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经络诊检查看胃病与背俞的关系

 天下明医平台66 2020-01-10



导读

为观察背俞与脏腑的关系,我们选择慢性胃病患者110例,先经纤维肉镜检查明确诊断,次用经络诊,推、压检查患者背俞的异常变化,并以60名无胃病史的健康人,进行对比观察。


1
经络诊检查法

患者解衣,显露后背及腰部,采俯伏坐位,两肘平伏桌上,双肩胛展开,头向前低,后背微弓,全身肌肉放松,臂部应与坐凳后缘相齐。

检查者位于患者右后方,用左手拇指指腹沿着脊椎棘突两旁,或沿膀胱经第-侧线,由下向上推压。

一般采用两种手法。

一是轻推法:沿着皮肤表面,轻轻接触而过;

一是指压法:适当用力,均匀地向上又推又压。重点在9-12胸椎两旁,寻找两种异常变化反应物。一种是条索状物,如“肌腱状“,长度约一至数公分不等;一种是结节状物,呈圆形或梭形,梭形者在1公分以下。凡出现上述异常变化或推压时出现压痛等,均予详细记录。

2
资料分析

本组110例患者,男性87例,女性23

年龄21-3016例,31-4022例,41-5044例,51-6021例,60岁以上7例。

病史分析:1年以内16例,1-534例,6-1026例,11-1513例,16-2015例,20年以上6例。

胃镜检查确诊为有溃疡病变者51例,慢性胃炎59例。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镜检结果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肉组织有直接损害者为溃疡病组;一类是胃炎组。如果溃疡病伴胃炎则以溃疡病为主。

为了避免患者经胃镜诊断并阶段治疗后,病情好转引起背俞异常变化减退的差异,我们尽量使经络诊与胃镜检都同天进行或距离时间缩短。计同天者70例,1个月以内者10例,2个月以内者9例,3个月以内者12例,3个月以上者9例。

3
经络诊检查结果分析

本组110例胃病患者,于背部9-12胸椎旁都有不同程度异常变化存在,无一例外。

()溃疡病组5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胃窦部溃疡6例,胃角溃疡8例,大弯溃疡2例,小弯溃疡4例,胃体溃疡1)

呈条索状33例:条索占三个椎体者17例,有的每个椎体都有一根条索或相互连接,而其中也有一根条索占三个椎体长。占二个椎体者9例,占一个椎体者4例,占四个椎体者3例。

呈结节状18例:两个结节6例,四个结节5例,一个结节4例,三个结节3例。每一个结节占一个椎体。还未遇到一个椎体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节病例。

()胃炎组59(慢性浅表性胎炎44例,中度胃炎5例,十二指肠炎5例,各种糜烂5)

呈结节状42例:两个结节15例,三个结节12例,一个结节11例,四个结节3例,五个结节1例。

  呈条索状17例:占二个椎体9例,占三个椎体5例,占一个椎体3例。

对照组60名,系我院护校二年级学生,女生56名,男生4名。年龄16-19岁之间。身体健康,没有胃病史,仅个别有偶发胃痛。经络诊检查,全部无异常反应发现。

4
讨论
 

本组全部患者都经过胃镜检查,有的还经过活检,因此诊断是肯定的。通过经络诊检查,可发现溃疡病组以条索状物为主;而胃炎组以结节状物为主,两者具有非常显著差别。

溃疡病组条索状物又以占三个椎体为半数以上,分别以891091011101112胸椎形式出现。我们是否可这样理解,由于溃疡病各个患者溃疡分布不同,其背俞变化也不同,有的溃疡出现在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有的在后壁,有的靠近胃小弯侧,有的靠近大弯侧等,因而所占椎体的位置也就不同.

胃炎组结节状物分布也依胃炎程度不同,其结节数也不相同。由于溃疡病和胃炎有时大都是相互并存的,因而患者背俞上条索与结节状物有时也相互并存,就难以再一一分述。

胸椎9-12两旁的背俞穴,分别为肝、胆脾、目俞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很明显的,如

《难经》记载;“脾助胃气、主化水谷。”而肝胆对脾胃具有疏泄作用,因此,肝、胆、脾、胃的功能在消化系统都是紧密联系着。本组病例,大多系多年慢性疾患,从证候看,属“脾胃虚寒”或“脾虚肝郁“型,历代针灸著作中取穴也以背俞为主。现通过经络诊检查,又恰恰反映在背俞附近,有条索状或结节状物的异常变化,这就给今后经络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线索。

从对照组看,胃部无病者,在背俞上没有异常变化的反应。


5
体会总结

经络诊推、压检查法,在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上寻找异常变化反应,证实背俞是脏腑经气输注之处,慢性胃病(溃疡组51例和胃炎组59)在胸椎9-12,肝、胆、脾、胃俞穴旁确有条索状或结节状物存在,并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者具有非常显著差别,并与对照组对比,证实无胃病者,没有变化反应。

I版权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