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买票少付钱,售票员的一句话让全车乘客沉默

 小小书法家 2020-01-11

“善良不是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自己应该做什么。只有付诸行动的善良,才是真正有教养的善良,也才配得上他人的尊敬和赞扬。”

1

几年前坐大巴车,买票的那种。

中途上来一个老奶奶,买票时少了五毛钱。老奶奶就说自己没带够,让售票员通融一下。

售票员没有说话,这时旁边的一个乘客说,你看人家这么大年纪了,就五毛钱而已,算了吧,就当做好事了,谁都有老的时候嘛,对不对?

这时售票员说,要不要那五毛钱是我说了算,你要是想当好人,就把那五毛钱替这位老人掏了。不掏,你就不要用善良来要挟别人。钱我可以不要,但是这个好人是我自己来当的。

乘客顿时就不说话了。

的确,善良从不是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自己应该做什么。

两个孩子一起去公园玩,遇到了一个乞丐。一个孩子手里有一元钱,另一个孩子就劝他,你看他多可怜啊,你把钱给他吧。

但有钱的孩子很犹豫,他本来想去买冰淇淋的。可耐不住同伴一直劝说,只能“献了爱心”。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

你中午点了一份外卖,选择12点送达,但外卖小哥耽误了,1点半才送过来。你生气地给他差评,可身边的同事却说:人家辛苦了一天也不容易,你知道一个差评会扣多少钱吗?算了算了。

你去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一个老人若无其事地插队在你前面。如果你和他理论,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尊敬老人都不懂吗?他年纪这么大了,让一让怎么了?你也会有老的一天。”

我们身边总有很多人,他们自诩“善良”,还要以所谓的标准要求别人。然而,善良向来都是自己的选择。你可以善良,但不能拿你的善良慷他人之慨。

电影《驴得水》有这样一句台词:

“凭什么用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道德从古至今都是拿来律己的,法律才是律人的,不懂道德的人才会用道德律人。”

2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不要轻易地用自己的善良评判,也不要一副“我为你好”的样子,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中国梦想秀》节目现场曾来了一个姑娘,她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抛弃。幸运的是,她遇到一对很好的养父母。

20多年来,亲生父母和她住在同一个镇上,家庭条件不差,可从未去看过她一眼。

她的亲生姐姐把她骗到节目现场,请来了她的亲生父母,希望能上演一出亲人相认的好戏。

女孩当场拒绝。她心中所认定的父母,只有过去20几年对她视如己出的养父母。

可在这时,主持人周立波却开始炮轰了。他指责女孩心胸狭隘,应该宽容亲生父母过去所做的事情,也许他们有难言的苦衷呢?他还说,如果养父母连这个都不愿意的话,他们未免也太自私了。

周立波一心想要他们一家团圆,但却丝毫没为女孩考虑。

没有经历过同样的伤痛,凭什么打着善良、大度的旗号,帮别人做决定呢?

何必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强迫别人去做符合你道德标准的事情?

3

英国著名慈善家Olive Cooke跳桥自杀,终年92岁。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有些疑问。92岁不正是清闲享福的时候,怎么会想不开自杀呢?何况这位老人,是一位善良的慈善家。

从16岁开始一直到去世,她一直在竭尽所能的做善事。每年都参加慈善义卖,70多年一直都没有间断。

除了卖花筹款,她还经常捐款给各种帮助妇女和儿童的慈善机构,连自己的退休金都捐出去了。

这样一位老人,又怎样让人想到她会以如此决然的方式离开人世。

“老人每个月都会收到超过200封的邮件和无数电话,却不是为了感谢,而是要求她捐款。”

老人曾经说过:“我已经付出太多了,我再也拿不出更多了”。

即便如此,仍然有人不停地问她,你要不要来捐款?

善良不该成为要挟别人的筹码,也不该是评价道德的准则。

在很多明星的微博下面,都会有人回复,你赚了这么多钱,怎么不去捐一点。

每一次地震或者大的灾害,总有人把捐款金额罗列出来比较,捐得多的人不见得会得到表扬,但捐得少一定会被辱骂。

我们常常提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却也应该记住:己所欲之,亦勿迫人。

你可以善良,可以做好事,可以当好人。但不能打着善良的旗号,去干涉别人的选择和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