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上海 | 走,去武康大楼领牛奶

 街心舞苑 2020-01-10

建筑,是一座城市岁月变迁的见证者,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悲欢离合与沧海桑田。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润养下,历史文脉将不断得到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

建筑,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浓缩,诸多经历百年的优秀建筑,记载了城市历史文化中最生动的部分。红色记忆在一条条石库门弄堂里被反复重温,海派精神在一幢幢建筑里被留存并续写,江南韵致在梧桐掩映的老洋房中古曲新弹。


今天我们走近的建筑是

“武康大楼”

“老建筑的故事”上海市民创意创作大赛

获奖作品展播(二)

去武康大楼领牛奶

 读者:朱屹

最近碰到一个亲戚,讲他多年前卖掉的武康大楼房子现在要卖到十几万一个平方,还没房源。亲戚八十年代去美国移民,九十年代底就把房子卖了,回到日新月异的上海,没想到老房子竟然成了文物单位,著名地标建筑和景点。我对亲戚讲,小辰光,到武康大楼里白相,还多亏你住在里面,我们经常可以进来上下楼梯乱蹿。

记忆里的武康大楼

我小辰光,住在隔壁一八一八弄,对面是宋庆龄故居。武康大楼里除了亲戚住在里面,还有妈妈的小学同学,文革期间,因为外公的关系,属于资产家庭,班里工农出身的同学和妈妈素不往来,唯有这位住在武康大楼里的同学,她爸爸是洋行职员,似乎两家家境差不多,和妈妈关系一直非常好,上学一起,放学又一起回来,直到如今关系还是交关好。

日子一晃就到我出生了,还是住在隔壁一八一八弄。

七十年代初,大家日子都刚刚够吃饱饭,我有一瓶牛奶额度。每天早晨六点钟,爸爸拎了篮头去菜场,顺便就到武康大楼底下牛奶站去拿牛奶,一张牛奶卡,当天领掉后,奶站工人用圆珠笔划一条杠,表明领掉了。奶瓶是回收的,每天喝完牛奶,空瓶子第二天还回去,换一瓶新的来,有的人家不洗牛奶瓶,我家天天洗干净了去换。

时候爸爸带着我一起去领,他讲经常可以看到孙道临也来拿牛奶,我是不认得,等到大一点,去看电影《红楼梦》,哦,原来天上掉下来的那个老漂亮的林妹妹家也住在武康大楼啊!和孙道临是一家门。后来,又晓得上官云珠解放前也是住在里面的。瞬时,做了明星的邻居自豪感出来了。

再讲小辰光去武康大楼里面玩。那个老电梯是经常坐的,有栅栏门,和现在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就是以前东风饭店的那个电梯门是一样的(现在去是可以参观到的),人工手动操作,一个开电梯的阿姨,手动拉上栅栏门 ,哗啦啦关掉,到楼层了哗啦啦再开,上升下降,可以看到外头的水泥楼板上去下来。电梯上下也是人工手动操作一个面板,扳手嘎拉拉上,到楼层了再嘎拉拉压下去。小孩子很喜欢坐电梯,但是因为有开电梯的阿姨,不敢多坐,怕被骂。多年后换成自动电梯,坐起来就肆无忌惮了。

走廊楼梯对当时小身板的小孩来说,相当阔气,宽宽的。曾经爬过走廊楼梯,觉得要去六楼走楼梯和走天梯差不多,转啊转,转不到头的。那个消防楼梯就简单了,经常有小孩在消防楼梯里放鞭炮,消防楼梯是金属制的,一个鞭炮炸得所有的楼梯都震, 加上过道回音, 小朋友我吓得捂耳朵不敢走了。

亲戚家在六楼,朝南间,很大,窗户宽阔,阳光充足。这种老公寓房子楼层都很高,六楼相当于普通工房八九层,望出去对面是宋庆龄故居,旁边是余庆路,一片一片的花园洋房,都没有武康大楼高,郁郁葱葱的梧桐遮盖了整片区域,那时候还真觉得这栋楼像绿色海洋里的一条船。那时候他们家的卫生间有一个浴缸,铸铁的,地上铺白色马赛克,只因年代久了,显得旧,缝里积攒了不少老坑。热水通龙头也还在,就是放不出水。这些老物件现在都是古董了。

回到一楼,大楼靠武康路的一面,也就是大楼北面,有大大的汽车间,其实就是车库,以前楼里的人家停私家车的地方。文革刚结束,汽车库里被住户划成一间一间的隔间,住满了人家。小朋友我没开过眼界,母亲说是车库,我问:车库是干嘛的?因为没见过有车的人家啊!母亲一脸鄙视:我们自己家以前就有轿车。又跟我说住车库的人家以前都不是武康大楼的,抢房子抢进来的。小朋友我口无遮拦,脱口而出:妈妈,学校体育老师某某某就是住在武康大楼汽车库里的。母亲立刻关照不可以说出去。

大楼南面正门是一条长长的门廊,最有名的一家店非紫罗兰理发店莫属了。人生第一次烫头发,就是被母亲按在紫罗兰瑰理发店的阔大的椅子上烫的,烫完,啊,哭了,这审美符合大人的眼光,完全不顾小朋友我的感受。如今拿出当年烫完头发拍的照片,多么可爱时髦的小女孩呀,放到如今也是时髦,是当年小朋友自己的审美落后而已。理发店分男宾部和女宾部,周末去要等很久,再往后很多年去,是陪结婚的朋友化新娘妆,似乎已经再是那些老师傅了,紫罗兰理发店的记忆在二十一世纪渐行渐远。

再往后,家中因动迁,从隔壁弄堂搬离,如今虽然住得离淮海中路不远,恍惚间每次回到这里,这里还是自己地方。亲戚搬走后,曾有一次想进入大楼内部参观一下,在一楼就被门岗拦住,这才意识到,已经不是当年来领牛奶的年代了。

时光如垄沟里的水流转到如今,武康大楼附近路面的电线刚被清理完毕,周末去武康路兜兜转转,人头攒动,很多的网红店,吃的喝的,都是装着新酒的旧皮袋,游客拿武康大楼当艺术品,放在相机的背景里,或者当主角,但没有几个知道房子里的老故事,唯一可以通过铜牌上的简单介绍,知道这房子的设计者和建造年代。但是,大楼本身就是上海的历史和过往,因着过去住在里面的人和发生的故事,老建筑让上海这座城市活起来。

本文为“老建筑的故事”上海市民创意创作大赛
二等奖作品

点击图片了解活动详情

点击图片查看获奖作品展播(一)

记得点“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