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安史之乱”残局(七)——唐昭宗欲力挽狂澜,怎奈生不逢时

 金色年华554 2020-01-09

在上篇《揭秘“安史之乱”残局(六)》中谈到唐懿宗和唐僖宗在位期间游乐无度和放任宦官专权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和破坏力,尤其是藩镇割据愈来愈严重。这篇文章谈谈僖宗之后继位的昭宗是如何用尽全部力量试图挽救危局的。↓↓

广明元年(880年)因为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李晔也是密切随侍唐僖宗左右,让他参与机要事务,唐僖宗与朝野上下都十分看重他,面对当时的乱局,李晔也的确忧心如焚。

文德元年(888年)二月,唐僖宗病危时,群臣因僖宗的皇子年幼,拟立皇弟吉王李保为嗣君,只有宦官杨复恭请立唐僖宗同母弟寿王李杰。杨复恭之所以拥立寿王李杰,仍然是宦官自行废立的惯用旧例。加之寿王自身也能够表现一些军事才能,与杨复恭关系相处也算和谐,比较能为杨复恭等人接受。此时唐僖宗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略微点头算是恩准了,于是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六日遗诏立寿王杰为皇太弟,监军国事。当天就由中尉刘季述,率禁兵迎入寿王李杰,安置在少阳院,由宰相孔纬、杜让能带人去观察。群臣见他身体与样貌俱佳,带有皇者的英气,群臣私下都认为皇太弟是皇位的不二人选。八日,僖宗崩,遗诏命太弟嗣位,改名为敏,即位于柩前,时年二十二岁。十一月,改御名为晔。李晔是为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之弟。唐僖宗即位之后,因为是其同母弟的缘故,待他十分优厚。

昭宗李晔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很想有一番作为,很快他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他想彻底解决“安史之乱”残局留下的两个“毒瘤”,一个是宦官专权,一个是藩镇割据。他明白,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振兴唐室无望。因此这篇文章主要围绕这两个大的问题来讲述。

他首先做的就是驱除宦官,加强皇权。因为宦官在晚唐的权利很大,多数情况下掌握了皇帝的废立,影响力很大。所以下面要讲一下昭宗斗争宦官的过程。在昭宗即位的第一年,主要政治问题仍然是宦官控制朝政的问题,此时的宦官头目正是力排众议拥立昭宗即位的杨复恭。昭宗这个人从来没有像他哥哥僖宗依赖田令孜那样依赖杨复恭。表面上,昭宗一再对杨复恭表示尊敬。同时,却尽量回避与杨复恭等人的接触,政事都和宰相们商议。暗地里,昭宗经常与大臣们谈论限制宦官,提高君权的事情。昭宗的舅舅王瓌要求出任节度使,因杨复恭从中阻挠,王瓌没能当上节度使,由于担心王瓌同自己争权夺势,杨复恭后来想办法把他害死了。因此昭宗对杨复恭痛恨非常。无论是处于个人恩怨,还是对权力的争夺,杨复恭都成为了昭宗的最大敌人,因此昭宗决心将其铲除。

为了除掉杨复恭,昭宗对杨复恭的干儿子杨守立进行拉拢,挑拨双方的矛盾,使他们反目为仇。先是封杨守立为六军统领,并赐姓李,赐名顺节。不到一年,连续提升为天武都头、领镇海节度使,寻加同平章事。平步青云的李顺节自然是对天子感恩戴德,就死心塌地投靠了昭宗。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施展浑身解数,与杨复恭展开了明争暗斗,并且为昭宗提供了诸多有关杨复恭的秘密情报。

此后,杨复恭和昭宗的矛盾公开化了。杨复恭写信给他在各地的干儿子,让他们拥兵自立。昭宗随后于大顺二年(891),夺了杨复恭的兵权,转而派他到凤翔去做监军。杨复恭针锋相对,留在长安拒不上任,上奏以回家养老对昭宗进行要挟,昭宗趁机同意了他的请求,只给他留了一个上将军的空闲职位,杨复恭恼羞成怒,派人将宣布皇帝旨意的使臣杀,然后自己逃到商山隐居。不久又回到长安,并与当玉山军使的干儿子杨守信暗中来往,还给当兴元节度使的侄子杨守亮写信,骂昭宗忘记了他的拥立之功,恩将仇报,要杨守亮公开和昭宗抗衡。昭宗得知杨复恭同杨守信合谋造反,于是把以往搜集到的杨复恭的罪证连同谋反的消息一同公布,派李顺节等人带兵前去杨复恭家中逮捕他,杨组织家人抵抗官兵,终因不敌,只得带着家人直奔兴元。杨复恭到兴元后,纠集兵力,向朝廷开战,昭宗也借助各地节度使的力量与之对抗,经过一年多的战斗,杨复恭的军队被节度使李茂贞打败。最终,杨复恭在逃亡的途中被捉,当即被斩首。杨复恭出逃后,李顺节也失去了利用价值,被昭宗纳入了铲除的名单之中,后来以召他进宫的名义,埋伏军士把他杀了。

经过一系列斗争,昭宗初步掌握了权力,狠狠打击了多年以来宦官骄横跋扈的状况,使宦官势力多年来第一次遭受重创。收拾了宦官,昭宗李晔第二件亟须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打击宦官势力的过程中,势力越来越坐大的藩镇割据问题了。

昭宗时,藩镇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面对这种情况,昭宗认识到皇室微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一支足够震慑诸侯的武装力量,所以藩镇才各自拥兵,目无天子。僖宗时,中央禁军已经被彻底摧毁。因此,昭宗即位后不久,便招兵买马,扩充禁军,到了大顺元年(公元890年),朝廷终于组建了一支十万的军队,李晔很清楚,要对付藩镇,自己手中就必须有一支军队——一支真正忠于朝廷、不被任何势力掌控的军队。有了这张底牌,昭宗就可以跟藩镇叫板了。

文德元年(88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昭宗任命韦昭度为行营招讨使,率兵出征,令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助讨,同时新设永平军,以王建为节度使,充行营诸军都指挥使。二十五日,下诏剥夺陈敬瑄官爵,伐西川之役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杨守亮、顾彦朗各自有一方领地,所以抽不出很多兵力,而领兵的韦昭度是个文人,不习武备,加上禁军虽然人数不少,却是新建的,缺乏训练,纯属乌合之众,不堪大战,所以王建成了讨伐的主力军。王建有自己的小算盘,并不急于出兵,他一边收拢人心,一边招兵买马,经过自己的苦心经营,无论是兵力,还是声势都大大增长了。后来,经过几年的征战,除了成都,整个西川已经基本掌握在王建的手中。这时,昭宗因为和李克用的战斗失利,被迫召回征西川的军队。可是,王建却没有跟随韦昭度回长安,而是留在了西川,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王建非但没有退兵,反而加大了进攻的力度,先后占领了西川辖区内的大多数州县,然后猛攻成都。陈敬瑄数次出城迎战,却屡屡被打败。到了七月下旬,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陈敬瑄和田令孜终于绝望了,不得不开城投降。随后,王建把陈敬瑄和田令孜放逐到了偏远的州县,并于两年后将其诛杀。昔日称霸一方的军阀被消灭了,王建同时也切断了和唐王朝的联系,从此他成为了西川的土皇帝。天复三年(公元903年),王建自封为蜀王。公元907年、亦即唐朝覆亡的那一年,王建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王建为前蜀高祖。

在讨伐西川的同时,当时实力最强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朱温、李匡威、赫连铎联军打败,这对昭宗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昭宗对李克用一直没有好感。李克用出身沙陀贵族,仅此一点就使深受传统民族观念影响的昭宗对他怀有疑虑,而且李克用带领的这支军队对唐朝也是功过参半。李克用曾经帮助唐朝消灭了黄巢起义军,为兴复唐室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曾经兵临长安,逼迫僖宗再度流亡,昭宗自己也饱受颠沛之苦。但最重要的是,当时对朝廷威胁最大的几股势力中,李克用的沙陀军队最强大。李克用兵多将广,势力庞大,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几个强藩之一。昭宗要削弱强藩,首先便将李克用列入打击的对象。但是,当时的中央禁军不仅人数不多,也缺乏训练,根本无法与李克用相抗衡,只能借助其他藩镇的力量。

与此同时,朱温、李匡威、赫连铎三人上书表示李克用不除,终是国患,因此要继续攻打李克用。昭宗接到奏章后,更是喜上加喜,如果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那就再好不过了。但是,昭宗心头也有一些不安,毕竟李克用在黄巢起义中为唐王室立下了赫赫战功,趁着李克用新败去讨伐,从情理上说不过去。更重要的是,朱温、李匡威、赫连铎的军队能否再次打败李克用还是个疑问。如果李克用失败了还好说,万一他胜利了,昭宗自己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昭宗感到事情难以决断,便召开殿前会议,令三省及御史台四品以上官员讨论此事,没想到除了几个大臣同意以外,绝大部分大臣都反对。但最终,昭宗还是决定下诏讨伐李克用。于是,昭宗任命宰相张浚为行营都招讨,又任命几个节度使为招讨使,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讨伐联盟,择日向李克用所在的领地出发。

李克用认为张浚所率领的中央禁军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朱温虽然实力强劲,但由于领地四周敌人众多,无法全力进攻,对自己尚不能构成重大威胁;只有李匡威、赫连铎所率领的军队才是自己的真正对手。于是,他派遣少部人马去对付张浚和朱温,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抵御李匡威和赫连铎。张浚率领中央禁军,一心只想为朝廷多占些土地,生怕被同行的几个节度使抢去,于是不顾实力的弱小,一味向前,正好遇到了号称河东第一猛将的李存孝。李存孝虽然带的军队不多,但是面对十倍于自己的官兵却毫不惊慌,他设计诱使张浚的前锋中了自己的埋伏,轻易地活捉了张浚的前锋官。

张浚军的失利,大大挫伤了联军的士气,朱温的军队也没什么进展,反而吃了几个败仗。李匡威和赫连铎虽然开始时还算顺利,但当李克用率领主力部队赶到后就难以抵挡了,接连吃了败仗,李匡威和赫连铎狼狈逃走,人马损失一万多,连李匡威的儿子和赫连铎的女婿都成了李克用的俘虏。在打败李匡威和赫连铎后,李克用率领大军掉头杀向张浚,轻松地击溃了张浚的军队,河东战役到此告一段落。

昭宗面对这种结局,心中懊恼自己的判断失误;沮丧自己即位后所做的削藩努力通通付之东流;伤心自己组建的禁军在这一战中损失殆尽;恐惧李克用以武力相威胁。为了平息李克用的怒火,昭宗罢免了当初赞成出兵的官员。讨伐西川和晋藩的两次失败使昭宗的威望损失殆尽,逐渐沦落为诸侯们随意侮辱的对象,特别是讨伐李克用的失败使藩镇对朝廷更加藐视。

后来陇西郡王李茂贞由于势力增大 ,也开始干涉朝政,遭到很多大臣反对,于是李茂贞联合其他大臣进行对抗,而且更加骄横,言语当中经常有不恭敬之词。景福二年(893年)七月,李茂贞在一封写给昭宗的信中嘲笑朝廷的软弱态度彻底惹怒了昭宗,于是派军队讨伐李茂贞,但最后以失败告终,李茂贞领兵进军长安问罪,后来还是忠心的宰相杜让能站出来“背黑锅”,用性命为昭宗化解了一难,单此后大臣们也和昭宗走的远了。

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又指使宦官杀死了另一个宰相崔绍纬,再次移师长安,昭宗被迫逃往河东去寻求李克用的庇护。走到半路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建追上,把昭宗挟持到华州,并囚禁了三年。这期间,乾宁四年(897年)八月,韩建杀掉了覃王嗣周,延王戒丕、济王、睦王等十一位李唐王爷。这一年朱温占据了东都洛阳,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导致李茂贞、韩建和李克用建立暂时的联盟,他们决定宁可让昭宗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落到朱温手里。于是昭宗在乾宁五年的八月回到长安,同时宣布改元“光化”,以资庆祝。

一回到长安,在宦官和官僚们之间的旧有矛盾又引起了另一场危机。光化三年(900年),以神策军左中尉刘季述为首的宦官发动政变囚禁昭宗,立太子裕为帝。但是他们怕李克用、李茂贞和韩建等人会兴师问罪,将包袱抛给了朱温,朱温派人将实行政变的宦官们一个个都暗杀了,于光化四年(901年)拥立昭宗复位,昭宗改元天复,加封朱温为梁王。此后宰相崔胤想借朱温的力量诛杀宦官,大宦官韩全诲则和李茂贞联合,请来李茂贞的几千兵马驻守京城,保护长安。半年后朱温领兵讨伐韩全诲,韩全诲便迫使昭宗一起逃到了凤翔。朱温紧追不舍,将凤翔城包围起来,一直围困了一年多,李茂贞守得粮草用尽,期间“人相食”,一直到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正月李茂贞实在没法再守下去了,和昭宗商量了一下,便将韩全诲等二十多名宦官斩杀,将他们的首级送给城外的朱温,同时将昭宗也交给了朱温,朱温带着到手的皇帝撤兵东去。回到长安,朱温命令他的士兵将几百名剩下的宦官赶到内侍省,在那里将他们残酷地杀掉,困惑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温解决了。但是昭宗也完全落入了朱温的监控之下,苟延残喘的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大概是为了报答朱温,昭宗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相当于军队副总司令,又加封朱温为梁王。

天祐元年(904年)正月,朱温再次表请迁都洛阳,并把昭宗身边的近侍全部杀了,换上自己的亲信。当时的大唐天子仍奇货可居,虽已名不副实,只要谁控制了昭宗,就可以假借天子之意发号施令,赢得仗顺讨逆的舆论优势和战略主动。朱温也担心昭宗再次成为自己对手的招牌,就对他下了杀手。天祐元年(904)八月十一日壬寅夜,朱温的手下蒋玄晖和史太带领一百多人深夜来到宫中将其杀害,时年三十七岁。

唐昭宗李晔是一个生不逢时的天子。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李晔都不像是一个亡国之君。他二十二岁登基的时候,史书是这么评价他的:“昭宗即位,体貌明粹,有英气,喜文学,以僖宗威令不振、朝廷日卑,有恢复前烈之志!尊礼大臣,梦想贤豪,践阼之始,中外忻忻焉!”(《资治通鉴》卷二五七)

这样一个英气勃发、锐意中兴的天子,的确是和他的父兄懿、僖二宗截然不同,倒是和宪宗、宣宗颇为神似。难怪朝野都为之感到欣喜,并对其寄予厚望。假使他早生几十年,假使宣宗的继位人唐懿宗有李晔这般雄心壮志和励精图治,利用好宣宗留下的“中兴”局面,也许完全有可能缔造出媲美于“元和中兴”和“大中之治”的政治局面。然而,历史不能假设。从李晔登基的那一天起,甚至从更早的时候起(应该说是从僖宗中晚期开始),大唐帝国就已经陷入一个无可挽回的亡国之局了。即便李晔有力挽狂澜之心,有振兴除弊之志,但他缺乏能够让他一展身手的时代条件,历史上风起云涌的事情很多,有时是英雄造时势,有时是“时势条件”限制了英雄的作为,应该说宣宗属于前者,昭宗属于后者,这或许是历史留下的遗憾吧。

唐昭宗死后三年,即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下一篇会谈谈昭宗死后至唐亡期间各路藩镇割据相互讨伐的情况,以及对唐亡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