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们来看一看,乔致庸散的三次财,聚的三波人,值得学习! 01 第一次,千百年来铁打的掌柜,流水的伙计中的伙计在做生意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铁打的掌柜流水的伙计。可见这个伙计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基本上掌柜的是不换的。 无论掌柜的做得多烂,都很少有离开的。伙计做得好的,却很少能够留下。其原因在乔致庸跟马荀的一次谈话中,揭晓了答案。 那就是掌柜的薪金是伙计的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即使是没有年底分红,自己的薪金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除此之外,掌柜的还可以公款吃喝,玩乐权力较大。这样的情况下,掌柜的自然是不会离开的。 都是走西口出门在外,都想多挣钱补贴家里。当一个成手的伙计干了很多年,仍然没有涨工资的时候,如果有其他商号愿意出高工资挖人,自然是要走的。 乔致庸看到这种现象以后,特别是马荀这种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要离开。乔致庸自然是不舍得,因为腐朽的规矩,不知道流失了多少人才。 所以乔致庸定下了只要是年满四年出徒的伙计,就可以定一分的身股,随着时间跟贡献的增加,身股也往上增加。决定权在掌柜的跟东家手里。 这一做法,让所有蠢蠢欲动的伙计都放弃了跳槽的念头,甚至其他商号有能力的也想要到乔家复盛公来当伙计。 02 第二次,乔家的本家股东,不计前嫌,继续分红在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一开头,就是乔致庸的四哥带着人一起撤股,做落井下石的勾当。如果是外姓人,来闹一闹还觉得勉强原谅。 作为乔家的本家,在生意红火的时候厚着脸皮分红利,当乔家落魄了,竟然就率先要钱,不管乔家的死活。甚至老四还联合外人,打乔家老宅的主意,简直是毫无廉耻。 好在是,最后乔家挺过来了。在所有人看到了乔家有可能红火起来以后,都消停了下来。但是,仍然做好了如果乔家失败,就继续撤股的准备。 在得知乔致庸要去武夷山贩丝绸的时候,老四又厚着脸皮来了,不管乔致庸是死是活都要给自己退股,甚至看乔致庸杳无音信的时候,去逼怀有身孕的陆玉菡。 没想到,乔致庸化险为夷回来了,而且是带着一大批茶回来了。这一次武夷山贩茶,就让乔家足足赚了30万两,相当于人民币两个多亿。 乔致庸并没有把本家清出去,而是不计前嫌,给大家分更多的红利,但是主动退出的乔老四除外。 03 第三次,乔家走西口的伙计,每人一年工资的大红包乔家在把从武夷山的茶贩到恰克图以后,紧接着就是快过年了。经过统计核算以后,乔家迎来了乔家历史上最大的丰收年。 在当年做出最大贡献的生意,就是马荀去蒙古草原贩货和乔致庸去恰克图贩茶。在这样的大年景下,自然是不能自己吃肉,让伙计们连汤都喝不着。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发年终奖的过程中,有一群人是相当感激的。那就是准备去派往包头的学徒工,这群学徒工是要去吃苦受累的一批人。无边无际的沙漠、荒无人烟的大戈壁滩,都需要这批人去。 在往年,学徒工基本上没有年终奖,或者说很少。乔致庸这次发了多少呢?10两银子,这10两银子是多少呢?是学徒工一年的工资,相当于人民币7500块钱。 别说是在清朝,就是搁到现在哪个员工不死心塌地卖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