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zpin 2020-01-10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 陈淳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他能诗文,擅书法,尤精绘画。陈淳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陈氏少年作画工细,中年后笔法放纵,自立门户。陈淳从师文徵明,在其门下声誉最高。擅长写意花卉,其作品虽表现一花半叶,却淋漓疏爽,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他是继沈周、唐寅之后对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画家。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紫薇扇面》

《紫薇扇面》纸本扇面,泥金,设色,17.7*47.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上一枝紫薇倾斜式自扇顶垂下,花开灿烂,色彩艳丽;扇面左侧以墨色涂抹似山坡坚石,使整个画面不显空乏。陈淳,明代画家,以画写意花卉著称,馆内有其14幅《花卉图》册页。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花卉图》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花卉图》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花卉图》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花卉图》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花卉图》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花卉图》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花卉图》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花卉图》

《花卉图》是明代画家陈淳的画作,此册作于明嘉靖二十三年,陈淳是年逝世,应是其最晚之杰作。作者笔墨虽法于元人及受沈周的影响,而对景物的体察入微,又自出新意,大胆创造,另具格局,为后人开拓了写意花卉的新领域。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秋塘花鸭轴》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秋塘花鸭轴》局部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秋塘花鸭轴》局部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秋塘花鸭轴》局部

《秋塘花鸭轴》本幅纸本 纵九○.八公分 横三六.二公分设色画。款。白阳山人道復。钤印一.白阳山人。鉴藏宝玺 五玺全。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牡丹花卉图》

《牡丹花卉图》纸本,墨笔,54.8cm*30.8,北京故宫博物馆藏。画家用浓淡墨绘画了花和绿叶,简单的粗线条勾勒花瓣的层次,一枝独秀,雍容华贵!陈淳,字道复,明画家,擅写意花卉,淡墨浅色,风格疏爽,后人把他与徐渭并称“青藤白阳”,为明代中期水墨写意花卉画创出新格调的代表人物。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着色花卉图轴》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着色花卉图轴》局部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着色花卉图轴》局部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着色花卉图轴》局部

《着色花卉图轴》绢本,设色,59x113.4cm,收藏不详。图上湖石二块,杂草、野花簇拥四周,石后一棵花卉花团锦簇,枝壮叶绿,旁边辅以淡色新篁填充画面,一种春的讯息油然而生。陈淳,字道复,号白阳,善水墨写意,有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洛阳春色图》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洛阳春色图》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洛阳春色图》

《洛阳春色图》此图以写意手法画湖石牡丹。湖石用湿笔勾皴,湖石后的牡丹以没骨写意手法画出,笔墨简练酣畅,既刚健纵肆又不流于粗犷,为白阳山人写意花卉精品。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梅花水仙图轴》

《梅花水仙图轴》本幅自题:“谁知冰雪裹,却有麝兰香。”款识“道复”,无款印。有 “弢斋秘笈”朱文、“东吴文献衡山世家”朱文鉴藏印两方。梅花居于画面的主要位置,枝干向四周舒展,与水仙相呼应。画面通过顿挫、飞白等用笔展现出梅花枝干的苍劲肆意,梅枝时断时续,实则笔断意连,韵味十足。梅花以淋漓的水墨挥洒,生动逼真。怒放的水仙花用简笔勾勒,清丽脱俗,静谧隽永。画家在笔势的徐疾、线条的粗细、墨色的浓淡方面都能随物象的不同而巧妙地运用、变化,表现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本幅用笔放逸洒脱,墨气淋漓,放逸而又细秀,简率而又清雅,生动地表现出梅花的苍健脱俗和水仙的淡雅清秀,反映了当时文人水墨写意画的笔情墨趣。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烟树板桥图》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烟树板桥图》局部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烟树板桥图》局部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烟树板桥图》局部

《烟树板桥图》此幅绘烟山新雨,长瀑轰流,一老者倚杖过板桥。笔墨酣畅,山石用米家法,树用董巨法,初显白阳山人本来面目。 陈淳(1483年—1544年),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花卉扇面》

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书法扇面》

关注工笔小强,后续更新更多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