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垃圾分类半年成效如何?这家央媒出了一份调查报告

 timtxu 2020-01-11

一眨眼

上海实施垃圾分类已经半年了

效果怎么样呢?

近日

有央媒记者实地探访了

上海的小区、写字楼、宾馆

公交车和运输环节

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2019年7月1日开始,上海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从盛夏到寒冬,立法半年来,“垃圾分类”从一个全民热议的新名词变成大部分上海人的生活习惯。


那么,如果跳出上海,以央媒的视角来看,上海的垃圾分类效果如何?以往分类难、分类后又混成一桶运走的问题上海又解决得如何?日前,科技日报记者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上海,进行了实地采访,并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

来看一下他们眼中上海垃圾分类的“半年成效”。

↓↓↓


注重细节

小区居民参与100%、垃圾减量35%

生活垃圾分类涉及每个居民,小区是分类成败的关键。上海长宁区中山公寓小区里,记者在所有的楼层前都没有看到垃圾桶,而在小区大门左侧有个小屋子,这就是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点。投放点里设有四类垃圾的感应门,居民把垃圾按类别分别投放。由于装湿垃圾的塑料袋必须“破袋”后分别投放,所以小屋里专门设置了洗手池,供居民“破袋”后洗手使用。

从小区大门迈出,左边紧挨着垃圾投放点的是湿垃圾压缩和生物降解设备。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文华说,2019年10月,在街道的支持下,中山公寓小区引入湿垃圾降解设备,基本做到“湿垃圾不出小区自行处理的目标”,既避免了垃圾中转运输中的垃圾滴漏,又便于居民集中投放,更减轻了物业的管理成本,小区环境显著改善。

小区居民林先生也告诉记者,实施强制分类前,党员、楼组长等志愿者多次上门发放宣传手册,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签名墙、小喇叭等工作,让居民清楚了解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四分法”要求等。并根据大家对“破袋”后,厨余等湿垃圾容易弄脏手的问题,增设了洗手池;很多人早出晚归的情况,设置了一个24小时的“误时投放点”。

据统计,中山公寓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比例达100%,源头分类精准率达98%,垃圾减量35%,垃圾资源可回收利用达45%。“垃圾减量、资源增量、社区扮靓、环保添绿”已逐步成为小区居民共同追求的环保理念。


全民参与

楼宇和公交增设配套设施

静安中华大厦是一座建于2005年的写字楼,入驻了各行业单位约220多家,常驻人员约2000多名,每天的垃圾产生量相当大。记者看到,大厦每个楼层都设置了分类投放点,院子里的总垃圾房里也配置四类标准收集箱系统,增设了智能湿垃圾处理设备。

静安区人大代表、大厦物业管理方中企物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华说,大厦明确了分类驳运机制,确保驳运途中垃圾不混装,并通过合同形式,明确法律责任和义务,从法律上约束业主和租户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了“1+1+1”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即一套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一个垃圾分类管理公约、一份物业管理补充协议,约束业主与租赁户严格执行办公楼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现在,中午自己带饭的人员比例大幅上升,如果点外卖的话,也不会点太多,尽量全部吃完,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大厦里一位企业员工说。

除了小区和写字楼,上海的宾馆和公交车都对生活垃圾分别做了相应的配套。记者住的宾馆里,不同的垃圾桶分别标示“干垃圾”“湿垃圾”,要求分类投入。上海市人大代表、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施政说,上海的公交车上也撤掉了垃圾桶,但在公交枢纽和终点站增设了分类垃圾箱。“一些人可能是扔完垃圾就匆忙上车,我们在公交车上专门放置了供市民擦手的湿纸巾,为‘破袋’投放提供便利。”


全程管理

分类转运处理、使用可追溯系统

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前,就有市民不停给我们打电话咨询和建议;条例实施后,市民们问得最多的是,他们把分类做好了,后面运输会不会又混到一起?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许丽萍


垃圾转运也是关系到分类效果的重要一环。记者在上海环境物流有限公司一分公司(徐浦基地)看到,装着不同生活垃圾的集装箱车会开到不同的垃圾倾倒口,不同的垃圾在压缩后被分别装进不同的集装箱;通过桥吊和叉车等把集装箱运到码头上,再通过船舶,经黄浦江转运到老港生活垃圾处理厂分类处理。

徐浦基地目前主要承运徐汇、黄浦、长宁等6区的生活垃圾,2019年运输量约5270吨/天,压缩量1250吨/天。实现了垃圾全程分类化处理模式,目前,基地拥有9个泊位,其中3个泊位就是专门用于处理湿垃圾的。徐浦基地总经理唐建英说:“我们还使用了可视性、数据化的生活垃圾可追溯系统,在后台就可看到运输垃圾的车辆数量、收集垃圾的实时重量等,如果发现哪个小区垃圾分类做得不好,还可反馈到前端,督促小区整改等。”

垃圾分一分

环境加十分


信息来源:上海大调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