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暑南风大暑旱,这些准到让人吃惊的农村俗语

 峨眉佛光 2020-01-11

今日小暑,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每年阳历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小暑之后就意味着进入伏天,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但高温多雨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农民朋友常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可见伏天雨水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此外,农村还流传着很多有意思的小暑俗语,都是祖辈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小暑热的透,大暑凉飕飕。祖宗讲究世间万物阴阳平衡,小暑和大暑就是截然相反的节气,有一热必有一凉,非常的应验。

淋了伏王,一天一场。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如果小暑这天下雨了,在未来还有很长的雨期,可以和黄梅雨想媲美。

淋了伏头旱伏尾。小暑不淋,干死竹林。大暑连阴,遍地黄金。 如果小暑下雨,那么大暑的时候就会发生严重的干旱。如果小暑没有下雨,在竹子生长旺盛的7月份就会有旱情发生。

农村还有句俗话这么说:东北风雨祖宗,很多时候根据风向可以判断未来的天气。譬如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小暑南风大暑旱。六月东风当时雨,好似亲娘叫闺女。东南风上不来,上来漫锅台。

进入伏天,各地也有很多特色的饮食,北方农村习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主要是为了让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因为伏天雨水加高温导致空气湿度很大,很多木头看起来表面干燥,但里面湿气严重。如果坐到木头上面湿气进入人体,从而引发各种的疾病。

各位朋友,关于小暑,你们那里有什么俗语或者独特的饮食吗?欢迎一起来说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