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宰相留下遗言:我死后,家中珍宝摆棺前!儿子照做,保住全家性命

 昵称413468 2020-01-09

唐朝能够呈现出那样辉煌璀璨的盛世,在很大程度上当然是因为唐太宗、唐高宗那样的贤明之君,另外也缺不了那一些贤能的宰相,唐朝不只是有明君,而且还涌现出了很多的贤相,其中姚崇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这四个人,就被后世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姚崇出生于651年,年少的时候并不喜欢读书,没事儿只是练练武功以保养身体,直到20岁以后才开始发奋读书,并且卓有成效,得以考中科举入朝为官,并且官职升迁的非常快,到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分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仅次于尚书的夏官郎中。

这是一个执掌兵权的职位,全国的战事情报都由姚崇汇总给武则天,当时由于契丹人反叛,军务非常的繁忙,不过姚崇却都处理得非常好,因此而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并升官,在3年以后就成为了唐王朝的宰相,此后他参与了“神龙政变”的密谋,将武则天给赶下帝位,将天下还给唐朝,因此而被封侯。

后来在唐睿宗、唐玄宗时期,姚崇同样担任宰相与兵部尚书,帮助皇帝治理朝政,提拔有功劳有能力的官员,将那一些没有能力纯粹靠着溜须拍马上位的官员加以贬谪,重申了各种法度,让天下百姓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都认为在他的治理下,国家呈现出了唐太宗时期的治世面貌。

尽管姚崇拥有着卓越的才能,在治理天下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效,已经算得上是位极人臣,但是为官极其清廉,在常规的俸禄之外,再没有其他的收入,所以他的收入算得上是相当微薄,连京城中的房子都买不起,只能够买得起郊外的房子,一大家子人住在郊区,每次上班都要走好久。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姚崇只要有机会,依然会搜罗很多的珍稀古玩之类的物品,尽管价格不是很高,但是却绝对极其的稀罕珍贵,不过姚崇本人平日里对此却并不热衷,他的家人们都因此而很不解。

直到开元九年(721年),72岁的姚崇病重,在去世前留下遗言:“我死后,家中珍宝摆棺前!若是张说见到露出喜悦之色,便全部送给他并请他为我写墓志铭,若是没有的话你们就不要再当官了,赶紧化装成老百姓逃命去吧。”儿子依计照做,果然让张说写了墓志铭,成功地保住了全家性命。

原来这个张说是姚崇的政敌,姚崇知道自己死后他一定会去皇帝面前诬陷自己,提前让他为自己写了墓志铭(当时风气,墓志铭上都为歌功颂德之言),并且将这个墓志铭送给皇帝去看过,那么张说就不可能再去皇帝面前说自己的坏话了,于是自己一家也就得以保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