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村落】——王莽街道后沟村

 在长安 2020-11-03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沿着西(安)汤(峪)公路拐弯处上韦兆坡时,在西安兴华铁路器材厂北面的黄土半崖有一条伸向端东的水泥路。此路伴随着峡谷(后沟),即可到后沟村。西与韦一村连畔,东与尹村相连,北被少陵原环绕,南与少陵原坡下韦兆一村的朱家堡接壤。

村子建于明代。清嘉庆《咸宁县志》记载为“后沟村”。因该村居少陵原畔一条沟里,又在韦兆之后,便称谓“后沟村”。

以村中间东西走向的深沟为中心,由沟南的“南堡子”到村东头沟端,步行到沟北,依次向西,便是“骆家堡”“董家堡”“党家崖”和“小沟”共8个村民小组组成后沟村。现有336户,1320人,耕地面积1592亩。

主要姓氏有董、骆、李、高、王、杨、党、蒲、张等。

新中国成立后,后沟村从变工队、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过渡到人民公社,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对村北少陵原南坡约500多亩地进行大面积平整、改造。砌水渠4000多米,为浇水方便,还筑起了水塔。村北的少陵原南坡,是无垠的核桃园。核桃园西侧,是一眼看不透的养鸡场、花卉园,另有“长安区春蕾葡萄园”,占地120亩,在2012年度长安葡萄评优赛中被评为“长安最甜葡萄奖”等八项奖励。

全村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村里村外、大街小巷道路全部硬化,共修水泥路6000多米。健身广场全部硬化,有篮球杆、乒乓球台、健身器材。建起五间两层村委会办公大楼一栋,村办公室内,专设文化室,图书数千册,按类别登记造册,专柜摆放,订报刊多份,图书室内制度健全,按时开放阅览。春节时,村委会专门邀请长安书法家和村里名人,给群众写春联,花费3000元,一连坚持五年。

截至目前,村民购买小车50辆,汽车10辆,摩托车覆盖全村,各种家电几乎家家具备。村内有商店五家。是最早一批被长安区人民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先进集体。

村子早年就有秦腔业余剧团,曾赴灞桥区“老洞庙”等地演出。后来村民又自动组织秦腔自乐班,每周六活动一次,方圆八公里的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

该村庙宇甚多,在村西小沟,有一“白衣洞”。洞口两边有对联,上联为“杨柳枝头生瑞露”,下联为“莲花座上起祥云”。六月十九是正会。传说,观音菩萨在山西一带给人们治病、显灵。后闻言此神在千里之遥长安。于是,山西五台山一带的人们,跋山涉水前来长安修起此洞、塑像,给神开眼,以便供奉祭祀。每年古会日,山西五台山一带的人们准会提着香笼,带着香火,拿着珍贵的礼物,千里迢迢来到此地朝拜祭奉。同时,当地庙会的会长便从西安请来木偶剧团的老艺人袁克勤等前来演出。白天木偶,晚上皮影。

村南堡以西,有一“兴福寺”。寺院大门外,东侧有一古井,古井旁有一树围为6米的古老黄秧树。庙门外有千斤古铁钟,凡遇急事,敲钟而告知,钟一响,振动方圆五十余里远。据该村骆万钧老人回忆说:院内有存碑,碑上记载为“兴福寺”,该村村名为“东江村”。但此碑在1958年后,已受损破碎,无法考究。

(王羲之 兴福寺碑)

南堡十字东南角坎上曾有一“无量庙”三间。

设点并校时,在村东头建起一座新型的完全小学,为尹村等地的孩子就近入校上课提供了方便。近20年来,全村共有大学本科、大专毕业生八十余人。

高长四,后沟村人,清时武状元。一次,全国大比武名列第二。但朝廷以其长相丑陋、貌不惊人为名,将其取缔,落榜。高长四闷闷不乐,整日呆在家里,抽大烟喝闷酒。他家原先买姚家的地,姚家见他整天抽大烟,便召集八个莽汉,抬四把铡刀,逼着高家要地。高长四见状,火冒三丈,两手抓了四个汉子扔下坎,姚家自此不再追究此事;又传说,有年夏季的一天,在“双霞观”庙门外,高长四手持“春秋刀”与双手挥舞着两把七星剑的“白马旋风”比武,战了数百回合,未见分晓。高长四说:算了吧,咱俩胜负难分。

那素日习文练武颇有功底的白马旋风的角子笑着答道:你快看你胸前纽扣吧!高长四低下头看了自己胸前那七道纽扣,道道竟被挑断。遂当众拱起双手表示认输,并把自己那爱不释手的“春秋刀”送给了白马旋风。原来这白马旋风正是白鹿原上一个姓白名志安的文武状元,一次因乘坐的白马性暴,四蹄腾起狂奔,挂镫而亡。他死后天宫封他为“白马旋风”,后人称他“白爷”。白爷得了“春秋刀”,将它放到“双霞观”庙内,供其他天神使用。自此,高长四的威名大振,少陵、樊川一带远近闻名。比武献刀之事,流传至今。

董金仓,后沟村董家堡人。解放后历任蓝田县县长、西安市土地局局长、西安市计生委主任。工作期间,捐资捐款,为村修路。一直从村西沟口到董堡子所有大街小巷全部修通,全长3000米。退休后,办起“西安市长安区万佳禽园”,面积130亩,内养芦花鸡1万多只,并兼务园林。

王敦育,任《人民日报》陕西分社纪检委书记。

投稿、闲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