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与苏州地名

 苏迷 2020-01-11
《苏州日报》
2020-01-11 

  苏州是人间天堂,无论城市乡村,风光旖旎,景色优美,是旅游胜地。清代的乾隆皇帝,是一个非常喜欢旅游的皇帝。他六次下江南,六次都来到苏州,而且,在苏州有多处行宫。乾隆在苏州游览,到过主要的地方在方志上都有所记载,如虎丘山、灵岩山、穹窿山、华山等。但到乡村旅游,记载就少了,甚至没有记载。但在民间却流传着许多关于乾隆游览苏州乡村的传说,而且,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相关的地名故事。

  晓窗里 位于胥口镇采香泾旁。这个村名有点诗情画意,还是乾隆皇帝御赐的呢!相传乾隆皇帝在灵岩山麓采香泾乘船漫游,见有几个蒙面歹徒在欺负一个放牛娃,打算抢牛,有个歹徒举刀正要砍下,说时迟,那时快,乾隆一努嘴,两名大内高手已从船上跃起,跳到岸上,三下五除二就把这几个歹徒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逃窜。乾隆看到放牛娃受到惊吓,便将放牛娃送回家中。放牛娃的父母很是感激,请乾隆一行吃了晚饭。在谈家常的时候,乾隆随口说道:“你们这个村很特别。我一路走来,看到别的村庄都是明灶暗房,就你们这个村连卧房都有窗户,早上太阳就能照到房间里,我看就叫‘晓窗里’吧。”从此,这小村庄有了正式的村名——晓窗里,至今犹是。

  隐读村 位于吴江七都太湖边的最西端,与浙江湖州织里的乔溇村交界,原名因渎村。村名的由来,传说是这样的。乾隆皇帝来到了这个村上,见两个老者在一棵古银杏树下下棋,便驻足观弈,两人实力相当,可谓棋逢对手。下了一段时间,终于决出胜负。乾隆皇帝便上前与那位胜者对弈,两人一来二去,半日也不分胜负,不觉陷入了僵局。乾隆帝想快点取胜,却一时没有高招。这时,只听见树上传来一声清脆的童音,说出了关键的一招,使乾隆皇帝马上取胜。乾隆皇帝十分惊喜,忙问树上的孩童从哪里学来的棋艺。儿童随口回答,是从书上翻来的。乾隆皇帝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小村,竟然隐藏着不一般的读书人,脱口说:这真是“隐读”也。由此,这村名就叫“隐读”。也有的说,是宋高宗赐名的“隐读村”。

  龙停村 位于昆山周庄。村西边有条小浜,弯弯曲曲像一条龙,人们叫它“龙溪”。后来因何改名为“龙停”?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巡游,经过龙溪村时,忽然下起了一阵大雨,把皇帝及其随行人员的衣服都淋湿了,眼看一时无法再行,只好在此停留歇息,等到把衣服晒干后再继续前行。此后,人们便把乾隆皇帝在此停留过的“龙溪村”,改名为“龙停村”,又把皇帝及其随行人员晒衣服的那个地方,叫作“晒衣圩”。这两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近年来,有些人不知其命名出典,写成了“龙亭村”。

  奣子村 位于昆山与太仓交界处。“奣”字很少见,是谁创造的,做何解释?据说,乾隆皇帝贪看江南好风景,他乘着御船,连夜在娄江里向东行驶,准备去太仓观赏。船行到昆山与太仓交界处,乾隆一觉醒来,不知什么时候,问内侍:“现在什么时候了?”内侍是江南人,讲的是本地话,回道:“现在天光光亮。”乾隆没听懂,问:“什么光光亮?”“天即将黎明。”“哦,那光光亮的光怎么写呢?”

  内侍讲的是本地方言,有的字是写不出来的。现在皇上问“光”字怎么写,不知怎么回答才好。他突然灵机一动,光光亮是天明的意思。就将“天明”两字加起来,写成了一个“奣”字,交给乾隆看。乾隆一看“奣”字,对内侍说:“这字我从没见过,原来你家乡还有这样的字,表示天明非常贴切。”嘴里还嘀咕一句:“是孔夫子创造的吧。”自此,这里的地名就叫“奣子”,村名就叫“奣子村”。

  白家浜 位于昆山淀山湖西岸,原名叫百家浜,后来怎么成了“白家浜”呢?有个传说。清朝辰光,有一天,一只官船开进百家潭,一个大官带领几个小官上岸观看景致。大官开口问:“这是什么村庄?”小官回答:“百家浜”。大官听成了白家浜,一时高兴,在大红纸上写了三个字“白家浜”,贴在村口,算是赏赐。官船开走了,村上的百姓看到后很是气愤,怎么可以随便更改村名呢?况且,这个白字不吉祥。他们聚集起来,准备追牢官船,教训教训那个写错村名的大官。你道这个大官是谁?他是到江南来游山玩水的乾隆皇帝。“白家浜”三字是御书圣迹,还有啥人敢多言,百家浜从此就成了“白家浜”。

  三千湾 位于昆山市周市镇。其处原名三浅湾,乾隆游览昆山时,问可有好玩的地方,船夫是本地人,说:“有啊,有七十二个城隍潭,还有‘三浅湾’。”乾隆听后说:“乖乖,有‘三千个湾’啊,真是江南水乡,河道如网。”因是乾隆皇帝说了“三千个湾”,这地方就叫“三千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