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地救援丨民间救援力量是如何发展的?

 户外探险杂志 2020-01-10

如果不是因为身临其境,我们永远以为灾难在遥不可及的地方。

6月18日,北京门头沟因大雨引发泥石流导致5人遇难,1人失联;6月24日,四川阿坝州茂县山体垮塌滑坡,10人遇难、多人失联;6月底,湖南、江西、广西等地遭遇洪灾,损失惨重。

南方多处水灾 损失惨重  来自:新华社

在户外,我们很少遇到大规模的伤亡事件,五一假期的鳌太线中多人被困,最终3人遇难。关于那场事故,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背后的民间救援力量

为秦巴山区带来曙光

五一鳌太遭遇暴风雪,被困人数达30人以上,曙光救援队先后组织三支队伍上山进行救援,最终找到所有被困人员(3人遇难)。也正是这次事故,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这支出现在前线的救援力量——曙光救援队

曙光救援队上山搜寻被困人员  来自:曙光救援队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内出现了很多救援组织,陕西曙光救援队就是其中之一,自2009年成立以来,创始人陈昫同(网名“鲨鱼”)一直担任着队长职务,一直到2016年年底才退出队长职务,转为救援队技术委员会主任,负责救援队的技术培训和传承。

陈昫同冬季鳌山拉练 来自:曙光救援队

曙光救援队主要服务于陕西地区,也会和陕西之外的曙光救援队开展联合救援。目前陕西曙光救援队有32个志愿服务队,除了6个专职人员外,剩下的都是志愿者,队员达700多人,除此之外还有2000多人的会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陈昫同说主要是因为队员都是志愿者,为了在紧急情况时保障救援力量,就需要有一定的人数,今年春季招新仪式就招了200多人,只要能够保障1/3的人能够出勤,那么就基本可以满足救灾需求了。

急救队部分队员合影  来自:曙光救援队

如此庞大的会员体系是曙光救援队人员储备的保障,他们经过4个月的培训,通过考核后会成为正式队员,成为正式队员需要签订志愿服务协议书,规定每年志愿服务时间不低于40小时。每一个加入的队员都会有100分的原始积分,根据活动中不同的表现而增减分,如果年底分数低于100分成为负分,那么就会被劝退,救援队有专门的执行手册,尽量向着标准化流程迈进。

曙光救援队在湖南水灾现场  来自:曙光救援队

由于都是自愿者组成的队伍,装备、开展培训、日常运营所带来的资金压力也时常困扰着曙光,但这些年来,他们已经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运营体系。队里的费用以队员自筹为主,也会通过购买服务,为政府、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来获得资金。

2013年,曙光成立了应急救援协会,有了自己的会员体系,会员需要缴纳100元/年的会费。陈昫同说这些会费60%会被用来培训,10%会纳入组建的“互助基金会”,剩下的会归到日常运营里面。成为会员,可以免费参加曙光救援队组织的内部培训,而且不限次数,所以大家都很踊跃。

曙光救援队培训医疗包扎技能  来自:曙光救援队

2013年曙光救援队和太白山森林公园共同组建了“太白山曙光救援队”,因为距离鳌太线路近,五一期间鳌太出事后,他们第一时间响应。陈昫同说到,往往灾害现场的人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因此他们的培训不光是为储备人才服务,更多的是让参加培训的人能够具有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身边人的能力。

今年五一曙光救援队在鳌太参与救援  来自:曙光救援队

除此之外,陕西曙光救援队每年都会开展一次搜救历年失踪者的行动,这些失踪者大多都是往年没有找到的失踪者,也有一些是没有备档的,难度会大一些,走的也大多是不成熟的线路。因为之前的搜救周期一般是10天,10天找不到就进入30天的搜寻期,再找不到就会结束本轮搜索,所以也留下了一些没有找到的失踪者,这一行动为那些往年没有找到的失踪者提供了被发现的可能性,也是队伍技术的一次历练。

曙光救援队在丛林搜寻历年失踪者  来自:曙光救援队

陈昫同反应,在鳌太出现事故的大多都是单人行动,强烈建议外出进行探险的户外爱好者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结伴出行!

结伴遵循“四人同行”原则,万一有人受伤,寻求救援的人还有人陪 来自:来自:曙光救援队

从技术流到综合救援组织

2010年7月13日,上海一名青年老师在苍山登山下山途中小腿骨折,最终失联。当地组织人员进行搜救,动员了超过3000人次的救援力量,搜救了11天未果。深圳山地救援队应邀前往大理协助搜索,历时2天,最终找到了遇难者的遗体,一战成名。

深圳山地救援队进行搜索区域珊格化管理  来自:SRVF

这是深圳山地救援队首次完整参与的跨区域搜索行动,这次救援也成为国内山地救援搜索的经典案例,直到目前依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因此,深圳山地救援队获得了2010年度金犀牛最佳团队奖

深圳山地救援队代表队长王勇(右二)领取最佳团队奖  来自:SRVF

颁奖词:

2010年7月,深圳山地救援队响应云南大理苍山上海青年失踪事件,前期提供技术分析及搜索方案,并奔赴大理配合当地政府进行搜救,凭借专业的搜索技能在两天内找到遇难者,在政府和舆论层面进一步突显了山地救援专业队伍的价值。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国内公益救援组织蓬勃发展,由深圳登协发起倡议,聚集了一批深圳户外爱好者共同成立了深圳山地救援队,经过几年发展后,2013年独立注册后成为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简称深圳公益救援队(SRVF)

2009年深圳山地救援队正式成立开班仪式  来自:SRVF

作为全国最早一批注册成立的民间公益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队在山地救援和搜索技术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成为国内公益救援队伍中“技术流”的代表

2014年白云嶂救援  来自:SRVF

深圳山地救援队创建之初就把队伍的规范化作为首要任务,成立了技术部做救援技术课程的引进与开发,建立内部救援技术标准。2010年又将信息搜集和指挥调度系统独立整合为“信息指挥中心”,专注于救援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现任深圳公益救援队信息指挥中心部长彭新远便是最早的一批队员之一。

2012年,深圳山地救援队独立自主开发的初级山地救援课程得到了中国登山协会的认可,通过了课程评审,并作为中国登山协会的山地救援课程在全国推广,是全国救援技术标准化的开端

根据自身情况以及中国国际救援队专家的建议,深圳山地救援队向着国际轻型救援队的方向发展。2013年,救援队单独注册成立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简称深圳公益救援队),朝着综合性、救灾型的救援队方向去发展。除了山地救援队外,还有城市搜救队、高空救援队、水上搜救队、医疗辅助队、应急通讯救援队等多个专业救援队伍。

2014年4月13日, 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成立大会  来自:SRVF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到过深圳的人一定对这句随处可见的标语印象深刻。作为年轻的移民城市,深圳的志愿者体系完善,户外运动氛围浓厚。有“磨房”等大型户外平台,加之山地资源丰富,户外运动在深圳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2016年深圳磨房百公里徒步活动人数超过10万人,在国内独树一帜。

户外运动发展迅速,也出现过一些户外安全事故,当初深圳山地救援队的成立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户外爱好者对户外安全的反思。

无人机小分队  来自:SRVF

深圳市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为救援队提供了庞大的后勤人才储备,然而在深圳公益救援队,一个报名入队的市民要完成社会志愿者到救援队志愿者再到正式队员这样的转变,需要至少1年多的时间。

彭新远表示,要完成16小时的社会服务+16小时的对内培训+120急救培训,顺利通过体能考核后才能进入救援队志愿者。救援队志愿者要成为队员,还需要八九个月的培训和考核达标,除了周末的实操培训外,周内晚上还有理论课,可以说,在国内公益救援队伍入队选拔方面,深圳公益救援队的标准是非常严格的。

2016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合影  来自:SRVF

2015年深圳光明新区出现滑坡,作为本地的救援机构,深圳公益救援队出动了400多人次,进行了长达22天,24小时不间断的救援行动。

深圳光明滑坡现场救援  来自: SRVF

在谈到深圳公益救援队的发展经验时,彭新远给出了以下总结:

“不是来做好事,而是来把事情做好”:这是救援队的口号,也是队伍的行为准则,摒弃道德优越感。

务实,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救援队刚开始成立的时候就主要做山地救援,发展起来后向着救灾型救援队的方向发展,立足于国际轻型救援队;进一步调整为综合性的救援机构,建设成为具备一定能力的国际中型救援队,向发达国家靠拢。

深圳公益救援队和国外技术团队交流:GRIMPDAY欧洲绳索大赛  来自:SRVF

从基础做起,全面发展:因为都是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所以大家的兴趣导向比较浓,学习主动性高,在国内最先引入国际野外医疗的课程引进国际工业救援的绳索技术,参加国家坍塌废墟表面搜索救援等救援技术课程培训。

区位优势:距离香港、台湾等地比较近,比国内多数救援队有更多机会与民安队、圣约翰救伤队、郊野义务搜索队、台湾山岳救援组织以及其他国际救援机构交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一定程度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深圳公益救援队每年不定期和香港民安队交流  来自:SRVF

核心团队稳定:每个部门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

政府和市民以及各公益机构的支持。

深圳公益救援队与南澳街道办联合演习  来自:SRVF

彭新远表示,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同时也是灾害大国公众普遍缺乏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深圳公益救援队目前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做一些安全推广、减防灾知识的普及和推广,还有户外安全培训,公共安全教育、青少年安全教育,包括参与深圳第一响应人培训项目等,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整个社会减防灾能力建设的水平,响应国家在减防灾体系建设方面的需求。

公益安全宣导,安全意识的建立要从娃娃做起  来自:SRVF

搭建山地救援技术交流的桥梁


作为官方组织,中国登山协会自2013年举办初级山地救援培训后,至今已经举办了38期,同时通过举办全国山地救援研讨会交流演练公益培训等活动,促进山地救援理念和技术的推广普及,推进山地救援的发展。初级山地救援培训是针对社会大众的课程,只要符合报名要求,都可以参加,目前参与培训人群主要以山地救援队骨干、户外俱乐部领队、户外从业者、以及广大山地救援志愿者为主。

中登协2013年山地救援培训合影  来自:中国登山协会

2008年汶川地震后,各地民间救援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民间救援机构已有上千家,业务范围涉及山地救援的民间救援机构也越来越多,浙江的救援涉及区域非常广,基本每个市、县都有救援队,甚至有的县都有好几支救援队。

开展山地救援培训 来自:中登协

据中登协山地救援负责人袁复栋介绍,目前国内的山地救援队在理论和技术层面的差异比较大,水平参差不齐,南北方救援队所擅长的山地环境也不同,因此建立山地救援活动平台,促进全国各地救援队之间交流经验、交流技术,加强协同作战的能力是活动的重点,也为建立区域化救援打下坚实的基础。

山地救援培训  来自:中国登山协会

谈到目前国内的救援体系,袁复栋说到,中国登山协会以“服务、引导、规范”为宗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各地救援组织为骨干,社会参与”的指导方针,推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山地救援委员会,建立完善的山地救援组织体系。

举办山地救援技术交流赛  来自:中国登山协会

顺势而为,在救援中成长

2012年,从四姑娘到卧龙的龙眼穿越线上,有14人失踪,因为之前报备的是6天,结果过了十天还没出来,于是家属报案,当地展开搜救,所幸的是,最后全部生还。

龙眼穿越途中  来自:小艾

四川高山资源丰富,有很多可攀登的高山。参加户外运动的人多了,发生山地事故也多。近年来,四川省山地救援队在多次的山地救援中也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思路。

2006年,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以下简称川登协)成立了山地救援工作委员会,四川省山地救援总队就是其分支机构,总队下面有12个支队和一支搜救犬分队,2013年还和理工学院联合成立了无人机应急搜救支队。川登协副秘书长、救援总队的队长高敏介绍,救援队的主要组成队员均为户外爱好者,以户外俱乐部的领队和民间志愿者为主。      

四川省山地救援总队成员大多是经过培训的高山向导和协作  来自:川登协

四川省地形丰富,因此各个支队的侧重点和擅长的领域也不同,比如四姑娘山支队就更擅长高海拔救援,而乐山支队则擅长丛林救援,泸州、南充等地擅长水上救援。高敏讲,救援总队并不会干预地方支队的建队和日常活动,重大山难会联合救援。总队主要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在地方开展山地救援培训,总队有经费和装备的时候,也会按需求给地方支队补贴一些费用和装备

救援支队在训练  来自:川登协

其实在川登协的协作、向导等培训课程里面都会加入山地救援的内容。无论是俱乐部领队还是当地的村民,很多都是参与登山的工作人员,因此参与山地救援培训的积极性也高,由这么一支经验丰富、专业人员组成的救援队,在救援效率上还是很高的。

山地培训,也会有当地村民参加  来自:川登协

谈到在四川发生的事故,高敏说有90%都是单独行动,而且出发前也不报备,失踪好久家人才发现,出事几率很高。还有在一些景区也会发生事故,比如黑竹沟,基本都是由于游客没有按照景区规划的线路前进,无视标识牌而自行开路导致的。相反,如果报备或者请向导,则发生事故的概率会小很多。

因为进行培训的地方就是高山环境,所以救援队擅长高山救援  来自:川登协

针对四川部分山区村民收费标准不统一漫天要价的情况,高敏介绍说有些地方确实存在,但是随着市场参与度的增强,这一情况会逐渐得到改善。作为“成都第一峰”大雪塘(海拔5364米)之前有很多人都去攀登。但是因为当地老乡坐地起价,导致口碑很差,所以近年来去的人已经很少了。

随着网络的发达,现在很多山区的人都会意识到漫天要价损害的是他们自己的利益,相信在市场的规范引导下,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少。

四川有着丰富的可攀登雪山资源  来自:川登协

谈到接下来的计划,高敏说将进一步扩大救援力量,争取各地市州都有自己的救援队,总队也会在能力范围内对支队的装备和资金进行支持,将来将会和一些俱乐部以及地方景区加强合作,增强救援统筹协调性。

后记

当然,民间的救援机构远不止以上几家,还有很多很多,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蓝天救援队。自2007年成立以来,蓝天救援队屡次出现在各种大型灾害现场。因为蓝天救援队总部与全国各地蓝天队伍的关系是“品牌授权关系”,而非直属管理关系,目前蓝天救援队在全国已经有369支队伍,队员达3万多人。

蓝天救援,救在身边!  来自:蓝天救援队

各地蓝天救援队独立发展,独立注册,负责队务建设和财务管理。因此也存在各地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每年几千次的免费救援活动,几千次的社会普及培训,几千次的保障,十年来对中国民间救援体系的完善和推动,对社会正能量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蓝天救援队参与四川茂县泥石流救援  来自:蓝天救援队

蓝天救援队在江西水灾现场施救  来自:蓝天救援队

作为政府救援力量的补充,民间救援机构成员主要还是以志愿者为主,大家以兴趣为导向,很多都是户外爱好者,通过参加一定量的培训而掌握野外医疗和搜救的技能,提供免费搜救。在险情发生时应组织需求,自愿报名,交通费自理。救援队经费多是以自筹为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基金会的支持而获得运营成本。

当然,民间救援力量也有遇到阻碍的时候,据某地救援者反应,他们救人本是出于一片好心,而且是义务的,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但是很多被救者却当成理所当然,连一句道谢都没有,甚至在医院碰到救助者还会故意躲开。这无疑对一些救援者造成了伤害,2010年“复旦黄山门”中,被救者对救援民警牺牲冷漠无情、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舆论讨论。不过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

以2008年为界,民间救援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2008年以前,很少见到正式的机构和正规化的民间救援队伍,2008年以后,众多民间救援机构纷纷成立。在灾难中发源,在灾害中成长,在一次次的培训和救灾中,民间救援队越走越远,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蓝天救援队已进入联合国体系

虽然距离大家一直关心的直升机救援还有很长的道路,但是我们看到已经有机构开始有无人机搜救小队和航空救援力量了,假以时日,随着中国航空管制的开放以及直升机救援体系的成熟,那一天似乎也并不是遥不可及。

愿你享受山野,愿你平安归来!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如何科学地结组?你需要一套更安全和高效的判断标准

绝命海拔丨这场珠峰最惨烈的山难,也许不该只有一个结局?

隐秘的山地车乐园,复活了塔斯马尼亚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