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养师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中国生命营养 2020-01-10

近年来,营养师越来越被人所熟知。记者在身边做了个小范围的调查,却发现,“配餐的”是人们对营养师普遍认识。

对于营养师,有这样的一个比喻:一根被虫蛀了的木桩,医生的职责是用杀虫剂消灭虫子,对空洞却无能为力,而营养师却可以做修复的工作,并且通过饮食调理配合运动、心态、睡眠等增强自身抵抗力,让木桩外壁坚固,从而达到预防再次被虫蛀的作用。

其实配餐只是营养师的一部分工作,从医疗工作到食品生产都离不开营养师。目前,和医疗相关的营养师分为公众所熟知的注册营养师和公众不熟悉的临床营养师。他们各司其职,默默地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手术、肿瘤治疗 都离不开营养师的介入

给患者和特殊人群开膳食配方的多是注册营养师。其实在医院里还有一部分“营养师”,他们同时兼任医生或护士。他们不是专职的营养师,却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营养保障工作,他们就是临床营养师。

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郭增清主任医师有很多头衔,如二十病区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等等,却没有营养师的头衔。事实上,郭增清是个临床营养师。他除了治疗肿瘤病人外,还要考虑如何给肿瘤患者补充营养,如何通过营养代谢通路的调节协助抗肿瘤治疗等。

60岁的陈先生患有消化道肿瘤,170的身高,才82斤的体重。临床营养师们评估发现,他患有重度营养不良,如果此时进行抗肿瘤治疗,陈先生可能身体先垮了。为此,郭增清的团队针对陈先生的病史和现有的营养情况,给他开出肠内营养制剂,再配合饮食教育。短短7天,陈先生长了8斤肉。

“即使现在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仍有20%的肿瘤病人因营养衰竭死亡。”郭增清说,据统计,40%~80%的肿瘤病人存在营养风险。因此,营养支持是恶性肿瘤患者一种有效的补充治疗手段。比如配合现在流行的快速康复外科技术,通过术前术后的加强营养和早期营养,可将原先可能需要9~14天出院的病人住院时间缩短为4天。

“现在病人入院,我们都会先进行营养三级诊断(营养筛查、营养评估、综合测定)来综合评估病人的营养情况,并对有营养风险的病人尽早进行营养干预,以及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营养教育,改变错误认识。帮助癌友更好地‘打败’癌症。” 郭增清说。

“现在病人入院,我们都会先进行营养三级诊断(营养筛查、营养评估、综合测定)来综合评估病人的营养情况,并对有营养风险的病人尽早进行营养干预,以及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营养教育,改变错误认识。帮助癌友更好地‘打败’癌症。” 郭增清说。

肿瘤也是一种能量代谢性疾病,癌细胞比正常的组织细胞更高效的吸收人体内的营养物质,研究体内代谢对于肿瘤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比如营养调节能提升免疫细胞活性,提升免疫治疗疗效。


“如果说注册营养师是面向普通大众的一日三餐,怎么减少摄入。那么对临床营养师要求更高,更多的是怎么给患者增加营养,怎么最大程度地配合临床治疗。”郭增清说。

“但与注册营养师相比,临床营养师的境地却很尴尬。目前,临床营养师没有统一的官方认定,都是医生或护士兼着从事该工作,由各协会,如福建省营养协会、福建省抗癌协会等对有5年及以上临床营养工作的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认定,认为其可以开展临床营养工作。”郭增清告诉记者,临床营养师的认证还有待规范。

实现角色本位回归

“营养师的质量和数量可以体现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和国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办公室主任沈秀华教授在今年第14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上指出,美国每10万人口有25~30名营养师,日本每10万人口有39.3名营养师,如果按照国际上每十10万人口平均有20名左右的营养师的比例来看,我国至少需要十几万营养师。

表面上看,中国并不缺营养师。2005年以来,超过30万人获得国家“公共营养师”认证。然而公共营养师这个证书本身,在实际报考过程中门槛较低,难度也相对不大,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一些培训机构巧立名目,设立高额的保过班;更有未经培训的人,考试直接发证等。

培训乱象,让中国营养学会不得不取消公共营养师认证。在公共营养师资格认证被取消的当月,中国营养学会成立了注册营养师工作委员会,借助学会专业优势来推进营养师队伍的发展。较之以前的“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报考“注册营养师”的“门槛”明显提高了很多——属于卫生专业人员;必须要有营养及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的学历;经过500小时以上有指导下的实践,才可以进行对个体和人群的营养指导和管理。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已有5000余人获得注册营养师或注册营养技师证书,其中47%的注册营养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64%的注册营养师工作在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

很多非营养、食品专业人士或是不满足注册营养师报名要求的人,同样有提高专业水平的培训需求。与此相补充的是,现在国内正在建立的营养指导员培训体制,是针对上述人群的营养技术人员进行的培训,解决临床营养一线实际问题,为大众提供更广泛的营养服务。营养指导员是近期中国营养学会重点打造的专业培训项目。今年7月,国务院部署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目标之一就是:到2030年,要实现每万人配备1名营养指导员。

国内注册营养师的培训和营养指导员的培训相辅相成,互有联系又有区别。营养指导员更基础,能解决大众营养问题。而注册营养师则相对来说更加高端,、更加复杂,具有国际化要求,两者结合使得国内营养师整体培训更具有立体感和完整性。


来源:福建卫生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