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三孔布(古泉五十名珍之二)

 国民一员 2020-01-10

中国古代货币,以金属铸币为主,产生于夏商,终结于清末。数千年间连绵不断,并影响到邻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东方货币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战国时韩、赵、魏货币最具地方特色,“东周”方足布、“无终”三孔布等均为海内孤品,是研究金代交钞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

   三孔布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旧称“三窍布”。铸于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左右。形同圆首、圆肩、圆足、圆裆;独具的特征是:布首及两足各有一只圆孔,故称“三孔布”。

   面文多为地名,背文有纪重和纪值文字。分大、小二型,各布均以“两”、“朱”计重。大布通长6.5厘米,重8克上校,背文“十二朱”即半两。大小布值恰好为2:1。世传三孔布面文有:上尃、下尃、上苑(艾)、安阳、南行唐(鱼阳)、与北九门、文雁乡、相、阿、妬邑等;1983年山西朔县又出土一枚仅见的“宋子”,计约15种左右。三孔布考证有三种观点:

   1.三孔布以朱两计重系秦制,当为秦铸;

   2.形制雷同赵圆足布,出土均在赵故地,是为赵币;

   3.战国末年秦占赵后赵地所铸货币。

   三孔布铸造精工,形制奇特,品相端美,传世及出土数量极微,迄今国内仅藏数十枚,中国古钱“五十珍”之一。

   2010年嘉德春拍中,一枚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起拍价80万元人民币。在经过近40轮激烈竞价后,曾以352.8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出古钱拍卖新纪录。香港鼎胜2014年6月春拍:《三孔布》成交价格:328.2万, 2013年11月23日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以成交价143.75万元拍出了一枚三孔布,2013年5月18日北京城轩拍卖公司以149.5万元拍出了一枚三孔布。此次诚轩再拍三孔布,市场给予了高度关注。

   我收藏的三孔布文字清晰、边廓整齐、品相完美,通体老坑传世古色,具有极高的研究参考价值。属国家珍稀文物,是每个钱币收藏家梦寐以求的顶尖藏品。极为珍稀。

  如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