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户外,谁没遇到过几个“猪队友”

 户外探险杂志 2020-01-10

玩户外时间长了,大多都会遇到过这两个经历:一是途中天气忽变;二是同行人不给力。

变天是客观因素,如果遇上,一句“运气不好”就过去了。可一旦碰到“猪队友”,回来总有一肚子的槽要吐。

“猪队友”——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我绝对不会和你一起走。

在茫茫人海中寻觅靠谱又合拍的户外队友,能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心态淡然处之的山友毕竟少数。

多数人还是会像祈祷天气晴朗一样许愿没有“猪队友”同行。经历过的人都懂,那感受就像痛饮一杯毒酒,不仅玩不尽兴,还可能因他们种种奇葩的行为徒增烦恼。

来看看这些户外常见的七类“猪队友”,你遇到过几种?

“迷糊鬼”

  • 典型症状:只知道目的地,其他一无所知,全部依赖大部队。

  • 口头禅:“到哪里啦?”“还有多远?”

图片来源:unsplash

摊上这种队友,你会在无形中化身为管家贴身领队。他们或以户外小白自居,或笑眯眯的给你扣一顶“靠谱”帽子,让你不好意思拒绝。

无论行前多少次强调要熟悉地图、下载轨迹,他们总有理由跳过这步,以一副甩手掌柜的姿态混迹队伍中间。领队大多不会放心他们单独走在路上,因为一旦落单,“迷糊鬼”一不知自己身在哪里、二不知该去往何处。相比他们迷路后发动大队人马寻找,不如始终有头脑清醒的队友同行靠谱。

“迷糊鬼”队友通常有着“呆萌”的特质,总是在大部队前进途中无辜地向你发出“真诚三问”:

“还要走多远才到?”

“有几个休息点啊?”

“我应该左转还是右转啊?”

虽然都是一句话就能回答的问题,但隔一段距离就被队友提问一次,多少会让人心生烦躁,影响路上心情。

“无视时间

  • 典型症状:要么临阵变卦放鸽子,要么到了定好的集合时间让大家干等。活在自己的时区,他们是自己的“王”。

  • 口头禅:“哎呀我才醒,等我一会儿哦。”“我一会儿有事儿,那个XXX活动我就不去了啊。”

图片来源:unsplash

出发第一天总有各种意外发生,比如交通、住宿等一切安排妥当,却忽然收到信息被某人告知不去了,俗称“放鸽子”。留下在风中凌乱的自己,和千万头神兽在心里呼啸而过。

还有一类是已经出发,可到集合时间一律“压轴出场”。说好7点起床、8点集合,当大家都收拾妥当还差一人,打去电话才知对方刚醒,可怜“闹钟”常为此背锅。

因为自己的原因却让全队苦等,仅“缺乏时间观念”这一条就足矣打入同行黑名单了。

“缺水党”

  • 典型症状:对自己喝水需求有错误认知,不是没带就是带少。

  • 口头禅:“XX,你那儿还有水吗?”“我好渴啊,早知道就把桌子上那瓶也拿上了。”

图片来源:theoutdoor

经验丰富的山友都深知水源在户外的重要性,但总有些对环境及喝水需求有偏差的人,在出发前放下了手里的水瓶。

刚开始一段路他们喝水潇洒,可某一次拿出水壶才注意到瓶中水已所剩不多。随后的路上咽唾沫的频率远超拿水壶,直到仰头倒进最后一滴水,伴随着一声叹息,

哎,怎么这么快水就喝完了>_<你们谁还有水能借我点啊?

虽然“不借水”被一些山友视为户外基本原则之一,但当同行队友滴水不剩、而自己水还充分的情况下多数人还是会施以援手。但借水给他人可能将自己拖入险境:比如自己的水不够喝,出现紧急情况不够自救等。就算“缺水党”豁出去发出“求水请求”,余水者多少还会考虑到其中的卫生问题,毕竟谁都不愿把自己的口水和别人共享。

“装备不全党”

  • 典型症状:忘带头灯,忘带冰爪,忘带护膝...以至于忘带睡袋,忘带行前千叮咛、万嘱咐的各种装备。怎么办?用你的咯~

  • 口头禅:“我好像没带XX,能用下你的吗?”“啊?要带XX吗?我不知道啊。”

图片来源:unsplash

和“缺水党”一样,“装备不全党”也是户外丢三落四群体中的一员,只是他们忘带的东西更多元:小到头灯、洗漱工具,大到睡袋、帐篷,除了本人,没有什么是这种队友不能忘的。

“装备不全党”多半可能健忘,不然也不会将行前再三强调的装备查缺补漏抛在脑后。如果队伍有领队,他们对于常被遗漏的小物件见怪不怪,可能带些备用件;否则当“装备不全党”必须使用自己遗漏的装备时,队友的装备就是他们的希望。

暂时性借用一两件,多数队友借就借了;就怕自己包里空空如也或是带了一堆无用品,一而再再而三来借装备,真把队友当“多啦A梦”,再好脾气的人也会暗暗抱怨“怎么摊上这么个主儿啊”,从此再不同行。

“龟兔组合”

  • 典型症状:一个时速4公里,一个时速1公里;一个能负重暴走10小时,一个走2小时就累了。这俩人一组,谁不崩溃?

  • 口头禅:“你能不能稍微快一点?”“休息会儿吧,我走不动了。”

图片来源:unsplash

和体能、速度严重不对等的人同行,对双方都很痛苦。在一群临行凑成的团队中,出现“龟兔组合”的概率更高,因为行前每个人都对队友的情况不甚了解,只有真正上路才知道是否合拍。

一个队伍同行,走着走着速度接近的队员会自然走到一起,拆分成若干间距不等的小队。最苦的是走在最后的队员和由于种种原因落在后面的快速组队员。如果大部队走远了,作为同队队友,体能、速度都不错的那个多半会等等较慢的队友,无形中作为“收队”保证安全。

可这样的组合对快的那个来说,就好比明明是辆法拉利911,却被堵在路上当夏利来开,俗称“拉爆”。想走快又不能走快,想让队友走快队友又走不快,不按自己的配速前进到达目的地只会感到身心俱疲,怀疑人生。

“拍照狂魔”

  • 典型症状:拍照优先一切,如果不是再三催促绝不从站位好的拍照地往前挪一步。

  • 口头禅:“哇这里好好看,拍一张吧!”“这个姿势的来一张!”

图片来源:unsplash

离开城市,走向山野,拍几张户外风光大片是山友标配。但碰到化身“拍照狂魔”的队友就很不幸了。拍,拍,拍,他们走到哪里都是拍。比V要拍,侧脸要拍,背影要拍,白天要拍,晚上要拍。横着拍,竖着拍,躺着拍,走在路上拍,挂在树上拍。1个小时移动100米,你说搁你气不气?

若“狂魔”只拍自己基本无视队友,终于移动了还随时念叨着停一下用手机美图发朋友圈,这类“至尊拍照狂魔”会更令人扶额汗颜,作为队友除了一遍遍催促外似乎别无他法。眼中只有当下的风景和自己而让全队干等,这样的队友回去难逃被拉黑的命运。       

“娇气病”

  • 典型症状:露营嫌弃住宿差,吃饭嫌弃不够干净,一路挑剔条件不如意,俗称“事儿X”。

  • 口头禅:“咦~这床看上去好脏,是人睡的地方吗?”“没有洗手液,就这么吃太不卫生了。”


没有席梦思大床,没有山珍海味,没有豪车接送,也没有空调风扇,去户外,有的只是美到极致的风景和挑战自我的体验。

搁家睡觉不好吗?

不好。

因为热爱,所以户外人甘愿带着身体的疲惫、接受不比城市的物质条件回归山林。

但若不幸同“娇气病”队友同行,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会成为他们吐槽的地方:走的路烂、吃的饭不卫生、睡的地方不舒服……简直是佟掌柜“额错咧,额就不该嫁到这个地方来…”的加长变体,听几次恨不得一记“芙蓉惊涛掌”或“葵花点穴手”让TA安静一会儿。

合格的队友是这样的...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虽说只是句调侃,但本质其实是彼此的不合适。有时你认为的“猪队友”眼中,你才是那个所谓的“奇葩”。。

如果能在出发前出去拉练一两次,相互磨合,看看队友间脾性、体能、速度各方面是否差不多,遇到“猪队友”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毕竟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队友合不合拍也只有同行过才能了解。

图片来源:d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