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教育的慎独(3)

 流星絮语2020 2020-01-09

2020流星絮语(2)

                 

继续讨论“预习”的问题。

预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非常良好的一种学习习惯,预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学习之前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和研究,能够熟悉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能够知道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能够了解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能够知道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能够知道在关键的时候加以关注,能够知道学习过程基本的操作过程等等,但是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言的,更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

学习习惯是慢慢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痛苦与快乐的挣扎,最终良好的习惯和不良的习惯由获胜的那方决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需要慢慢的培养,让学生觉得预习对学习有利,学生觉得需要预习,预习就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就会主动地去预习。

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主管和教育专家充分地认识到预习对学习的重要作用,所以强调了教学环节中重视预习,但是有一些过分的做法值得商榷,特别是不顾实际情况的倾向值得我们反思。

1.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片面强调预习的作用,强化学生进行预习,给学生带来的后果就是一方面带来课业负担过重,学生逆反这种附加的作业,逐渐形成不做作业的习惯;另一方面学生预习的方法还没有掌握,预习的作用还没有认识到,学生认为这个就是作业,当做作业来完成,而不是当做学习方法来认识。

2.“预习”的过分强调其实恰恰是应试教育从高中阶段向低龄化转移的,有效的预习需要一定的认知能力,过分要求和强调小学生做他们不能做到的事情不仅仅是拔苗助长,而且还将会扭曲孩子的心理。

3.将预习环节列入课堂教学模式给广大的一线教师带来昏惑和迷茫。(1)由于学生预习的程度不一致,导致无法备好学生这门课,不得不经常性地在课堂中临时调正教学计划,这样教师事前的教学预案就成了一句空话;(2)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知识点的大概来龙去脉,所以学生就没有新鲜感、没有兴趣点,课堂中学生就不专注听讲,不集中经历去探索研究。

预习确确实实是一本好经,但是某些时候被歪嘴和尚念歪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