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不让我想她

 追梦者5401 2020-01-10

2010/04/28 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李 林

  母亲一生育有四儿四女,其中二姐三姐死于战争时期无法医治的疾病。两个姐姐死后,母亲精神恍惚,头发都白了。是父亲的一句话给了母亲活下去的勇气:“有大人还愁没有孩子。”随后连生了四姐(现在的二姐)和我们兄弟四人。多年过去了,母亲常常不无感慨地对我说:“你那两个姐姐在,还真有可能没有你。”

母亲对我可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甚没原则。小时候,一次在家门口,我对一位高我两头的人出言不逊,遭到对方暴揍。母亲闻之,抄起家什追赶对方。问清事情原委后,母亲并无责怪地说:“以后打架,找一个跟你身高差不多的人。”
  “文革”期间,家里生活极度困难,顿顿吃的都是玉米面窝头就清汤白菜加咸菜条,还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见我面黄肌瘦,母亲摘下耳环去银行换了34元钱,领我到饭店吃了一个星期大米饭炒菜。每次,我大口地吃,瘦小多病的母亲在一边看着……
  “文革”父亲关押期间,每周三下午,母亲都会给三哥一角钱,让三哥带我到小人书店看一下午小人书,还不许早回来。那段时期,我每天都像盼过节似的盼着星期三早点来。很多年以后,酒后的三哥无意中告诉了我事情的真相:每周三下午,家属院政治学习,将关押的父亲拉回批斗,更可恶的是要母亲陪斗,一帮妇女审问抽打父亲的同时,还逼迫母亲揭发检举父亲的罪行。母亲怕我们年少心理受到打击,才用了此策。
  知道事情真相的我捶胸顿足,在为自己年少无知感到羞愧的同时,也感到母亲用心良苦的伟大。面对失声痛哭的我,母亲也只是平静地说:“怕你们受不了,我没有说一句你爸的坏话,我让你爸挺住。”
  大学毕业刚分到北京工作的头半年,特别想家,尤其是想母亲。我便和父亲在信里商议准备调回老家,父亲同意并联系相关单位。母亲知晓后,对父亲大发雷霆,说父亲没有正形,要坑我一生。母亲殚精竭虑地用铅笔歪歪扭扭给我写了一封信,鼓励我:男子汉要志在四方,何必非要围着妈妈转?早成家立业,把妈妈接到北京,妈妈该有多骄傲、多高兴,你那才是对我的孝心,是大孝。
  接到母亲的信后,惭愧之余,我心定了,工作踏实了,得到领导的高度信任和单位的重视。两年后,我考取了硕士研究生。领导知道后找我商量:如果不去上学,立即提拔我担任当时所在编辑部的总编。母亲知道后说:“当领导机会以后有的是,但考上研究生的机会恐怕没有了。我建议你上学。”
  硕士毕业后,我调整了工作,很快就在新岗位崭露头角,被提拔担任了单位总工程师,又通过公开招聘当上了局长。留京、上学是我人生事业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母亲帮我把好了舵,修正了前进的航向。
  母亲共计来京三次,最后一次在京很快乐、很幸福地住了将近一年。借此机会,我和母亲有了多次的长谈:母亲谈了她四平战役中肩背着大姐、一手挎包、一手牵着奶奶的手逃难时的悲惨景象,谈了年轻时同婆家斗智斗勇的场面,谈了亲人一个个在她面前死去时的悲痛,谈了父亲被关押时生活的艰辛,也谈到她一生引以为自豪的我们姐弟,更谈到了我。
  母亲疼我爱我,从未生过我的气,更未打骂过我,但也从未当面夸过我。这次母亲把多年积攒下来夸我的话告诉了我:“你最像你爸,孝敬起来不管不顾的,妈没白疼你,你让妈多活了好几年,你是妈的骄傲!”
  去年十一,携妻儿回老家给母亲过90大寿,其间和母亲谈到了死。母亲淡然地说:“活一天算一天 ,活到今天,妈已经知足啦。我死了,你不要想我更不许哭,活着对我好比啥都强。”闻听此言,我说:“那好,咱们就一言为定,拉钩。”母亲说:“拉钩就拉钩。”我和母亲的右手小手指勾在一起:“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今年春节,91岁高龄的母亲辞世,从火化再到安葬,我竭力遵守着约定,强忍着没掉一滴眼泪。安葬好母亲,送走亲朋好友,兄弟姐妹们围坐一桌商谈今后的日子。大姐打开一纸包拿出一个戒指说:“妈住院清醒时,让我把戒指给你,说戴在她手上没什么用。”
  这哪是一枚戒指,这分明是母亲留给我的一个念想。看着戒指,“约定”再也无法封住情感的闸门,泪水禁不住地往下流……我想,这一辈子,我都难以兑现与母亲的“不许想不许哭”的约定,因为我将永远永远想念我的母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