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世充的惨剧:手下部将竞相降唐,还给李唐刷出了十三敌一万的战绩

 cat1208 2020-01-09
前文提要武德三年在李世民征讨山西的大半年时间里,王世充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后方,与河北的窦建德一起,对新生的李唐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窦建德迫于唐幽州总管李艺之势,不得不撤围南下,以图洛阳。在窦建德挖王世充墙角的同时,李渊也在北线挖走了窦建德的墙角——扼守太行八的要冲飞狐陉的胡大恩,并同时派遣并州总管刘世让冲击井陉关,以威胁窦建德的老巢洺州。在此过程中,李渊还得到了窦夏名将程名振的投诚。

下面,我们将要回到中原战场:武德三年七月,唐廷正式下发伐郑诏书,即《命秦王征王世充诏》,兹录全文如下:“取乱侮亡,圣王於是致治;民和众泰,汤武所以成功。兵革之兴,义资靖难,出军命将,盖非获已。自隋氏数穷,天下鼎沸,豺狼交争,黔庶凋残。朕受命君临,志存宁济,率土之内,咸思覆育,声教所覃,莫不清晏。惟彼伊雒,尚隔朝风,世充作梗,肆行凶暴。害虐良善,拥迫吏民,反道乱常,日月滋甚。祸盈衅积,夭亡有徵,心腹猜携,党援孤绝。农亩荒废,粮廪内空,城隍社稷,势皆殄溃,吊民问罪,今实其时。可令陕东道行台上柱国秦王世民总统诸军,东?俞崤渑,分命骁勇,百道俱进,救彼涂炭,诛其凶渠。凡此授律,义在拯民,府库货财,一无所利。克敌制胜,效策献功,官赏之差,并超常典。其有背贼归款,因事立勋,即加宠授,务隆优厚。”(参见《全唐文.卷二》)

▲李世民剧照,图/网络。

李世民对王世充的攻势进展的相当顺利:武德三年七月壬午,李世民率军进至新安前线,王世充洛阳全城戒严。同月唐军前锋罗士信部开始围攻洛阳西面的外围据点慈涧。慈涧居于新安和洛阳的中间,距离洛阳城已不足二十公里,这是双方正面交锋的第一仗,王世充自洛阳亲帅三万主力增援,试图趁唐军新来立足未稳的机会来次突袭,以挫动一下唐军锐气。而李世民也以五万主力平推至慈涧寻求与王世充决战。

王世充自知胜算不足,于是主动撤出慈涧守军,退守洛阳坚城。于是李世民乘机发动多路攻势:

命熊州总管史万宝由西南方向向东北推进,占领九曲城后再攻占龙门(九曲距离洛阳尚有近三十公里,龙门已经在洛阳门口不足十公里了)如此由洛阳往西、西南、南三个方向的出路都被唐军堵死了,王世充和襄州行台以及邓州、显州之间的联系也就中断了;

▲洛阳、虎牢之战形势图,图/网络。

命将军刘德威自太行山南下攻取怀州——刘德威是隋毗陵郡通守刘子将之子,曾在隋将裴仁基麾下作战,后随裴仁基投降李密,被李密安排主要从事怀州即河内郡方向的作战任务,因此与黄君汉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再后来李密被王世充击败而被迫降唐,刘德威即与黄君汉等追随;降唐之后,刘德威与黄君汉等继续从事河内郡方向与王世充的作战;只是在武德二年由于刘武周南下,刘德威被征调前往并州方向作战,由于唐在河内郡兵力日益空虚,所以在这一区域的整体态势由攻势转为守势,唐朝丢失了原河内郡郡城河内县——即今沁阳,而将怀州总管府暂时置于西南隅的柏崖——由黄君汉出任怀州总管。等到李世民搞定了北方之后率大军回师,唐在河内方向即重新由守势转为攻势。于是刘德威自太行山南下攻击怀州——即河内县城——当时王郑派驻怀州镇守的是王世充的侄子王泰。

而黄君汉则由河阳进攻回洛城——《资治通鉴》载黄君汉由河阴进攻回洛城是不对的,黄君汉自柏崖向东主要精力都放在和王世充集团争夺河阳以及附近的黄河大桥上了,不可能一下子又跑出去上百公里到河阴城。

武德二年八月,黄君汉部下校尉(营长级)張夜叉以水師袭击攻克回洛城,俘获郑將达奚善定,斷河陽南橋而還,算是正式阻断了王世充和黄河北岸之间的联系。王世充为了夺回这一供粮基地,派遣其太子王玄应帅杨公卿等大将攻回洛也没有成功,只好在回洛城以西和金墉城之间筑月城派兵驻守,监视回洛唐军。

图/网络。

在洛阳东北沿洛水大约五十余公里处有洛口仓,李世民即以上谷公王君廓(王君廓是山西土匪出身,曾经也投靠过李密,投唐后任过假河内太守,因此应该也是在这一带活动的)攻取洛口,以断王世充粮道。由此,唐军在西北、正北和东北三个方向也将战线推进到距离洛阳五十公里以内的地段了。

在洛阳的东南方向,武德二年七月洧州長史繁水人张公謹(就是后来在玄武门之变中出了大力的那个张公谨,贞观时代北击突厥的时候曾经担任李靖的副将,但是武德中期他只有二十来岁)协同刺史崔枢(五姓之一)以州城來降——洧州距离洛阳航空距离约170公里,大致即今鄢陵县一带。张公谨曾经是李密瓦岗军系统出身,这人的到来,将很快引起洛阳东南方向瓦岗旧将的投降浪潮。

武德三年八月,邓州土豪逮捕王世充所派驻的刺史执送降唐,王世充攻取邓州不过才三个月就重新又丢掉了。九月,三个月前杀掉显州道行台尚书令杨士林降郑的显州总管田瓒重新以所部二十五州投唐,王世充的襄阳就彻底成了孤岛——其实田瓒的统治区域就仅限于汉水以东的这三四个郡,主要是相当于隋代淮安郡(今河南泌阳一带)的这一块,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王世充竟然在这么小小的区域内设置了二十五个州!我们都说李渊在武德年间滥设州县非常的出名,其实这样看来和王世充比起来还真算不了什么呢。

图/网络。

同月,唐熊州总管史万宝占领洛阳西南约三十公里处的甘棠宮;唐右武衛將軍王君廓攻占轘轅关——在偃师城东南约二三十公里处,击破王世充援军魏隐部,随后向东攻击直到将控制地域推进到管城附近——隋代荥阳郡,大致相当于现代郑州。

为了重新打通洛阳和东部诸郡的联系,郑以勇将郭士衡、许罗汉前来与王君廓对战,结果都被王君廓略施小计拍的满头包。——据《册府元龟》:“唐王君廓为上柱国武德初统兵经略东都王世充将郭士衡许罗汉前后入掠廓转击退之拜右武卫将军诏劳之曰:卿以十三人破贼一万自古以少制众未之前闻非惟骁勇绝人亦足以显卿忠节也。”这就是著名的十三破一万的超变态战绩记录的来源——郭士衡虽然号称名将,但是他存在的价值似乎就是给唐将刷记录的——有多位唐将的传记或者墓志中都有提到曾经如何如何击败他。

洛阳通往东方当时主要无非是三条主要道路,由北向南依次是:虎牢、百花谷、轘轅关。所谓以十三骑破万人,大概是借助地利之便在百花谷或者轘轅关一带设伏连打带吓把郑军吓回去了吧。

▲今天的虎牢关,图/网络。

同在九月,王世充所属尉州剌史时德睿帅所部及杞、夏、陈、随、许、颍、尉七州降唐。时德睿就是去年(武德二年)十月降唐的尉氏城主,被王世充封为尉州刺史。杞州即今河南杞县(隋梁郡雍丘县)、夏州即今河南太康(隋淮阳郡太康县,太康古称阳夏)、陈州即今河南淮阳(隋淮阳郡治宛丘县)、随州据说是洧州的误记——应当是今河南鄢陵县(隋颍川郡鄢陵)、许州即今河南许昌市(隋代颍川郡治)、颍州即今安徽省阜阳市(隋代汝阴郡治)、尉州即今河南省尉氏县(隋颍川郡尉氏县)。总之大致相当于隋代颍川、淮阳、汝阴三郡以及半个梁郡的土地一下子从王郑政权的势力地图中北划拉到李唐政权的势力地图中了。(今河南许昌、周口到安徽阜阳这一片。

而在洛阳东北方向大约三百公里的濮州,(今河南鄄城、濮阳一带,隋代大业年间分属东平郡和东郡)瓦岗军系统出身的濮州刺史杜才幹,诱杀王世充任命的滑州行臺僕射邴元真(当初出卖李密的那只老兄),以濮州降唐。

图/网络。

武德三年十月,郑军大将军张镇周降唐(张镇周在武德元年的时候投降了萧铣,但是不是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又被王世充集团拉过去了,可能是萧铣派他去打襄阳,结果到了襄阳前线就被苏世长、王隆这些老同事他们拉去一起降郑的);唐行军总管罗士信攻拔硤石堡、千金堡;郑管州总管杨庆降唐,李世民即派黎阳总管李世勣接管管州——管州即隋代荥阳郡(今河南省郑州市),当时王世充派遣其太子王玄应驻扎在虎牢,试图赶来夺回管城,结果被李世勣击败。李世勣本身是瓦岗军系统内数二数三的人物,算是瓦岗军的一大独立山头,在洛阳以东的瓦岗旧将中自是有相当的号召力,李世民派遣李世勣东进,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吧。李世勣的幕僚长,是后来曾经担任安西都护的郭孝恪——也是赫赫有名的用兵家,唐朝早期开拓西域的大功臣之一,往后我们将会继续讲到他的事迹。当时王世充任命的荥州刺史名为魏陆,这个人可能也是瓦岗军出身,于是郭孝恪给魏陆写了封劝降信。王玄应第一次和李世勣作战败北,于是就派遣大将向周边能够控制的地区征兵——荥阳郡是河南道的第三大郡,极盛期户口有将近十七万户,统辖十一个县,平均每县有一万五千户以上户口——王世充当时荥州尽管统辖面积小于荥阳郡,编户之民可能依然高达数万户,对于近来不断丢城失地的郑政权来说,这几万潜在的动员兵资源无疑是宝贵的,悲剧的是王玄应派出的张志等四将恰好都作了魏陆向李唐进献的见面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