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海选粹】喝火令 冷蕊 赏析 辛作华(静月思)

 江山携手 2020-01-11

美刊

总 编 荒岛

主 编

编 委 阿斌 时光漫步 九痴偶语  直性子  谢涛 闲云野鹤 点我 冬阳夏雨 振江 知足者

评阅老师简介

静月思原名辛作华,河北承德人。现从事高中数学教学。闲时读读书,学学诗词,旅旅游。静月如斯,禅音萦耳。

作者简介

王中华,网名月满西楼、西楼,安徽安庆人。省诗词学会、散文家协会会员,微刊“诗海选粹”编审。业余写作自娱,其格律诗词、现代诗、散文、文学评论散见报刊。

梅应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喝火令 冷蕊》赏析

辛作华(静月思)

寒窗半掩听风语,举目苍茫冷蕊奇。冬日的暖阳斜照在阳台的摇椅上,佐一杯清茶静静地品读王中华先生的小词《喝火令·冷蕊》,小词如诗如画,清新淡雅,读之如临其境。

喝火令 冷蕊

作者 王中华

冷蕊香侵骨,琼花软似绵。懒看层絮覆岚巅。阡陌几番人往,春信暗中传。

别后群芳落,樽前斗酒残。易书明说有深缘。怎忍弦清,怎忍管声喧。怎忍昨宵情动,雪尽不知年。

品读此词,有一种吹雪回风之清朗,出尘飘逸;又有一丝幽幽的不舍与怜惜黯然而生。

“冷蕊香侵骨,琼花软似绵。”词的首句即点题‘冷蕊’。这两句是五言对句,词人用二一二句式,对的工整严谨。从表意上看,‘冷蕊’该是梅花,‘琼花’该是雪,词人起笔就点明了两种物象的特点!梅花簇簇,暗香徐徐。那淡淡的幽香似有似无,随风飘散。它香的独特,香的清幽。漫漫香气沁人心脾,侵入骨髓。而翩飞的雪花轻盈柔美,如长天云絮,似沃野丝棉。寥寥十个字,词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素雪寒梅竟相媲美的画面!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一个‘侵’字写出了梅的香绝,一个‘绵’字描尽了雪的轻软!词人以景起笔,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清幽的妙境。梅花点雪,让人看得如醉如痴,达到了忘我之境。

承句“懒看层絮覆岚巅”在表意上承接起句。有了起句词人对‘冷蕊、琼花’之心境引出‘懒看’之语!‘懒’字倒出了此时此刻词人对梅雪的钟爱,对纯洁高雅的向往!梅香雪韵是眼前的景物,那么远处呢?词人用电影剪接的手法把镜头慢慢拉远,引出上片的关键句:‘阡陌几番人往,春信暗中传。’‘这句表达了词人闲适的心情和对春的希冀。‘阡陌’是静态的景物有了人的活动便鲜活了!已至深冬,春天的脚步暗暗临近。词人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画面豁然开朗,意象由此丰富清绝。词人把空间与时间巧妙的粘合在一起,笔调清新明快,意象优美生动。在逼真细致地描写景物的形态中,传达出自己对梅的衷情,对春的希冀。‘侵’、‘懒’、‘传’动词用的巧妙传神,既是状景,又融入内心的感受!

如果上片词人是以写景为主,那么下片词人一笔宕开,引进了个人的情感因素。‘别后群芳落,樽前斗酒残。’五言对句,采用二二一结构。此句表达了词人看到雪渐渐消融,与梅花殷殷告别的不舍之情。这里的‘群芳’应该是独指梅花,我想词人表达的是雪融春至,梅花纷纷落下,预示春的到来!这也正契合了上片的‘春信暗中传’之句,起到承下启上的作用。

下片的关键句是‘易书明说有情缘’,后面的三叠句则围绕这句来写!《易书》亦称《周易》是一部集天文、术算、医药等为一体的奇书!在《易书》中,有邵雍的《梅花诗》。词人引经据典,足见文学功底的深厚,点明了两者渊远的情缘。

梅与雪自古都是诗人笔下的娇子,古吟多有之。词人这首《喝火令·冷蕊》另辟蹊径,写梅不言梅,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性!

‘怎忍弦清,怎忍管声喧,怎忍昨宵情动’这个三叠句摊破,组成一句‘弦管昨宵情动’与上片的六字句‘阡陌几番人往’形成对句, ‘雪尽不知年’则呼应上片的衬应句。摊的巧、破的妙!

下片词人表达了对梅雪的留恋,对春日的寄语。雪逝梅落,词人小坐花前沽酒独饮,不知喝了多久,已是杯尽壶倾。于是提笔抒发‘我’对梅雪的情愫,雪对梅的眷恋。在这里不由让我想起宋卢梅坡的‘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之句。词写到这里一种‘苔枝坠玉,小阁藏春’之妙境呼之欲出!

词人沉浸其中,读者沉浸其中,一同感受自然之恬淡,人生之静美。然而一缕箫声悠悠传来,打破了这份宁静。词人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使词灵活生动,读之有味。

‘群芳落’是词人所见,视觉上的感受;‘斗酒残’既有视觉又有味觉上的感受;‘弦声清’则是听觉上的感受。词人通过视觉、味觉、听觉上的多重感受,立体的诠释了对梅的钟爱,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种情引发了词人的眷恋,怜惜,为之挥毫,为之‘情动’!‘怎忍昨宵情动’这里的‘怎忍’我认为是‘忍不住’,‘怎能忍住’之意!在如此清绝又宁静的意境中,词人品香沉思,与灵魂深处的爱恋对视,与内心的自我交谈。目之所及,心之所感,情之所寄,隐于词,含于文!词人于忘我中感受一份和谐,一份纯美,一份超然物外的恬淡!而此境之美,结在“雪尽不知年”。

人生活在纷杂繁忙的环境中,为生活计很少会停下来,放空心灵寻求自我,在舒缓中感受一种从容之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自然如此,人生如此!

梅与雪是孤傲高洁的象征,只有品德和人格高洁之人,才能写出如此脱俗清丽的词。正如司马迁赞屈原时写到“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纵观全词,下笔空灵,意境优美,情于景中,景为情生。然而让我动容欣赏的却是清绝中透出的希冀与执著。一种对生活、对自然的敬畏与禅悟。这便是所以情之寄,文之源吧!

原创设计请勿盗用,敬请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