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国家,为何却有2万太监?宦官史上的奇闻

 瓦尔登的船夫 2020-01-11

之前我们说过,宦官在某种程度上是皇权在生活中的代表,其数量也随不同朝代不断变化,但你知道么?在中国历史上上有这样一个国家,人口不足百万,却有2万宦官,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

南汉国的地理位置大致在今天的广西、广东以及云南一带。虽然如今这些地方十分发达,如广东等。但在古代,这里却是典型的蛮夷之地,主要居住的是尚未开化的土人。,《宋史》中对南汉国有这样的记载:

州六十,县二百十四,户十七万二百六十三。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曾任静海、清海两地节度使的刘隐割据一方,成为名义上的土皇帝。等到其去世,刘隐的弟弟刘䶮(yǎn)称帝,并追封自己的哥哥为襄皇帝。别看刘氏兄弟俩是靠军事力量起家的,但在治理国家方面,刘䶮非常信赖文人,并对他们都委以重任。此外,南汉还非常重视当时差一点被荒废的科举制度。每年都通过科举,录用十多位学子上朝为官。

当然,人往往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刘氏兄弟之所以不断重用文人,是因为自己手底下的人马全都是武将,一个个喊打喊杀跟不要命似的,但造起反来一样绝不含糊。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制衡武将,就需要不断增加官员队伍中文人的比例,毕竟文人大都爱名声,造反这种需要勇气和冲动的事情,文人一般很少干。

但随着武将手中的权力被不断被削弱,逐渐壮大的文官集团也开始让刘䶮有些担心了,不断滋生猜忌心最终让南汉君主下达了一项耸人听闻的命令,凡是给朝廷卖命的官员,都需要净身去做太监!对于这个十分奇葩的命令,南汉皇帝有着自己独特的解释,他认为:

群臣自有家室,顾子孙,不能尽忠,唯宦者亲近可任。

翻译成白话,意思大致就是朝廷中的官员往往都有自己的家眷,和子孙,受这些人影响,官员很难完全尽忠报国。唯独太监不会这么做。所以干脆把文官全都变成太监,这样就不担心手下人会明目张胆的造反了。《资治通鉴》中便有这样的描述:

凡群臣有才能及进士状元,或僧道可与谈者,皆先下蚕室,然后得进。

南汉政权总工存续了52年,诞生了四位皇帝,公元971年,南汉为北宋所灭。根据南汉灭国时的记录,当时南汉总人口才不到100万,却有着多达两万多达宦官!这一比例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南汉政权的四位皇帝,要是能把对付武官和宦官的心思,用在治国方面,或许历史就要改写了,但历史没有假设,宦官太监也无法回头。

(喜欢记得点下广告o(* ̄︶ ̄*)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