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为中医而生的人” 抗击“非典”中医立功 邓铁涛:战胜非典我们有个武器库 非典是全新的疾病,为20世纪以前所未见。无论中医与西医都遇到了新问题,中医不能袖手旁观。邓老认为,对病毒性疾病的攻克,中医自有其优势。从历史可以上溯至仲景时代。在现代,如1956年石家庄流行乙型脑炎,师仲景法用白虎汤疗效超世界水平,并不因为中医无微生物学说而束手无策。1957年北京乙脑流行,蒲辅周用温病之法,疗效又达90%。1958年广州流行乙型脑炎,为暑热伏湿之证,邓老曾亲自参加救治,统计中医之疗效亦达90%,且无后遗症。 国家七五攻关科研项目——流行性出血热之研究亦显示了中医在治疗急性热性传染病的成果:南京周仲英研究组治疗1127例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药组治疗812例,病死率为1.11%;西医药对照组治疗315例,病死率为5.08%(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江西万有生研究组治疗413例,中医药组273例,病死率为3.7%;西医药对照组为140例,病死率为10.7%(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由于时、地、人等有关条件不同,周氏、万氏的辨证论治完全不同,周氏治疗以清气凉营为主,万氏则以治湿毒法为主。此病西医同辨为病毒性疾病,按西医理论,病原相同,治法必同;但中医治疗如果两者对换,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邓铁涛认为,病原体只能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根据之一,诊治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 这些事例说明中医辨证论治不把着力点放在对病原体的认识上,而在于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邪气与正气斗争所表现的证候,这些辨证论治的理论及方法历传两千多年,的确是战胜“非典”的武器库。 战胜非典的理论依据与特色 世人多不理解为什么中医没有细菌学说,却能治疗传染病,对病毒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为中医走的是另一条道路。 中医虽无细菌学说,但细菌早已被概括于“邪气”之中。吴又可的戾气、厉气、杂气学说,已非常接近对微生物的认识。但温病的病原说发展到吴瑭,却使中医理论从另一角度认识了发热性传染性及流行性疾病,提出独特的温病的病因理论。这一理论,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极高的科学性,足以破解中医虽无细菌学说,仍然能治疗急性传染病之道理所在。 吴瑭之病原说为: (1) 岁气、年时(气候与环境因素); (2) 藏精、冬伤于寒(人体内在因素); (3) 戾气、时行之气(致病物质)。 气候环境——致病物质活跃 发病的变化——正气不足以拒邪 这样的病原说比之只重视病原体的现代医学理论似略胜一筹。当然吴氏对于微生物的认识与现代微生物学相比,就有天壤之别了。如果我们今天把微生物学的知识,取代比较含糊的戾气与时行之气,那就是比较完满的传染病流行病的病因学说了。 邓铁涛认为,治疗不是只知与病毒对抗,而是既注意祛邪,更注意调护病人的正气,并使邪有出路。正如叶天士所说,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结,势必孤矣。这是一个多么高明的战略啊! 国医大师邓铁涛浅谈03年非典 邓老非典中医治疗方案 邓铁涛治疗非典的典型医案 患者邓某某,女性,33岁,广东省三水籍,医务人员,因“发热伴恶寒2天”于2003年1月25日入院。 中医并不是慢郎中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