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特别能吃,人却很瘦,中医认为是胃中有虚火,且脾的运化能力很弱,导致人很瘦;需要排除先天性糖尿病。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胃强脾弱。 有一句话叫:妈妈觉的孩子饿。每次吃饭的时候追着孩子多喂几口;加上现在的孩子万千宠爱系于一身,所欲不遂,小孩子的情志问题也要关注;有的父母为生活所迫,留守儿童也是致病的根源之一;学习压力大、快节奏浮躁的生活模式、爱吃冰冷辛辣腌制食物、熬夜玩游戏……种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孩子脆弱的脾胃功能。李东垣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说法。 脾胃的功能主要有:一、脾胃是身体的轴心,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但它们的关系极为亲密。打个比方来说,胃像是一个粮仓,脾是运输公司。胃功能不好,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所以临床上患者往往同时出现食欲减退、饭后腹部胀饱、嗳气、打嗝、哕逆、消化不良等症状。 二、脾胃病的表现:一种就是疳积,光吃不长个,面黄肌瘦、纳呆、腹胀、腹泻、便溏;即不想吃饭、吃饭不香;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二是失眠,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太饱使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三、是影响生长发育;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后天养先天,脾胃不好的孩子长时间会影响生长发育。 四、是经常腹痛、拉肚子或者大便干结,除了精神因素影响还要确诊一下是否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导致的,这类孩子容易闹情绪,引起脾气大,学习减退,脾胃受伤,肝气横逆,势必致病。 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也能看出脾胃问题:1、脸色发黄;2、鼻头暗淡;3、口唇无血色、干燥;4、睡觉时会流口水;5、便秘或腹泻;6、睡眠不好;7、精神状态不佳;8、面黄肌瘦个不高。 胃强脾弱所致疾病的中医药诊疗:1.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可以选用保和丸。2.三焦热盛,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可以选用三黄泻心汤。3.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可以选用三仁汤。4.内伤湿滞,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可以选用藿香正气散。5.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弦可以选用小建中汤。6.食少纳差,饮食不节,脾胃不和,痰饮结聚可以选用香砂六君子汤。7.津液亏虚,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微黄少津,肠燥便秘可以选用麻子仁丸。六腑以通为顺,适当的泻下对脾胃功能恢复是有帮助的,注意中病即止勿令过也。 保养脾胃的建议: 1. 规律清淡营养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吃饭时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吃,吃饭时不要讨论问题或批评教育小孩。 2. 揉鼻头,每次揉鼻头20分钟左右,能改善胃胀气等症状。 3.脾胃虚寒者可以艾灸肚脐(神阙)、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每日坚持艾灸,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用艾火的药力养护脾胃,效果会很好! 4.吃对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营养、糯软食品;容易便秘的人要减少久坐,多吃绿叶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5.揉肚脐;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此法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也可以选择捏脊疗法。 6.饭后活动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饭后散步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 |
|
来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