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鱼这个动作,怎么做才能更有效、更省力?

 地铁司机 2020-01-11



台钓在抓口时,常常讲的刺鱼指的是通过观察浮漂的动作,及时扬竿,让已经被吸入鱼唇,但是还未刺穿鱼唇的鱼钩,在外力的作用下,快速刺穿鱼唇,这个过程,我们称为刺鱼。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刺鱼成功,基本上都是死口、实口,如果刺鱼不成功,那跑鱼、惊鱼的概率就很大。所以如何刺鱼,以及保证刺鱼成功率,是每一个台钓钓友,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通常根据我们使用的竿长不同,刺鱼的动作(也就是扬竿的动作)是有不同讲究的。


一、长竿守钓时,先推后扬


长竿守钓时,因为钓距比较长,抓口的时机其实并不是最合理的,等到鱼给口,浮漂有讯号时,我们再提竿刺鱼,其实已经慢了一拍,所以我们在用长竿守钓时,往往调钓以钝为主,只守死口。提竿时,先推,后扬,这样的动作,是为了确保刺鱼,然后控鱼,具体做法如下:

1、肘部抵着膝盖,身体略前倾,一旦看到浮漂下沉或者上顶,时刻盯着浮漂。

2、当浮漂有明确的讯号,如沉、顿、顶、移等有效漂讯时,快速将手臂前伸,然后腰腹轻发力,用大臂带动小臂、手腕,将竿稍提高,竿身与水面形成45度角。

3、发力的力度,以铅坠不露出水面,根据竿身传导过来的感觉,做出提、控的选择,如果下坠感 不强,说明中钩鱼体型不大,那就快速提竿,将鱼提出水面。如果拉拽感很强,说明中钩鱼体型不小,那就适当加力,要快速将鱼头拉出水面,但是不要将鱼整体拉出水面。如果提竿瞬间,竿身迅速打弯,而且明显感到竿稍被拉拽变形,则及时将竿身竖起来,做好对抗大鱼的准备。

这种刺鱼方式,为什么要强调长竿守钓时使用呢?因为这种刺鱼扬竿的组合动作,最消耗体力,如果进窝鱼密度大,连续来上几次,就会觉得胳膊,尤其是大臂酸胀,非常费力。


二、短竿钓鲫,多以手腕发巧劲刺鱼


在使用短竿钓鲫时,因为鲫鱼体型小,整体重量不大,而且鲫鱼的鱼唇很薄,所以使用的钓竿,竿身就不会太硬,多以三七调为主,而整体杆身的重量,也不会太大,所以在明确有鱼给口,并且需要及时刺鱼时,只需要手腕抖动,用巧劲刺鱼就可以,那么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1、持竿动作,基本上和推竿上扬姿势相同。

2、一旦浮漂有漂讯时,只需要手腕轻拧,让竿稍快速上抬,竿身,尤其是大把和水面形成30~45度夹角就可以了。

3、当大把处传导的拉拽感明显了,小臂上扬,不用腰腹发力,就将中钩鱼快速提出水面即可,届时是飞到鱼护,还是提拽到近岸都可以。

这样的手法,基本上不怎么费力,就算连竿几十条,也就是重复几十次,手腕、小臂,都不会有疲惫感,而且不怎么伤鱼唇。但要注意鱼竿的调性,不能太硬。


三、生口鱼多、进窝鱼密度高时,先后拽再扬竿


我们在黑坑抢鱼、鱼口多、鱼群密度高时,要频繁提竿。为了保证抛竿精准度,以及节省体力,同时不能上抬动作太大导致伤鱼,这个时候,就要用相对省力、高效的后拽式扬竿刺鱼的动作了,具体做法如下:

1、持竿动作和上述推竿上扬动作相同;

2、在抛竿入水时,尽量打满竿,然后钩饵入水后轻轻回拽,往回略收一些。

3、一旦鱼给口,浮漂有动作,小臂马上回收,利用线组回拽的角度,快速刺鱼。

4、待大把处传导来因刺鱼成功,明显的拖拽感时,腰腹略发力,大臂带动小臂扬竿,迅速将中钩鱼飞出水面,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这种动作,一则省力,二则快速,因为这个动作,采用的是收臂、刺鱼,行程间距很小,所以用不着发力,而大把只要传导拉拽感,就快速提竿,确保刺鱼的同时,将中钩鱼快速提出水面,节奏快,不容易惊鱼。这种刺鱼扬竿的手法,多见于黑坑钓或者野钓鲫鱼时使用。当守钓大鱼,用这种刺鱼手法很容易切线。

以上这三种动作,咋一看,貌似没啥区别,但是实际上,因为发力方式、发力角度、刺鱼时带动鱼钩刺鱼的行程间距不同,还是有着而明显的不同的。

总体来说,最后的动作都是扬竿,但是刺鱼的过程,第一种,以守死口、守大物时,用的最多;第二种,钓鲫鱼、拉白条时用得最多;第三种则是黑坑钓、野钓鲫时用得最多。当然,因为每个钓鱼人自身的身体状态、垂钓姿势各有不同,并不能说哪一种最好、最高效。钓友根据理论来挑选合适自己的钓法,才是最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