书,英文版的《大学物理》比《红楼梦》还要厚三寸,全班的书加起来十几公斤,女学习委员一个人跑了两趟,就把课本从理科教学楼下运到了三楼教室。

男班长发信息问“是否需要帮忙”的时候,学习委员云淡风轻地回了一句:“没事啊,我已经搬完了。”

还有一次,某女生宿舍买了一面全身镜,镜子到货后比全宿舍所有女生都高两头,偏偏中关村校区的“女子小区”又禁止男生入内。该女生宿舍遂派出巾帼一枚,凭一人之力把全身镜从校门口扛到了宿舍四楼。哦对,女子小区没有电梯。

女生当男生使,男生当牲口使。名不虚传。

北理工女孩的这种独立精神,一直被她们带到了毕业后乃至整个人生当中。

一个毕业于北理工的妈妈,持家技能不仅包括做饭洗衣带娃,还包括修电脑修空调修灯泡。更了不得的是,理工科出身的她们,偏偏又很会赚钱。

没错,北理工女孩就是这么硬核。

女生宿舍拆快递,会出现以下情景——

-“今天我买的舵机拉杆到货了。”

-“你买的啥?剁椒鸡爪?我也要吃!”

-“不是剁椒鸡爪!是舵机拉杆!组装无人船用的。”

-“……”

Code 出你的精彩,AC 所有人的期待。北理工女孩,就这样注定与代码和电路结下不解之缘。

高数大物线代生化不过是入门的基础款,模拟电路分析、电力电子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理论……这些才是横亘在北理工人面前的一座座高山。

但绝顶聪明的北理工女孩,绝不认输。写代码画电路做实验写 Paper,她们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在北理工,所有工科学院的本科生都逃不开一门叫做“金工实习”的课程。

良乡校园里一栋赛博朋克的大楼内,摆放着几十台切割机和电焊台,这是北理工女孩的乐园。你能想象一个女生在巨型机器前切割打磨铁棒,挽起袖子拿着挡板搞电焊的模样吗?你不能想象,但北理工女孩硬着头皮也要上。

求学生活不断向前,北理工女孩的硬核指数也水涨船高。

在大多数工科实验室内,读到了硕士博士的北理工女孩早就和同屋男生称兄道弟。也许你没法不洗头不化妆地去五星超市,但可以底气十足地走进实验室。

当然,硬核的北理工女孩偶尔也会有点小烦恼。比如在清晨梳头时发现头发脱落速度太快的时候。

自然掉发也就罢了,偏偏中教的妖风还那么大,吹乱人家(原本就快要稀疏)的秀发。

北理工女孩还是绝对靠谱的。

她们守口如瓶,意志坚定。“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的口号深深印刻在脑海。所以,她们也许是你倾诉秘密的最好对象——毕竟,“保密”早已成为她们性格的底色。

她们勤奋认真,不怕辛苦。北理工女孩,早就习惯了辗转良乡和中关村上课做实验的生活。为了一次实验横穿北京城,堪称当代程门立雪。

她们也是真正见过大世面的女孩子。一觉醒来走出宿舍,发现食堂门前多停了一辆坦克,北理工女孩露出一个会心的笑容,淡定地推门走进食堂,吃早饭去了。

她们甚至是好脾气和有耐心的。一次数电大实验两小时起步,五个小时搞不完那也是再正常不过,她们对此没脾气了;对于走在路上突然砸来的鸟屎,她们也已没脾气了;对于校园网的网速……她们更加没脾气了。

这就是北理工女孩,踏实,稳重,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

最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她们真的很爱学习。

熄灯后,一女生躺在床上带着耳机刷抖音,任凭室友怎么叫都无动于衷。直到一位室友轻轻说了句“明天好像要交工程力学作业”,该女生立刻弹条坐起:“真的假的?”

但如果你因此觉得,北理工女孩只是严肃呆板的理工学霸。那么你又错了。

北理工女孩是绝对浪漫的。

每天面对大批量的直男迷惑行为,她们早就学会了 peace&love。没有抱怨和嘲笑,只有理解和期待——这是北理工女孩对世界报以的爱和善意。

理工女的浪漫,硬核而独特。她们搭电路比搭衣服还顺手,画工图比画眉毛还熟练。和她们谈恋爱,永远不会担心出现普通情侣之间常见的尴尬:笔记本的 CPU、游戏机的新配置、无人机的轴距和原理、赛车手的速度与激情……她们可能比你更懂。

专业课就像一只天眼,赐予了北理工女孩观察世界不一样的角度。

她们能欣赏到整套工具箱排列的美感:

她们知道海绵宝宝的傅里叶变换是派大星:

她们会因独立为电脑更换显卡而开心:

也会为打磨出完美的铁块形状而松一口气:

有一次,一个北理工女孩突然发给我这张图:

我问她怎么了,我已经离开学校很久了早就看不懂这些图了。

她悠悠然地回了我一句:这是电气传动实验的转速电流双闭环,你有没有觉得,这个波形图很好看~你看它多么完美~~

我:????

这就是北理工女孩,她们能陪你在北湖寻找黑天鹅,也能陪你在操场看中乙球赛;她们能陪你谈遍诗词歌赋人生哲学,也能转眼找出你2000行代码里那个不易察觉的bug。

去找一个北理工女孩谈恋爱吧,一起吹一吹中教的风,吃一碗北食堂的面,一起在综合教学楼自习,再把她送回博雅、送回静园、送回槐泽、送回中关村11号楼。才发现原来浪漫也可以这么简单。

也许不止是北理工女孩,所有理工科女生们,在走进校园时,都曾在内心闪过一丝疑虑:

在这所处处漂浮着直男气息的学校度过四年,真的会快乐吗?

我真的适合学理工科吗?

她们以为自己会是掌上明珠或者鹤立鸡群,后来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特殊。所谓“理工女”,不过也只是标签而已。

毕业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之后,我们终究还是忘记了所有的函数方程式,忘记了C#的规则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但“理工”已经成为了印在人生胶片上的底色。

那些艰难的课程不过只是一个起点,它们教人理性,练人逻辑,让我们日后人生的每一步,都能少一些艰难。

清清的延河水,抚育她们茁壮成长,每个人最终还是会活成自己。

理工科出身的女孩们,在深夜里敲着代码,写着文案,做着 PPT,画着图,哄着娃,喝着酒,备着课……做着她们热爱的任何事。她们团结勤奋,她们意志如钢,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闪耀着女性魅力的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