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俗语:男人无妻不成家,女人无夫浪淘沙,老祖宗的话道尽现实

 子夜说文化习俗 2020-07-29

农村俗语:男人无妻不成家,女人无夫浪淘沙,老祖宗的话道尽现实

转眼间,11月基本上就要过去年。临近年关,各位还在单身的朋友是否想好了如何回家应付长辈了呢?在古代,男子作为家庭中最重要的劳动力,一直都是顶梁柱般的存在,可若是一个家没有女人,也等于没有了半壁江山。有句俗语说的是“男人无妻不成家,女人无夫浪淘沙”,在男女平等的今天,老祖宗这句话依然历久弥新,道尽人间现实。

男人无妻不成家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被摆在第二位,但不代表其不关键。相反,古人在对待传宗接代这种事上尤为用心。一般市井小民,如果谁找不着媳妇,那肯定是要饱受社会舆论的,不仅被乡里乡亲戳脊梁骨,被认为是没本事,在礼法上也会不被认可。

农村俗语:男人无妻不成家,女人无夫浪淘沙,老祖宗的话道尽现实

在当代这种男女比例不平衡的情况下,可能很多人无法体会到古代男子的幸福,因为只要你肯努力,愿意靠自己的双手去生活,一般都会有媒人引线搭桥。众所周知,古代女子需要依附男子才能过活,在小农经济体制之下,“男耕女织”的形成并非偶然,男子负责农田里的重活,而女子则在家里相夫教子,负责一家人的衣食住行。

男女的结合,是自然的规律同时也是经济的需要。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足够理智,会思考,但一些本能的欲望、生理需求是无法改变的。除此之外,之所以能够从古猿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人类,也是因为一代一代的繁衍和进化。在新旧石器时代,女子在采集食物方面颇有建树,在那个时候,男子是要依附女人的。

农村俗语:男人无妻不成家,女人无夫浪淘沙,老祖宗的话道尽现实

后来随着农耕业的发展,在体力活方面,男子的优势愈发凸显,男人发现自己耕种的地可以养活一家老小,于是乎,女人便成为了男人的依附。

千万别小瞧这种“经济需要”,哪怕放在现在也是硬道理。一般家里说话管用的都是挣钱最多的,大多数家庭中,男子在事业上的建树普遍要高一些,故而在大事上的抉择上,女人都会不自觉地将选择权交给丈夫。这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下意识行为,而是从古至今的隐形规则。

女人无夫浪淘沙

常言道:“寡妇门前是非多”,为什么古代对于寡妇这类群体非议颇多,不仅是人心的阴暗,更是因为社会地位太过低下。男人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一旦倒塌,那么唯一能支撑着这个家持续下去的就只有女人,

农村俗语:男人无妻不成家,女人无夫浪淘沙,老祖宗的话道尽现实

可惜在古代,女子又不允许读书,更不会有什么一技之长,在一些老师傅眼里,从来都是传男不传女。久而久之,在社会上立足的技术和方法都掌握在男性手中,无形中使得女子只能依附男子而生活。

这种强迫式的文化却没有考虑到当女子失去丈夫时,又该如何生活?可能很多人对于过去的“男女不平等”不是特别了解,觉得左右不过是一件性别歧视这么一件事,然而就是这么一件事儿古今中外你可知坑惨了多少女性?只说那裹脚的糟粕便破坏了中国多少纤纤玉足?

时间辗转来到现代,你以为这一切就改变了吗?失去丈夫的女人在社会上要么沦为女强人,要么依然属于弱势群体,她需要更加辛勤努力的工作来抚育自己的下一代,而在孩子的教育上更要付出本应该两个人一起付出的精力。

农村俗语:男人无妻不成家,女人无夫浪淘沙,老祖宗的话道尽现实

很多人不满为什么社会要对单亲家庭伸出援手,就连高考加分都加得理所当然,因为你根本无法理解那样的日子是多么的难熬。“身世浮沉雨打萍”可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日常生活之中“女子失去丈夫”的客观现实。

在道家学说中,男女结合符合阴阳相合的大道,民间更是流传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便是要告诫年轻人一定不要“断情绝性”,过了玩的年纪该找归宿就赶紧找吧。最后俗语:“男子无妻不成家,女子无夫浪淘沙”就介绍到这里,老祖宗的告诫,您觉得有道理吗?

农村俗语:男人无妻不成家,女人无夫浪淘沙,老祖宗的话道尽现实

俗语可信,却也不可全信,这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拥有数千年历史,一些规矩和文化并不见得适合现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说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将俗语当作迷信,只是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多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张喜燕主编《俗语小辞典》、江涛主编《老话说得好:不可不知的民谚俗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