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当地时间2017年7月7日下午,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可可西里 来自:geogsci 户外探险标注 昨天晚上,在即将关电脑的那一刻,看到了可可西里申遗成功的消息,顿时眼里放光,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可喜可贺,这个周末应该庆祝下。然而一想,这个好消息我必须得和大家分享。 走进可可西里 来自:chinatouradvisors 世界遗产是被认定为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东西。很显然,这一刻,可可西里的“自然景观”价值被世界认可了! 下雪后的可可西里,一片白雪茫茫 来自:vtibet 据了解,参加《世界遗产名录》评选的项目,必须符合以下四项标准的一项或者几项:
很显然,可可西里满足以上所有四项条件,不过为了稳妥,提交的时候选的是:拥有顶级自然现象的地区和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栖息地这两项。最终成功入选! 可可西里申请世界遗产地区的生态分布 来自:中国新闻网 可可西里保护区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可可西里野生动物很多,最有名的当属藏羚羊,最多时曾有20万只高原精灵生活在可可西里,但也因为皮毛珍贵,一度受到猎杀,不过随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藏羚羊群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和增加。除藏羚羊外,可可西里还有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等动物。 可可西里 摄影:孙晋强 可可西里藏羚羊 来自:colour-cn 除经常可以看到的藏羚羊和藏野驴外,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深入地区,有时候也可以看到藏北棕熊和野牦牛。 可可西里的藏北棕熊 来自:凯撒 可可西里的野牦牛 来自:凯撒 可可西里分布着从高寒草甸到高寒荒漠再到高寒冰川的地貌,主要植被为高寒草原和草甸。现有高等植物约210种,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极少,仅存在个别种类,如匍匐水柏枝、垫状山岭麻黄。由于严酷的气候条件,土壤沙质、贫瘠,寒冻风化剥蚀较强和植物群落本身种类组成贫乏,群落结构简单,生长季短,生产力低下,植被易受破坏却不易恢复。 可可西里龙胆花 来自:爱生物文学运动的大雄 可可西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冻土区,保存着青藏高原最完整的高原地貌,有着密集的湖群,1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达到7000多个,为众多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哺乳动物提供了完整的栖息地,是藏羚羊重要的产羔地和迁徙通道。这些特有的生灵和高山、冰川、原野和湖泊一起构成了青藏高原地区独一无二的美景。 可可西里的湖泊 来自:图虫@淘气王 世界遗产委员会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高度评价“青海可可西里”的遗产价值:
可可西里风光大片,时长:56秒 视频来源:New China TV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意味着要遵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一些要求,比如不在遗产地范围内为根除小型哺乳动物鼠兔采用毒杀行动;不强制安置或迁移遗产地缓冲区的传统牧民等,可以说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也给可可西里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同时随着申遗的成功,也是进一步对可可西里保护的过程,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可可西里的保护中来。 静谧和谐的可可西里 摄影:朱皓宇 再次恭喜可可西里入选!那么,可可西里在哪呢?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玉树州藏族自治州境内,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气候干寒,自然环境恶劣。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是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其他无人区还有罗布泊、羌塘(藏北草原)、阿尔金山)。 可可西里在中国的相对位置,红色为可可西里入选区,绿色是青海 提起可可西里,自然想到了陆川导演的那部《可可西里》,想起索南达杰,巧的是,4月1日我刚好写过可可西里的文章,有索南达杰的故事,有被索南达杰影响而投身保护藏羚羊事业的人,也有去可可西里的志愿者故事,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发生在可可西里的故事,请从下面的链接开始: 戳链接了解更多 ☟☟☟ 可可西里日落 来自:图虫@Cameradoggy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