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中蕴含着无上的智慧,能让我们学会关照自我,免却内心的苦痛。它能教给我们哪些做人做事的智慧? 《心经》南普陀寺恭录 来自南普陀寺 00:00 03:19 《心经》的经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深远的经书,包含着佛学智慧思想的精华。佛教中的“般若”表示“智慧”,而“心”是内心,表示根本与精髓。人世间,我们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靠的是智慧、信念、格局、胸怀和眼界。《心经》便是提供这些营养和智慧。 《心经》一直在讲“无”,“无”就是“破”。当一个人任何东西都可以“破”,也就是说,把所有内心的挂碍都拿掉的时候,你就能盛起一切。我们的挂碍很多很多。当把你内心的执着、挂碍都拿掉的时候,反而能轻松地全身心投入,能做到最好的状态。佛学说,不破则不立,破立是相互存在的。 《心经》还有另一个关键词——“观”。要“破”,首先要自知,这就是“观”。观照自己的内心在哪里、担心在哪里、定位在哪里。儒家言“行之不得,返求诸己”,当你走到人生坎坷处,一定要回来自我观照,反省自己,这与佛法思想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