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前没暖气,内蒙古人是这样过冬的,看哭所有人……

 bcaptial 2020-01-09

其实,

北方也不是从来就有暖气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很多人从平房搬到楼房

才告别了烧炉子和火炕取暖

用上了暖气片

所以算起来,

30年前的冬天,

内蒙古没有空调,没有暖气,

连取暖器都很少用,

那时候的我们,物质匮乏,

生活简单,但真的很快乐。

取 暖 篇

▼那时候的家里没有暖气、空调,取暖全靠蜂窝煤,不仅能取暖,还能烤花生、馒头片、红薯干……小时候最喜欢围着炉子吃零嘴儿……

▼30年前的小伙伴都好动,还皮实,天冷的午后,趁着阳光好,小伙伴们都从家里钻出来玩,根本不怕冷!

▼那个年代也没有充电式的暖宝宝,橡胶制成的热水袋还要自己注水,最怕漏水……

▼实在冷得慌,又没有热水袋,玻璃瓶里装满热水也能暖暖手脚。

吃 喝 篇

▼记忆中的那个老大爷,推着破旧的车走了一个又一个小院子,他就像有魔法一样,把大米变成一袋袋可口的爆米花。

▼没有薯条,那时候的零食摊都是流动的,街道边上吆喝一声,一群孩子呼拥而上,五毛钱能买一大袋。

▼每家每户都储存青菜,再腌上几缸酸菜、萝卜,才算真的过冬。

▼每年秋天,家里都会用洗净的输液瓶储存西红柿酱,保证冬天也能吃到西红柿炒鸡蛋。

▼每次闻到烤红薯的味道都让人欲罢不能。一只铁皮桶,一炉炭火,一筐红薯,甜香和热气温暖了整个冬天。

▼每次听到“冰糖葫芦”那熟悉的叫卖声,就能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小时候,只要听到冰糖葫芦的叫卖声,就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上前去,央求大人给买一串,山楂外面已经凝固的冰糖,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欲滴,让人忍不住直咽口水。

▼冬天的糖炒栗子是绝对不能错过的。那时候糖炒栗子不用机器炒,一只煤炉、一口铁锅、一个大锅铲,半锅铁砂。卖板栗的师傅即炒即卖,热腾腾的香甜味扑鼻而来。

玩 乐 篇

▼那时候的雪好大,我们冻得鼻涕横流也要打雪仗、堆雪人。

▼等到湖面结冰,那就更加闹腾了。小木板钉的冰车,冰滑梯,滑冰刀……看看我的黑龙刀酷不酷?!

▼那时候一下雪就是命令,大伙都要拿着铁锹去铲雪。只是正经没多久,就开始往对方身上泼雪。

▼屋里烧着炉子,外面天寒地冻,我们总会趴在窗边,对着玻璃哈气,还会不厌其烦的画个爱心、笑脸。

▼一把洋火枪,还有类似于火柴的小炮竹,是我们当年最梦寐以求的玩具,可一般只有过年才有这样的福利。

穿 搭 篇

▼经典款军大衣,那一抹绿色就是记忆中的温暖。

▼那么冷的天,怎么能少得了一双这样的手套~

▼那时候,每个孩子都有妈妈给做的大棉袄和二棉裤

护肤篇

▼那时候,没有水乳,也没有彩妆,但是天寒地冻,妈妈总会在我们出门前给咱搽点油,防止“红脸蛋”。

与其说

怀旧是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不如说

是对曾经懵懂年少的追忆

那个年代里的点点滴滴

都回不去了,但不管怎样

珍惜过往

活在当下

才是最好的

来源:内蒙古日报、北疆女声

这些精彩内容,大家都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