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增先谈怎样画水墨人物画系列①丨线描也能画出立体感

 楚芷阁 2020-01-10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美术报(ID:meishubao) 微信公众号。

荐  读

出版于1973年5月的方增先先生的《怎样画水墨人物画》一书,曾对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起着指导性作用,当年学中国画的年轻人几乎人手一本。时光流逝,经典永恒,今天我们重读旧文,或许会有新的感受与体会。此文由美术报公众号首发,国画艺术公众号经授权陆续转载“方增先先生谈怎样画水墨人物画”专栏,欢迎持续关注。
本期推送:形体结构与线中用线表现形体

《怎样画水墨人物画》

方增先 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目 录

一、形体结构与线

二、画面笔墨的艺术处理

三、传神

四、敷色

五、大胆落笔,细心收拾

六、临摹


01

形体结构与线

 用线表现形体 

用线描来塑造人物形象是中国人物画技法的特点之一,有时全部依靠用线来塑造画面的人物形象,就是白描。现代人物画有时虽也运用明暗渲染的方法,但线描勾勒仍在画面中占主要地位。所以,在研究中国人物画技法时,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线描技法的一般方法。

线是怎样产生的呢?一般说来,线描产生的地方,一方面是物体的外轮廓,再一方面是外轮廓以内的表面凹凸处,或转折处。警如我们要画一个半侧的头像,脸颊和脑袋的外缘就是外轮廓用线的地方,而鼻、眼、口、耳就是各局部的凹凸所用线的地方(如图1)。

图1  线描人物(《智取威虎山》连环画第二五、九二幅)

不管是哪一种画,都必须在平面上画出物体的立体效果,中国人物画当然也不例外。立体效果是怎样产生的呢?自然界的物体,总是在光线的照射下,显出明暗和体积。然而,明暗的现象并不是引起立体的体积感的根本原因。物体的立体感,是因明暗和物体本身而产生物体体积的透视感。

立体感,是只有通过透视效果才能产生。为什么线描也能画出立体感呢?原因就在于用线描也同样可以画出物体的透视感。没有透视效果,就没有立体效果。画不出物体的正确透视,就显不出物体的正确立体感。只要正确地表现了物体体积的透视,不论用明暗法的素描也好,还是用线描的白描也好,都能画出体积的立体效果。

当然,线描中的立体感,和明暗法素描的立体效果相比,是不同的。明暗法的立体感,有较强的直觉的效果,而线描却往往须要借用一部分联想来丰富这种立体效果。正如一个半侧面线描头像,正面的一侧脸颊的鼓起感,是依靠另一侧的外轮廓的弧形而联想出来的。

人的头部中五官、四肢等各部之间,是一个结构十分严密的整体,它必须要求有严格的透视关系,所以在运用线描时,不但要正确地描绘人物的外轮廓的长、阔、方、圆的比例变化,而且一定要结合着轮廓里面的其他部分的结构一起进行。也就是说,在画外轮廓的同时,要注意轮廓里面的各部的部位和透视关系。画任何一部分,都必须结合着其他部位进行工作,如画鼻子时,要注意着脸盘、眼睛及嘴等其他部分的位置及其透视。

要以线描准确地表现人物的透视中的立体感,除多作绘画实践外还要借助对人体结构知识的掌握。了解人体的构造,是为了便于理解、并记忆人体的大体外形变化的规律,以便在写生与默画人物时更正确地表现对象。同时,也为了在描绘中能抓住形体主要的关键,不会被偶然的、细小的、隐晦的现象所迷惑。通过分析研究,可以使你在写生中看得更清楚,在默记中,记得更正确。

古代有个“目无全牛”的故事:庖丁为梁惠王宰牛,落刀处,骨肉就纷纷分离开来。他眼晴接触到某处,刀就指向骨胳的空隙,当遇到骨肉生长复杂的地方,用刀就特别慎重。他宰了数千头牛,一把刀用了十几年,刀锋仍然象刚磨过后那样锋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由于庖丁在劳动中掌握了牛的骨内解削关系,才能使技巧熟练到游刃有余的高度。

当然,画画不是象生物学家那样去解剖人体。我们要了解的是人体结构形象的知识,尤其是了解人体的整体和每一部分骨胳肌肉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外形,及其在运动时的各种动势的外形。

譬如人的膝部,从外表看来是七高八低的,很难抓住它的关键。但是,我们若从内部来了解,它主要由两个骨胳的交接处,加上前面的膝盖骨,和外面的腱所组成。

人体的外形看起来似乎很复杂,但是如果我们从大的块面的基本形去观察研究它,就会知道它并不怎样难以掌握。

学习中我们可以先研究人的整体比例,再研究头部、四肢、躯干的结构特点,然后再深入各局部的结构中去。

图2  人物速写(一)(炭条画)

人体结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必须通过写生和记忆默写的练习,才能不断进步。一方面可买些有关人体解剖书籍来看看,但同时必须进行不断写生和创作练习。大量速写和默写练习,是掌握人物造形技巧的重要关键。夏天,衣服穿得较少,速写、默写更可以帮助了解人体结构的规律。衣服穿在身上,在贴肉的部分就显出体型。而每一关节的屈曲处常常出现衣纹的皱褶,所以画衣服一方面要交代出衣服的结构,同时还要注意衣服里面的肌体的变化关系。不过,能画赤膊倒不一定就能画好穿衣的速写,技巧上仍然各有巧妙,所以各种速写、默写都要画。当然,画速写不仅仅是为了锻炼技术,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它大量收集创作素材、启发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帮助对于形象的记忆。

这里附两幅人物速写,供参考(图2、3)。

图3   人物速写(二)(炭条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