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看看了健康 2020-01-11

每日一句

——朱熹对《论语·季氏篇》的批注

《论语·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两千多年前,儒家始祖孔子的一问,却是被千年后另一位儒学大家朱夫子完美解答了出来。这跨越千年时间的一问一答,又和数百年后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权臣贪官和珅挂上了钩,历史总是十分玄妙与神奇。

当乾隆一旨提问“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下发,周遭那通过满洲权贵答不出来也就罢了,毕竟他们要么受祖荫要么受军工做到今天的位子,但那些正统科举出身的文人一时间也是语塞——圣贤书是读了不少,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能记住每一个批注呢?谁曾想,倒是被一个抬脚的侍卫答了出来。或许正应了那句话: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外链包收录

和珅是奸臣是贪官,但也不得不说他是能臣,清浊之辩可以辩得出人品官德,却是辩不出治世才学。至少在他全盛时期,办事能力是力压刘墉、纪晓岚这些文人的,唯一弱点在于武功军事上,这倒有其弟和琳的弥补。

和珅发家于“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亦亡于此:身为内阁、军机权臣,主管户部、内务府,掌握国家重器与财权,却是中饱私囊,致使“贪官出于柙,金银失于库中”,这是孰之过?典守者和珅不能辞其责耳。

文|子康

历史|人文|旅游|伴读|分析软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