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便秘的灸法大全(纯干货,建议收藏)

 天下明医平台66 2020-01-10

导读: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硬而不畅的病证。



一.
疾病概述

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以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病证过程中。中药对便秘有良好的疗效。临床上许多病证可以出现便秘的症状,如胃痛、膨胀、黄病等,此时的便秘不属于本节讨论的范围,应参考有关章节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便秘,属于本病的范畴,同时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直肠及肛门疾病所致的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便秘在临床上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或大便次数唯少,常三五日、七八日大便一次,甚则更长时间,多数粪质干硬,排出困难,且伴有腹胀、腹痛、头晕、头胀、暖气食少、心烦失眠等;或排便次数不减,但粪质干燥坚硬,排出困难,常由于排便努挣导致肛裂、便血,日久引起痔疮等;或粪质不干硬,也有便意,但排出不畅,排便无力,排便时间延长,常出现努挣汗出,乏力气短,心悸头晕等症状。

便秘在临床上的表现可以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实证的表现为大便干结,三五日一解,身热烦躁,口干口臭,腹胀疼痛,苔黄脉滑。虚证的表现为老年人产妇,久病后大便干燥难解,面色无华,头晕心悸,苔薄脉细。

二.
艾灸偏方

偏方一

支沟穴、大肠俞、天枢穴、神阙穴、照海穴进行艾条悬起灸,每次每穴施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2次,灸至便通为止。

偏方二

支沟穴、大肠俞、天枢穴、神阚穴、照海穴进行艾准隔盐灸,取精白食盐适量研为细末纳人脐窝(神阙穴),上置生姜片与艾柱施灸,艾柱如枣核大。每穴每次灸7~9壮,一般每日灸治1次,病情重者可以灸治2次,7日为一疗程。

适用于便秘实证者(症状见上)。

偏方三

支沟穴、大肠俞、天枢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太溪穴,进行灯火灸,取灯芯草一根,蘸油后点燃,在尾髌部由上而下灼穴位5~7壮,每日1~2次,再灸时要避开原灸点,直至便通为止。如无灯芯草,可以用火柴,线香代替施就能。

偏方四

取支沟穴、大肠俞、天枢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太溪穴,进行天灸,取甘遂3克,食盐3克(炒),丁香1克,共研为细末,用适量的生姜汁调和成膏状。取药膏如蚕豆大,分别压扁敷于以上穴位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再以艾条点燃隔药熏灸。一般熏灸30~45分钟即通便,待便通后去药。如局部红赤起泡者,可用消毒针刺破,涂以龙胆紫药水,外用消毒纱布覆盖即可。

【附注说明】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平时多食蔬菜,增强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2)灸治便秘有一定的疗效,如配合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腹部60次),擦骶椎以两手掌由上而下擦骸尾部60次),可以提高疗效。

温馨提示:灸至发泡有感染风险,临床请慎重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