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姐姐找老公的目的,居然是——为杀掉妹妹找理由?||都铎玫瑰之二十八

 不沉俾斯麦 2020-01-11

这个让玛丽一世欣喜万分的除掉伊丽莎白的机会,到底是什么呢?

安妮·博林当年的仰慕者之一——诗人托马斯·怀亚特,有一个儿子也叫托马斯·怀亚特。这个小怀亚特跟他的父亲一样也是个情种,而他仰慕的对象,正是安妮·博林的女儿伊丽莎白。

他以打倒玛丽一世拥立伊丽莎白之名,率领3000人发动叛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心上人的垂青。

这场叛乱是在没有准备成熟的情况下仓促爆发。本来说好多地同时举事,但是参与密谋的考特尼由于恐惧失败后死无葬身之地,在起事之前向当局告密。于是德文郡、米德兰平原和威尔士等地的起义者还没来得及发动就被官府抓获。即使如此,在两个星期之内玛丽的王位岌岌可危。当时的英国并没有常备陆军,需要靠临时募兵镇压叛乱。如果不是玛丽一世果敢坚强,叛乱说不定还会取得胜利。怀亚特率领军队从肯特郡一直到伦敦才被仓促募集的保王军打败。2月7日,怀亚特兵败被俘。

玛丽抓到怀亚特后,指示狱卒对怀亚特进行严刑拷打,但无论怎么折磨,他也矢口否认伊丽莎白与自己发动的叛乱有关。最终,包括怀亚特在内的100名叛乱分子被以叛国罪处决。

虽然没有找到伊丽莎白参与叛乱的真凭实据,但是这件事仍然给了玛丽抓伊丽莎白以充足的理由。于是伊丽莎白又被从乡下抓回来,投进伦敦塔。

老托马斯·怀亚特(这一对父子也真是一对痴情种,老子仰慕伊丽莎白她妈半生,最后被关进伦敦塔病死;儿子仰慕伊丽莎白,最后因此而被处死)

在伊丽莎白被驳船运入伦敦塔的那天,伦敦城里充满了恐怖而悲凉的气氛,被处决的起义者们被砍下的头颅和被肢解的残躯,还血肉模糊地挂在伦敦的城门上。伦敦阴霾的天空下起了大雨,仿佛在为亨利八世两位女儿之间骨肉相残的人伦悲剧而哭泣。

当年,伊丽莎白的母亲安妮·博林就是这样进入了伦敦塔,直到十几天后被当众处死。难道说,她的女儿也会面临同样的下场吗?

当船靠岸的时候,伊丽莎白抬头看了看天空中的阴霾,镇定自若地对着塔里的看守和士兵大声说道:

“啊,上帝!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作为一个囚徒来到这里。我请求你们,我的好朋友们和好伙伴们,替我证明,我虽然来到这里,但不是叛国者,我和其他任何活着的人一样,是忠于女王陛下的。

当年她的母亲安妮·博林直到死前最后一刻,都是表现的镇定自若,自始至终否认自己有任何罪行,这一点上伊丽莎白倒是像极了她的母亲。

围观的人们被伊丽莎白表露出的镇定自若感动。她步入伦敦塔的表现,很快就被有心人传遍整个英国乃至欧洲。

对于英国的新教徒来说,他们不禁为这位勇敢的公主心生敬仰,纷纷生出拥戴伊丽莎白为女王的决心。而那些仍然留在政坛上表面上改宗但内心仍然向往新教的人来说,伊丽莎白就是他们苦苦支撑下去的唯一希望。

 

伦敦塔

 在伦敦塔的这段岁月,可能是伊丽莎白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她在这里遇到了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罗伯特·达德利。

罗伯特·达德利(Robert Dudley,1532年6月24日-1588年2月4日)是诺森伯兰公爵的第五个儿子,与伊丽莎白年纪相仿,当年小伊丽莎白受众人白眼之时,只有小罗伯特愿意和她一起玩。

诺森伯兰公爵被玛丽一世处死之后,他全家都被关进伦敦塔,等待着被处决的那一天。

伊丽莎白进来的时候,罗伯特呆了已经有一段日子了。罗伯特幽默风趣,天性乐观,在这段等死的日子里,居然与牢头五岁的小儿子成为朋友。当他得知伊丽莎白成为他的狱友,每天都借着这位小男孩的手送给公主野花以及情意绵长的纸条。

伊丽莎白进塔时虽然表现得镇定自若,但是心里实际上已经绝望,在牢房里遇到幼年的熟人让她绝望的心稍微有所宽慰,而罗伯特给她传的纸条更是给她的心中带来无限温暖,并产生了活下去的勇气。

小男孩对于新来的这位眉清目秀的大姐姐也是心生好感,心甘情愿地帮助伊丽莎白给罗伯特传话传纸条,成为两人爱情的使者。

伊丽莎白一世一生挚爱——罗伯特·达德利(伊丽莎白一世喜欢网红锥子脸的男人)

伊丽莎白与罗伯特就这样在气氛恐怖的牢房中,抱着等死的心情相互宽慰,鼓励对方乐观应对死亡,爱情也在两个年轻人心中慢慢滋生。罗伯特成为伊丽莎白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在她身边的那个人,因此注定了他未来的仕途一片光明。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他是伊丽莎白女王一生中唯一钟情的对象。

玛丽活了快四十岁,在豆蔻年华最憧憬爱情的时候遭受到打击,从天之骄女变成受人白眼的私生女,此后连谈恋爱的机会都没有。孤寂半生的她听说,伊丽莎白在伦敦塔中不仅没有像大多数囚犯那样终日以泪洗面,反而与人谈起了恋爱,将阴森恐怖牢房当成了爱的花园,她的嫉妒之心像野草一般生长。

不知怎的,她突然有点羡慕被自己恨了二十年的伊丽莎白了。不过,她绝不甘心让伊丽莎白得到幸福,一定要拆散这两个陷入爱情中的年轻人。再加上伊丽莎白参与谋反完全查无实据,在两个月后,伊丽莎白被从伦敦塔中放出来,单独被软禁在牛津附近的伍德斯托克的一处庄园中,并被严密监视。

 

玛丽一世年轻时的肖像(十五岁时从国王的掌上明珠变成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可怜私生女,换谁也得心理扭曲)

在此期间,玛丽一世不止一次动过杀死伊丽莎白的念头,但最终没有下手,根本原因在于:玛丽一世没有子嗣能够继承王位。

如果杀掉伊丽莎白,剩下的拥有都铎王室血统的人中,拥有优先继承权的是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两个玛丽一世容易混淆,下面英国女王玛丽一世简称为英玛丽,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简称为苏玛丽)。

前文提到,苏玛丽5岁就被接到法国,后来嫁给法国王子成为太子妃,已经基本是个法国人;苏格兰与英格兰是世仇,而法国又与英玛丽母亲的祖国西班牙为了欧陆争霸打得难舍难分,让苏玛丽即位是英玛丽绝对不能容忍的。

英玛丽的当务之急,是生出一个子嗣继承王位,否则王位必然落入信仰新教的伊丽莎白之手,这是英玛丽以及她的支持者们无法接受的。如果有了王室继承人,就可以杀掉伊丽莎白以绝后患。

另一方面,玛丽一世的大肆复辟行为激起了新教徒和国教徒的不满,她需要与天主教国家联姻,获得外部的强力支援,因此女王的丈夫呼之欲出,这就是她的表哥——哈布斯堡帝国皇帝查理五世。

但是,查理五世当时年事已高,对于再娶亲没什么兴趣,他推荐自己的儿子——西班牙的王子腓力(后被加冕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来进行联姻。

长着一张网红锥子脸的西班牙腓力王子(玛丽一世与伊丽莎白对男人的口味差不多啊,难道都源于对父亲亨利八世那个大胖子的反感?

我们的女王要嫁给西班牙王子!

此消息一出,英国举国上下都惊恐万分。

一方面,大家都对哈布斯堡家族的联姻扩土印象深刻,生怕英国就此沦入外国人之手,英国人变成二等公民,沦为二等公民是什么下场,想想爱尔兰人就知道了;英国人由于对爱尔兰殖民,深知爱尔兰人的惨状,对于自身变成别人的殖民地无比地恐惧;

另一方面,当时的西班牙是欧洲大陆上天主教最坚固的堡垒,是宗教宽容基本为零的国家,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更是让人谈之色变,英国人已经大部分变为天主教眼中的异教徒,这要是落在西班牙人手里,还能有好吗?

国会与女王为了女王的婚事展开激烈谈判,最终英玛丽承诺腓力不会治理英国,甚至不会在英国常住,西班牙人也不许进入英国,国会这才勉强同意这桩婚事。

朝堂之上虽然对联姻一事勉强达成了妥协,但是民间就是另外一种情形了。

在中国古代,童谣常常成为政治势力某些隐秘意图的表达渠道,在乱世以及王朝末期会大量涌现。

例如秦末的“大楚兴,陈胜王”,元末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汉献帝初年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暗指董卓暴盛当权,必将败亡。

同样的情况在英国也出现,无地王约翰统治时期,英格兰各地冒出许多带有政治意味的童谣,著名的英国童谣集《鹅妈妈童谣》中就包含了一些政治童谣,其中的《六便士之歌》被认为影射亨利八世杀妻。

除了童谣之外,儿童游戏也会带有政治意味。

就在怀亚特叛乱失败后不久,一群儿童聚集在草地上扮演女王镇压怀亚特的游戏,这个游戏的结尾是,他们抓住一个扮演西班牙王子的孩子,把他吊在绞刑架上,在他快要被吊死的紧要关头,割断绳子把他放下来。

几天以后,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堵墙的前面聆听神的启示,当人们喊道:“上帝保佑玛丽”,墙内毫无动静,但是当人们喊道:“上帝保佑伊丽莎白”时,却听到墙内回答:“好!

有一天,在奇普赛德大街,一只死猫被挂在绞架上,死猫头顶的毛都被剪掉,身上穿着一件类似神父法衣的衣服,两脚之间放着一个用纸做的圣饼。

还有人把一张纸条扔进王宫厨房的一张桌子上,威胁玛丽并辱骂西班牙腓力王子,宣称腓力踏上英国国土就必须试试命运的好歹。

尽管民间的反对声浪风起云涌,但是女王的大婚仍然即将如期举行,正如英国新教徒担心的那样,针对新教徒的迫害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当中。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

(未完待续)

本文属于英国史系列第二卷《都铎玫瑰:阴谋、艳情与鲜血浇灌的奇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