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菜 | 你的双板进阶之路需要这顿大餐

 户外探险杂志 2020-01-10


供图/球叔  部分来源于网络

Q:初期接触时,关于装备的部分建议:

A:初级阶段,爱好者不需要准备太多,防水手套、头盔和雪镜(不要用其他墨镜代替)、建议带护脸和可以替换的袜子。穿衣规则依旧以“户外三层穿衣”为原则,滑雪的外套和冲锋衣类似,但主要是防雪为主,且一般都有雪裙,初期滑雪阶段可以用冲锋衣充当滑雪外套。


Q:初期接触时,关于安全的部分建议:

A:滑雪是速度与技巧并存的运动,目前有一套通用的安全准则,为他人着想,必须以这样的方式滑雪,即不要把滑雪道上的任何一个滑雪者置于危险或是受伤的境地。控制速度和动作,必须使速度和动作与自身的能力相称,同时也要使其与当时的天气条件、地形状况和雪质相适应。

附滑雪者的基本准则(各版本大同小异,但基本相通):

选择线路:如果正从后面接近其他滑雪者,必须另外选择一条滑行线路,以免危及前面滑雪者的安全。

超越他人:在山上侧或是山下侧,也可能在左侧或是右侧超过另外一个滑雪者时,必须为他的滑行留下足够的空间,前面的滑雪者通常拥有使用滑雪道的优先权。

进入滑雪道和斜向滑行:如果想进入一条滑雪道或是外向穿过一个坡道,必须预先确认山上方和山下方均没有滑雪者。

停止:除非紧急情况,应当尽量避免在滑雪道的中间,在较窄的地段以及不能被看见的地方停下来,如果摔倒,要尽可能快地离开滑雪道。

爬坡:如果正在向一个坡道的上方爬行,一定要在滑雪道的边缘行走,若是能见度差的话,甚至应当避免这样做,对干徒步下山者要求也是同样的。

滑雪道标示物:必须遵守所有的标志,标示物的指示,以及滑雪巡逻队员的指导。

事故中的行为:在发生事故时,应停下来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同时要确保营救队已被通知到,以及事故发生的确切地点也己被告知。

证实:在事故中,不管是事故的当事人还是目击者,都必须如实告知自己的身份。

Q:中期接触后,爱好者要注意哪方面的认识?

A:备注:本文简单把熟练掌握双板平行滑行称之为中期爱好者。

首先作为中级爱好者,的确需要更多的耐心,不像零起点的体验者那么容易享受到乐趣(比如速度感),所以很久之前有种说法,中期的爱好者需要熬公里数,目前国内的整体教学水平(包括发烧友之间的交流),都比十年前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在此列一些建议,不分先后,另外针对不同的人,可能也不同效果,大家看看,可以各取所需:

1、在高一级的雪道上练习胆量,在熟悉的雪道上练习细节

大部分时间需要在自己熟悉的雪道上,如初级往中级走,在初级道练习并熟悉动作,然后去中级道试验2—3次,再回到初级道磨炼细节;中级雪道的速度较快,我们的精力的很大一部分被速度的控制而占据,如果不是非常熟悉细节动作,是很难完成滑雪肌肉的记忆,所以从高级回到初级,速度减慢的变化下,学习者会有更多的大脑空间思考动作的细节。

2、关于动作,把动作拆分开(在各级都可以应用)练习,不用追求连续的转弯

3、关于装备,你的装备已经影响你的水平的提升:价格并不决定装备的使用度,贵的装备适用于竞技或者特殊领域,大多数爱好者是无法涉猎这些领域的,所以强烈建议购买适合自己的雪鞋,雪板可以提升1-2个level,以便给未来3-4年留一个空间,在雪板领域,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贵的通常不是适合你的。

4、关于教学,教练没有教的动作,不要做,通常你能想出来的可能性,这个领域都有人想过了,所以。。。尽量跟随系统专业的教学,视频也好,教练也好,都可以的,是可以事半功倍的,滑雪教学的领域很难有原创。

附:按照国际滑雪协会的规定,雪道可分为:

1)学生坡(Baby Hill/Bunny Hill) -顾名思义,坡度很平坦.一般设在山底下.

2)绿道(Green Run)-为刚从学生坡上毕业的滑雪者设计的.一般设在小山坡上,平均坡度不大于20度.

3)蓝道(Blue Run) -为中级滑雪者设计,一般有两到三个坡度在30到40度的山坡,但长度很短,以便滑雪者做些调整. 

4)单黑道(Black Diamond, single) -为高级滑雪者设计,一般有两三个连续的大坡在40度左右,也有一个甚至45度的短坡.

5)双黑道(Double Diamond)-高级滑雪道,处了单黑的内容外,还有50度的大坡,还有"雪包"区.树林区等.

6)三黑道(Triple Diamond)-为专业滑雪者设计,难度极大.有断道(你必须跳跃...), 60度以上坡.


 

Q:遇到进阶瓶颈期,应该如何平稳度过?

A:各人的情况可能会有不同,比如单板通常在换刃阶段,双板通常是平行向回转的提升,我刚才提到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瓶颈期的度过,总结就是:

1、更多的练习,详细的建议见上文

2、拆分的练习,磨炼每个细节

3、视频记录后的点评

其实瓶颈,很多时候就一个窗户纸点破的过程。

Q:双板滑雪最后的方向有哪几条路?

A:我个人理解双板的分岔口,是达到平行滑行,之后传统的方向有:大回转和小回转,这两个方向和单双板的分岔类似,从技术到服装,大回转,通常速度快,路线占据的雪道更宽,雪板一般长一些,硬一些,还有一个词,就是过旗门,其实小回转也是旗门赛,但在国内,小回能过旗门的人,业余的非常少,在中国小回转通常的方向,是往猫跳、野雪、树林这些更难的领域,以上都是雪场或者雪场周边的方向,还有些方向可以关注:登山滑雪(ski touring),直升机滑雪(heliski),Telemark(就是脚后跟可以抬起来的滑行方法)等等,

年轻的滑雪者,无论单双板,很多人都喜欢玩park,也就是雪地公园,这也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方向,大家看到的大部分滑雪电影都是由bigmountain、park这些部分组成的,park里面又可以分为比如slopestyle、u槽、街头等等。

Q:如何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技术来选择方向?

A:通常,年轻人会开始在单板和freeski领域,然后往公园方向靠近,年纪大一些的,通常会往滑行方向走,比如双板大回转、单板Carving刻滑,野雪是大家都会追求的方向,尤其新鲜的野雪,如果有足够的预算,heliski直升机滑雪,一定要去试试,完全新鲜的野雪,没有人到过的地方一定会让你尖叫。

Q:自带雪具很麻烦,一直在租雪具,现在水平可以跳包了,想体验花式,继续租雪板玩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跳台建议最好有相对专业的朋友一起玩,毕竟还有一定风险的,如果想继续提升,一块合适的公园板(twintips)还是必要的,目前有这样雪板出租的,我记得北京有南山、军都山,崇礼县城也有一些店铺有此类出租,但数量不多;另外有一个非常严肃的建议:不要用出租的滑行板去跳包!滑行板的安装位置都比较靠后,当你出台沿之后,身体重心容易落后,而且那个短板尾落地也不好,我个人有小小原则:没有合适的板子是不上跳台的,首次上跳台也都是进行直跳,试试速度和落地坡

Q:对于双板初学者,以练习滑行为目的,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雪板?全地域?大回转还是小回转板子?

 A:全地域原来是流行的,最近两年貌似不是那么pop了,如果还是在练习滑行,我个人建议是选择某个品牌的中等定位的雪板,通常这个阶段还不用区分大回还是小回,中档滑行板就好,也暂时不要考虑全地域(滑行全地域相对宽一些),对于初学者,不建议直接尝试专门的大回和小回,风险较大。

Q:我转弯的时候山上脚总是会用劲,尤其是右转弯的时候,怎么改?

A:感觉可能的原因(因为看不到图像):

1、身体的姿势是否正确,是否做到了反弓形,如果重心落在了山上板,的确一旦用力,就容易摔倒。

2、右脚力量是否过大,所以右转本来应该左脚作为山下脚发力,但右脚不自然地提供了“支持”。建议的方法是,拆开连续转弯,单个弯练习,就做右转弯,强迫右脚不要参与,甚至右脚可以微微抬离雪道。

3.犁式的遗留问题,半犁式可能不是很熟练,可以在转弯的时候,尝试把山上脚微微抬离雪面,单独依靠山下脚控制。



Q:拍出好看的滑雪照片和视频的小技巧&窍门

A:关于拍照,我不是很擅长,所以能给的建议基本就是:曝光要补偿,加几档曝光,逆光可以出好的效果,记得雪道带长焦,连拍是有用的,尤其高速连拍,iphone现在在雪场是崩溃的。。。gopro电池是不行的,建议用索大!尤其推荐索大RX100。

Q:对于摔跤,初学者有什么技术性摔法吗?不被摔伤

A:关于摔跤,基础的方法是,用侧面的胯部(左右无所谓,习惯哪边都行),倒向地面,这样摩擦力较大,可以快速停下,尽量避免:1.后座,屁股坐下去,只会加速,是停不下来的,2.前扑,前扑一般可能性不大(双板),双板千万要注意不要强扭膝盖。

Q:板距比较宽,通过什么方法把板距练小?

A:如果你在滑行过程中,板间距和肩齐宽是挺好的,比较稳定,但通常我们遇到的问题是,板子分开了,膝盖没有,也就是夹膝或者叫K腿,这其实也是大多数进阶爱好者的问题,尤其是女生特别容易出现“K腿”现象,先把膝盖分开(不要强调并膝盖),充分体会到山下板和山上板力量的分配,通畅山下板用力多,但山上板的外刃不能为零受力,需要提供一些能量,先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果你能够保持膝盖的距离与雪板的距离一致,保持平行四边形,自然而然就实现并行。

Q:感觉滑雪比较费体力,推荐一些增加肌群的运动or练习

 A:滑雪对体力要求不大,但很多技术需要较劲,尤其对于初级学者,主要多做腿部的练习,滑雪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大腿以下,膝盖到脚踝,肌群主要是指膝盖周围肌群和小腿周围肌群,尤其对于双板,膝盖容易受伤,尤其需要特殊照顾。可以经常练习背靠墙,空坐式等,(小编推荐以下小视频)

Q:如何使滑雪与登山滑雪做到衔接?

A:简单说:登山者,需要2-3个雪季充分的练习滑雪技术,能够流畅的从中级猫跳道和万龙树林滑下,滑雪者,主要是登山技术的学习,登山滑雪选择的山峰都不会有太高的攀登难度,所以,这块的学习相对简单一些,对于登山者,一开始可以从一些相对坡度缓的山峰开始,比如岗什卡的下半段,七一冰川(雪况较好的时候),半脊的C2附近(C2到C1有一段比较陡),对了,还有慕士塔格,除了高度有点压力,慕士塔格的坡度是非常适合登山滑雪的。


Q:高山滑雪,如何判断区域雪况和可滑性?

A:表层的雪况,基本上观察最近的天气变化基本就可以知道(降雪情况,风力),关键我想应该是雪崩的可能性,这个在国外一直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分类:如何预判雪崩的可能,包括:坡度、降雪情况、温度的变化,具体的实施可以通过切割雪层的方法来分析,这点,康华老师在国内是研究的比较深入的,也做过很多次的分享,

关于可滑性,还需要考虑到滑雪者本身的水平,我12年去玉珠峰,上半段雪况很好,但下半段都是硬雪(接近亮冰,但上面浮有一层薄薄的雪),下半段坡度是没问题的,很缓,但我也只是在攀登路线的周围滑行,使用犁式和横滑降较多,当时只有我一个人,所以安全是第一,我一直有个小原则:只在攀登路线的两侧滑行,一般不会去新的路线。


再送一张球叔炫技照



感谢多乐美地为分享会伙伴提供的雪票


多乐美地山地运动度假区坐落于冬奥小镇崇礼,以“高冷”的滑雪运动和山地运动广为人知,目前雪道面积超过30万㎡,拥有总长度超过8公里的初、中、高级雪道、猫跳道和波浪道等,并建设有前卫的雪地公园、森林追逐道和儿童乐园等多种娱雪区,是国家级滑雪训练基地之一。2016-17雪季,多乐美地携手闻名全球的单板训练营High Cascade,打造“多乐美地HCSC雪地公园”,把北美风格的玩儿法带到中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