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团版花呗「买单」服务来了,不用生活费,也能活过这个月

 alayavijnana 2020-01-10

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美团 app 里的「买单」功能。

这个新功能在九月份曾被媒体报道过,当时这还是一个只属于少部分用户的内测功能。而现在,这个功能的内测范围似乎再一次扩大,大部分的用户都能在美团 app 中看到这个「买单」功能。
打开美团 app,「买单」入口就在「我的」页面的「我的钱包」中。如果你在钱包中看到了「买单」入口,说明你已经是美团买单的内测用户了。这个入口还有一个明显的「28」元的提示,用「领免费红包」吸引你点击这个功能按钮,开通这个服务。
不过免费红包的宣传也不算骗人,这个 28 元的免费红包将在你开通「买单」服务后成为你的「现金红包」。3 张 1 元无门槛红包,再加上几张 3 元、6 元、7 元的有门槛买单红包,属于可以「薅」,但不「薅」也没什么损失的羊毛「粉末」。
美团「买单」的最大特色就是下月再还。当月的消费,下月 1 日才出账单,8 日完成还款。
你可以在美团旗下的 app 应用中使用这笔提前消费的金额,你可以买电影票,买团购券,买飞机票火车票,订酒店,骑单车,吃外卖、买菜……开通后,你只需要在付款时选择相应的付款方式,就可以不花钱先享受服务了。
而每个人获得的额度也是不同的,从目前诸多用户晒出的额度来看,目前的美团「买单」服务为用户提供了 500,1000 和 1500 元的三种额度,保持良好消费行为即可获得提额。
从产品形态来看,美团「买单」确实很像我们熟悉的支付宝花呗。同为当月买单、下月付款的消费金融产品,同样无利息,同样只支持消费时使用,将其称为「美团版花呗」完全不为过。
但二者也有很大的不同,一是花呗的使用范围明显比美团买单的覆盖范围更广,线下实体商铺也能用。另一个则是额度的不同,花呗的额度明显比美团买单更高,部分用户花呗额度甚至能上万,直接能负担一次省一点的出国游行程花费。
但小额度也明显更适合美团在消费性金融领域进行更多尝试,毕竟小额度也代表更小的风险。而在花呗已经取得较大成功的基础上,美团推广此类产品的门槛也不会很高。
据新流财经引述一银行人士的报道称,美团对外谈机构资金,从不兜底,只导流分润,所以此类尝试对美团而言最坏的结果也只是尝试失败。再加上不大的额度,可以说美团的「买单」功能是一个不算高成本的实验。
至于能不能打败花呗说的就更远了。作为一个刚刚面世、还在小范围测试的产品,直接拿来和花呗进行比较是不恰当的。在美团的系列应用服务中,「买单」功能确实具有较大的优势,但从使用场景和用户规模来看,二者还差很远。在美团刚刚开始尝试的时候就谈及竞争显然有点过火。
对于这类大公司的新功能,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观察。
图片来自:Freddy Marschall on Unsplash
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现在的大公司纷纷推消费金融产品,确实让我们当月花的足够开心了。但这个钱终究是要还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在降低你的购买决策成本,反正这个月买了,下个月也不是还不起。
就以美团钱包的几个功能为例,除了美食优惠是在用促销驱使你消费外,其他的借钱、信用卡功能则在告诉你,你还有这么多钱是可以「支配」的,只要你记得还就好。在超前消费门槛越来越低的情况下,有不少人都是提前花一个月的工资,工资到账就还款,然后继续用此类产品去生活。
如果有一天,你的工资没办法抵消你的提前消费了,你也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利用花呗、买单这类提前消费产品,我们可以不花一分钱,提前享受;利用借钱、贷款这类产品,我们可以安心地尝试更多可能;信用卡等产品更是我们的「底气」,让我们放手花钱。但无论如何,这些钱终究是要还的。
所以在使用此类产品的时候,还希望你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面对越来越「好买」的精致商品,也能做到量力而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