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赶深圳,激发企业活力

 庸庸学馆 2020-01-10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我们“学深圳、赶深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很大程度落脚在企业的学赶上,体现在企业发展水平的赶超上。

其实,在“学深圳、赶深圳”的过程中,如何激发企业创造的活力,成就企业家的创意,始终是青岛运筹、推进的重中之重。“学深圳、赶深圳”首先要“学深圳人、赶深圳人”,而要做到则要先“学深圳的企业家、赶深圳的企业家”,这是这座城市的决策层反复强调的。而“学深圳、赶深圳” 7个多月以来的一系列创造性的安排,也无不围绕这一“靶子”展开。在3月底的深圳推介会上,对标深圳的政务环境,青岛承诺“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此后,青岛派出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全部进驻的是深圳的企业。这些承诺和举措就是为了从制度环境入手,创造比肩深圳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营造“舒服”的环境。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青深企业界的交流空前热络。深圳企业家频繁北上青岛,而越来越多的青岛企业家也开始南下“取经”。而上周,青深企业家联谊会在深圳的成立,则为青岛企业全面深入、机制化地学赶深圳,搭建起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不只是外部环境的塑造,更是内在活力的激发。从两地企业家近距离、深层次的互动中激发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催生出企业学赶的内生动力。

动力往往是在比较中被激发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在联谊会这个平台上的深入交流,“我们的产业思维和发展速度与深圳企业有云泥之别!”这是不少青岛企业家与深圳企业家进行创意对接后的真实感受。一份刚刚发布的《深圳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深圳上市公司数量从367家增加到392家,增加了25家。如果将深圳上市公司整体视为一个“经济体”,那么2018年“深圳上市公司经济体”的“生产总值”达到15476亿元,相当于同期深圳市GDP的64%。从上市公司数量上看,青岛仅相当于深圳的十分之一,明显比GDP的差距更大,这既是城市在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方面的差距,也是企业在发展速度、创新能力、资本意识和创投风投思维等方面不足的结果。这些差距,原来是抽象的,但通过联谊会,它们具象地表现在身边的一个个企业身上,体现在华为、中兴这些巨头身上,也体现在云天励飞、奥比中光、柔宇科技等一批年轻的独角兽上。现实的对比,让青岛的企业被深深触动,好胜心、进取心进而也被最大限度地激发。

机会往往是在交流中碰撞出来的。深圳企业的成功,商会可谓厥功至伟。行业协会商会在发现创新机会、缓解企业难题、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会员权益、维护行业利益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内首个横跨双城的商会组织,青深企业家联谊会正是对深圳这一经验的创造性复制。联谊会将成为资源流动的平台、沟通互动的桥梁,有效促进两地企业资源、人才、资本、技术等的优势互补,携手将产业链做深做透,达成价值倍增的互利共赢目标。而成立当天,首期规模100亿元的青深合作发展基金、青岛人才集团共建协议、总投资113.8亿元的两地合作项目等重磅项目的签约,则最为直接地传递出这一平台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站在历史的维度看,一个城市的发展就是一代又一代企业和企业家崛起的过程。青岛过去的辉煌与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优秀企业的持续涌现密不可分;站在发展的新风口,在“学深圳、赶深圳”的进程中,青岛也必须依靠一大批敢于对标深圳、敢于对标全球的优秀企业的崛起。而我们相信,随着外在环境的持续改善、内在活力的不断迸发,越来越多的青岛企业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脱颖而出,成为主角,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