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体内湿气重该怎么办?这3条健脾祛湿的中医建议请收好

 醉青YPS 2020-01-10

今天,我准备聊一聊冬天祛湿的话题。

冬天以寒湿为多见,湿性黏滞,不易祛除。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中医对湿有很多描述,比如“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如油入面”等。湿气一旦进入体内,要完全除去湿气,则变得非常困难。

如果体内湿气重出现在冬季,这对健康很不利。因为外界气温很低,体内湿气又很重,那真是雪上加霜了。冬天湿气重,多是因为素体阳虚,常常以体内寒湿为多见。

当人体湿气重时,人常常感觉头重如裹,舌苔厚白。人没有精神,四肢乏力,容易打瞌睡。有时还会发胖,也就是人们说的“虚胖”。

冬天体内湿气重该怎么办?这3条健脾祛湿的中医建议请收好

湿气重,打瞌睡

体内湿气重时,也反应脾运化水湿的能力不足了。

中医认为:脾能运化水湿。经过脾的运化,人体的部分水液,一部分上输到肺,一部分下输至肾。一旦脾运化能力不足了,则出现“水湿内停”。此时,人体就可能出现湿气重的表现。所以,人体要祛湿,也要健脾。只有脾的运化能力加强了,体内多余的湿气才会变少。

冬天体内湿气重,常常夹杂着“寒”。这是由于外界寒冷,体内又水湿泛滥,湿和寒混杂在一起,形成寒湿。

冬天体内湿气重该怎么办?这3条健脾祛湿的中医建议请收好

薏苡仁汤

很多人平时祛湿都采用薏苡仁来熬汤。小编认为,这个方法只适合于体内有湿,又有热的情形。因为薏苡仁,性微寒,能清热和淡渗利湿。如果是冬天,寒湿居多,熬薏苡仁汤来祛湿,并不是正确的做法。

冬天体内要祛湿,可用茯苓、炒薏米和炒苍术来煮茶喝。既健脾,又祛湿气。

冬天湿气重,祛湿的方法有很多。小编总结了3个简单的中医健脾祛湿的方法,如下:

1.煮茯苓茶来喝,健脾渗湿。

茯苓可以用来做茯苓饼,它是北京的一种传统美食。

冬天体内湿气重该怎么办?这3条健脾祛湿的中医建议请收好

茯苓饼

茯苓,味甘,性平。它能健脾,利水渗湿。茯苓非常的平和,赫赫有名的“四君子汤”,想必人们都熟悉。

茯苓常见的有:(1)茯苓块,一块一块的小方块;(2)茯苓片,片状的,比较薄。用来煮茯苓茶,茯苓片比茯苓块更好一些,因为块状的很难煮透,需要煮的时间很长。

一般称15克茯苓,加入3杯水,水开了,煮20分钟。把茯苓茶当茶饮,能够祛湿气。

冬天体内湿气重该怎么办?这3条健脾祛湿的中医建议请收好

茯苓片

2.煮炒薏米茶来喝,健脾利湿。

薏苡仁,也叫薏米。好多人都知道薏苡仁可以除湿。惯性思维下,冬天也用薏米煮茶来祛湿。小编认为:在冬天祛湿,用生的薏米不太合适。薏米,性微寒。冬天天气寒冷,用寒性的生薏米祛湿,反而会使脾胃更寒凉。

将生薏米,用麦麸炒后,可得麸炒薏米。经过炒制,薏米的寒性减弱,健脾利湿的能力得到加强。

所以,小编认为,冬天祛湿,最好用炒薏米。

一般称30克炒薏米,加入6杯水,水开了,煮30分钟。煮好后,水可以作为茶饮,剩下的薏米渣也可以当粮食吃。

冬天体内湿气重该怎么办?这3条健脾祛湿的中医建议请收好

炒薏米

3.煮炒苍术茶来喝,健脾燥湿。

《中国药典》对苍术有这样的描述:“性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炒苍术,有一股清香。平时煮炒苍术茶来祛湿,一般称3克,加入2杯水,水开了,煮15分钟。炒苍术比较燥,一般适合于寒湿很重的人祛湿。

冬天体内湿气重该怎么办?这3条健脾祛湿的中医建议请收好

炒苍术

冬季湿气重,人体经过祛湿后,还要注意饮食,要保持脾胃一直都是“暖暖的”。

小编认为,祛湿只是把人体多余的湿气暂时赶跑了,要让体内不会有湿气聚集,则要健脾。所以,会导致脾虚的因素,都要尽量避免。请做好以下两点:

(1)尽量不要生吃寒凉性水果。

冬天生吃寒凉性的水果,很容易导致中焦虚寒。脾胃处在中焦,寒湿困脾,脾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受影响。寒凉性的水果有香蕉、猕猴桃和火龙果等。

冬天体内湿气重该怎么办?这3条健脾祛湿的中医建议请收好

火龙果

(2)尽量不要吃凉菜和冷的食物。

冬天吃凉菜和冷的食物,会导致肚子发凉。吃一些冷的肉食,往往会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泻。

冬天湿气重祛湿时,不要忘记顾护脾胃。脾胃健旺,才能将体内过多的湿气及时排出体外。在冬天祛湿时,要让脾胃暖暖的。所以,尽量避免食用寒凉性的祛湿食材,选择性平或性温的食材,才有利于健脾除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