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路|佘山:上海“秘境”,第一眼就已等着再见

 摄影姥 2020-01-09

王路|佘山:上海“秘境”,第一眼就已等着再见

最喜欢去城市里不太为人所知的地方,称其为“秘境”怕是不为过的。如此的本质不是去过哪些地方,而是度过了怎样一段时间。

将时间融入历史,就好像你也成了这个时间坐标中的一个点,与“秘境”一起,在茫茫宇宙中定位了一个坐标,用极为简朴的字,写下了难忘的回忆。

王路|佘山:上海“秘境”,第一眼就已等着再见

“霞客行”:自佘山启程

千百万年前,佘山,这片由地壳运动而隆起的江南山丘,山林幽静;周边的河流沧桑变迁,丰涸有时,有些痕迹已湮没,有些在纵横的古道上,写下一些岁月的文字。

及至宋时,云间九峰即已立名。彼时留有《云间志》一书,亦称《绍熙云间志》,是一本专门记载南宋及较早时期今上海淞南地区地名的地方志,成书于绍熙四年(1193年)。“云间”,即华亭县,今之上海松江区。

王路|佘山:上海“秘境”,第一眼就已等着再见

历史和现实好像不仅是时间的跨越,也有空间的距离。徐霞客自佘山启程,一路经辰山、天马山、横云山、小昆山等地,由小昆山之西入泖河。此后,徐霞客一行远走浙江、江西、湖广、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开始了历时四年之久的最后一次西南万里之行。

当时,陈继儒已在此隐居多年;再往前追溯,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这元代四大家皆曾游历于此;而至今仍留遗迹的西晋二陆,则把佘山的历史勾勒得更为立体,就好像亘古不变的沉默的土地,却也通过一层一层的地质差别,把历史一层一层地记录下来。

云间九峰:今何在?

所谓云间九峰,史书上称“凤、厍、佘、神、薛、机、横、天马、昆”,即凤凰山、厍公山、佘山、神(辰)山、薛山、机山、横山、天马山、小昆山。其实在这一上海地区(历史上的松江府区域)唯一的山丘地带,“有名有姓”的山还不止这九座,不过是古人崇尚“九”这一数字,因此再加上北竿山、钟贾山、卢山,共十二座,这也就是“九山十二峰”的出处了。

王路|佘山:上海“秘境”,第一眼就已等着再见

这十二峰中,最北的当属北竿山,也有讹传为“北干山”的,就在G50松江和青浦的交接处,由于地处松江工业园区,山清水秀的风貌全无踪影,现为部队驻地,但从南观望,仍可见茂盛树影。从北竿山往南,即可见凤凰山,现仍有指示牌指引。若是游人到此,仍可通过入口往山里行约千把米,逐渐可见山体形态。凤凰山林木葱郁,可见各种形貌植物,据说从高空往下看,山顶的形态犹如凤凰翱翔。从凤凰山出发沿着佘北路向南,一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厍公山,昔有厍公隐居于此,虽山体只有10米海拔,却也可见围墙之内郁郁葱葱。薛山则在凤凰山之西微南处,再南亦与东佘山相望。现在的薛山恰把世贸佘山庄园分为东西两处。

王路|佘山:上海“秘境”,第一眼就已等着再见

兀自到了桃源路,再往南,便是东西佘山,现在佘山度假区最核心的,也是设施建造得最完善的区域即在此了。越过佘山一路向西南方向,远远看见一座亭子修缮一新,此为辰山所在,现在也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辰山植物园所在地。与辰山数百米相隔的,即见钟贾山,农田紧靠路边,山隐于农田之南,貌不惊人,和那些被围墙围起来封山育林的山体相比,显得杂林丛生,不过不可小觑此山,据说其处于云间九峰南北一线正中,因此又称为“中界山”。

佘山:“寻山”之旅

之后可随佘天昆公路继续“寻山”,这就是徐霞客当年所走的水路,现都已填河造路了。天马山是十二山中最高的山峰,通常所说的佘山99米高并不是指东西佘山,西佘山是97.2米,比天马山矮了一米,而东佘山则只有72.4米。天马山在辰山之西,沿着天鸡路很容易找到,G1501也有天马山出口。山上建于南宋的护珠宝光塔年久失修,堪称中国的比萨斜塔,还有近年修缮后的三高士墓(元代文人杨维桢、钱惟善、陆居仁之墓),这都是云间不多的留存至今仍可见证的遗迹。

王路|佘山:上海“秘境”,第一眼就已等着再见

佘天昆一路朝西南去,就可到达横山,也叫横云山,几处农家,阡陌小道,一只大黄狗,谁料拐进去即可见一处较开阔的山景呢。继续往南两公里就是机山,由于山体较小,后又因长期开山采石,只剩下三分之一左右,和田间的小山丘一起即无从辨认了。

佘天昆朝南到鹤溪街,终于见到云间最南峰——小昆山,这里也是陆机、陆云的故乡,古称昆山,后人为区别于时苏州府的昆山,故称小昆山。尽管经历多次战乱和林木滥伐,但百年休憩之后,小昆山逐渐又恢复了婉娈精致。凭栏的背影,亘古的山脉,日落后的时光,以及近处与远处焦距的转换,这种非常古典的隐喻方式,似乎揭示了“云间九峰十二山”的多种释项:山·水·人的多重重叠,让历史在被目送中,写成一个个传奇。

寻找&重逢:一眼万年

今天,倘若迎风侧身,或是登高而望,这片上海最后的山林如此单纯,又如此复杂,单纯得就像是遗落在林间的明信片里静静的过往,复杂得又像是每一个胸膛里难以捉摸的小宇宙,无数故事,无数起伏,无数的沧海桑田,都奋不顾身地奔泻而出。晴雨雾雪。昼夜晨昏。

王路|佘山:上海“秘境”,第一眼就已等着再见

回望历史,我们总觉得几万年很长,长到沧海变为桑田,长到河谷填为高山。然而,当我们掠过新松江的城市景观,循着河系和山脉的走向,再次寻找云间十二峰时,就好像走到了另一个平行时空里,古与今毫无隔阂地相遇,寻找和重逢融化在一起,好像第一眼就已经等着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