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配合作战的经典!(附脏腑用药诀)1、防风得羌活则治诸风,苍术得羌活则止诸痛。2、柴胡得黄芩则寒,附子得干姜则热。 3、羌活得川芎则止头痛,川芎得天麻则止头眩。 4、干姜得天花粉则治消渴。 16、附得苍术则开郁结。 17、草果得山楂则消肉食,神曲得麦芽则能消食。 18、乌梅得干葛则消酒。 19、砂仁得枳壳则宽中。 20、木香得姜汁则散气,乌梅得香附则顺气。 21、芍药得甘草则治腹痛,吴茱萸得良姜则亦止腹痛。 22、乳香得没药则止诸痛,芥子得青皮则治胁痛。 23、黄芪得附子则补阳,知母、黄柏得当归则补阴。 24、当归得生地则生血,姜汁得京墨则止血,红花得当归则治血,归尾得桃仁则破血。 25、大黄得芒硝则润下。 26、泽泻得猪苓则能利水渗泻,得白术则能收湿。 27、紫苏配黄连得竹茹则能止呕吐。 28、木香得槟榔则治后重。 治病有主药,口决要记牢 治病一定有主药,不用主药便是错。 火结必要用大黄,枳壳枳实紧跟着。 寒结必要用巴豆,三棱莪术紧跟着。 实结必要用山甲,蝎子蜈蚣紧跟着。 调气必要用木香,摈榔元胡紧跟着。 透坚必要用牙皂,细辛辛夷紧跟着。 破血必要用桃仁,红花赤芍紧跟着。 脾胀必要用干漆,火麻郁仁紧跟着, 暖胃必要用硫黄,丹参玉竹紧跟着。 腰疼必要用杜仲,续断艾叶紧跟着。 陷下必要用洋参,三生(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狗脊紧跟着。 去虫必要用榧子,芜荑使君紧跟着。 顺气必要用香附,乌药腹毛紧跟着。 通淋必要用斑螫,川漆萆薢紧跟着。 清心必要用黄连,连翘栀子紧跟着。 老痰必要用砒霜,雄黄绿豆紧跟着。 助脾必要用马前,虎骨猴骨紧跟着。 定痛必要用良姜,宿砂益智紧跟着。 治疥必要用斑(斑螫)麻(麻黄),大枫蓖麻紧跟着, 治疮必要用神灯,艾绒乳(乳香)没(没药)紧跟着。 治疔必要用蒜灸,乌金(乌金膏,巴豆炒黑研细,用水调涂患处,以膏药贴之。) 菊花(内服甘菊汤,方见卷四疔疮门)紧跟着。 治邪必要用铜(自然铜)砂(避阳砂),良姜葛根紧跟着。 补气必要用党参,炙芪白术紧跟着。 补血必要用芎归,生地酒芍紧跟着。 补阴必要用熟地,山药萸肉紧跟着。 补火必要用肉桂,干姜附子紧跟着。 滋阴必要用黄柏,知母丹皮紧跟着。 (以上一药为君)麻黄杏仁疗寒嗽,芥子半夏紧跟着。 款冬紫菀疗虚嗽,百合五味紧跟着。 川乌草乌疗风痹,桂枝灵仙紧跟着。 黑姜吴萸疗翻胃,丁香胡椒紧跟着。 苍术麻黄疗风寒,羌活独活紧跟着。 川贝蒌霜疗火痰,苏子菔子紧跟着。 乌梅五倍疗虚脱,龙骨牡蛎紧跟着。 乌贼诃子疗带下,阿胶肉果(肉豆寇)紧跟着。 条参云苓疗阴虚,骨皮枸杞紧跟着。 霍香杷叶疗逆气,赤石滑石紧跟着。 芫花大戟疗水肿,牵牛防已紧跟着。 瓜萎天冬疗结胸,川贝川朴紧跟着。 苦参赤苓疗湿痒,蛇床白芷紧跟着。 槐花地榆疗崩漏。荆芥秦艽紧跟着。 前胡元参疗头风,薄荷柴胡紧跟着。 白附天麻疗风痰,僵蚕郁金紧跟着。 桔梗豆根疗喉风,牛子射干紧跟着。 三七莲子疗诸血,黄芩童便紧跟着。 黄芪(用生)防风疗自汗,枣仁麦皮紧跟着。 芦荟胡连疗阴热,泽泻车前紧跟着。 小茴川椒疗肾气,宿砂故纸紧跟着。 菖蒲柏仁疗心疾,茯神远志紧跟着。 葶苈桑皮疗肺喘,礞石朱砂紧跟着。 石膏知母疗热渴,香薷糯米紧跟着。 川楝茴香疗疝气,芦巴巴戟紧跟着。 升麻柴胡疗气陷,干葛潞党紧跟着。 扁豆薏苡疗泄泻,猪苓木通紧跟着。 土硷红糖疗菸毒(洋烟),大黄芒硝紧跟着。 (以上两药为君)此皆治病之大略,小小蒙医有捉摸。 附:脏腑用药诀 一:肝脏 七:肺 按脏腑用药规律表 一:肝脏 1:补肝:柔肝养血:当归,白芍,首乌[/B],枸杞,怀牛膝,鸡血藤,大枣,木瓜。 滋肝阴: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女贞,杜仲,阿胶,白芍,沙苑子,鳖甲,乌梅。 补肝气:黄芪。 温肝寒:吴萸,肉桂,小茴,仙灵脾,荔枝核,大芸,川椒。 2:泻肝: 清肝:桑叶,菊花,青葙子,决明子,竹叶,连翘。 泻肝火:龙胆草,胡连,川连,黄芩,白芍,青黛,青蒿,茵陈,金钱草,栀子,丹皮,夏枯草,羚羊角。 平肝潜阳: (1),平肝:菊花,白蒺藜,川楝,天麻,勾藤。 (2),潜阳:石决明,珍珠母,生龙牡,灵磁石。 (3)镇肝:代赭石,灵磁石。 熄肝风:羚羊角,勾藤,天麻,白蒺藜,僵蚕,全蝎,蜈公,地龙,蝉蜕。 疏肝郁:柴胡,香附,郁金,青皮,枳实,川楝子,橘叶,木香,元胡,沉香,薄荷,白蒺藜,旋复花,苏梗。 伐肝瘀:川芎,桃仁,红花,三棱,文术,乳香,没药,五灵脂,泽兰。 二:胆 补: 温胆:酸枣仁,生地,萸肉,陈皮,半夏,生姜,干姜,当归,五味子。 泻: 清胆(利胆):柴胡,青皮,郁金,香附,川芎,金钱草,苦参,栀子,茵陈,竹茹。 泻胆:龙胆草,茵陈,黄芩,川楝,栀子,青蒿,川连。 三:心: 补: 养心阴(血):柏子仁,枣仁了黄,元肉,丹参[/B],麦冬,当归。 安心神:白芍,龟板,浮小麦,阿胶,紫河车,百合,首乌[/B],合欢花。 助心阳:桂枝,肉桂,附子,薤白,干姜。 益心气:人参,黄芪,党参,茯神,五味子,远志,炙甘草。 泻: 镇心神:朱砂,琥珀,珍珠母。 开心窍:菖蒲,远志,郁金,牛黄。 四:小肠: - 温小肠:(同温脾阳药)。 清小肠热:木通,泽泻[/B],栀子,黄芩,灯芯,瞿麦,化石,赤小豆,苦参,赤苓,小蓟,蒲黄,车前子,茅根,猪苓。 - 五:脾: 补 补脾气,人参,黄芪,党参,白术,扁豆,炙草,升麻,葛根,苡仁,莲子。 温脾阳:干姜,苍术,白术,吴萸,肉叩,半夏,砂仁,白叩仁,草叩,益智仁。 养脾阴,山药,黄精[/B],芡实,白芍,蜂蜜,大枣。 泻: 清脾热:黄连,连翘,大黄,石膏,山栀,芒硝,西瓜。绿豆。 燥脾湿:苍术,白术,苡仁,半夏,厚朴,茯苓。 理脾气:陈皮,砂仁,叩仁,香椽皮,木香,藿香,佩兰,厚朴,枳壳,大腹皮。 消脾积:枳实,大黄,山查[/B],神曲,麦芽。 六:胃: 补: 温胃阳:(同温脾阳药) 益胃阴:石斛,麦冬,花粉,玉竹,芦根,乌梅,沙参,生地。 泻: 清胃热:石膏,知母,川连,大黄,滑石,大青叶,芦根。 散胃寒:良姜,生姜,丁香,草叩,荜澄茄,肉桂心。 消食积: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 泻胃实: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榔,二丑。 降胃气:沉香,丁香,柿蒂,枇杷叶,半夏,竹茹,乌药。 七:肺 补: 滋肺阴:沙参,麦冬,天冬,山药,阿胶,百合,川贝,石斛,花粉,黄精[/B],玉竹。 补肺气:人参,党参,黄芪,甘草。 敛肺气:五味,白果,诃子,乌梅,米壳,白芍。 - 止肺血:白芨,仙鹤草。 下面的不太好归类 通鼻窍:辛荑,苍耳子。 温肺寒:麻黄,苏叶,细辛,干姜,生姜,紫苑,冬花。 清肺热:桑叶,黄芩,知母,栀子,瓜蒌皮,桑皮,地骨皮,生石膏,芦根,茅根,枇杷叶。 宣肺气:杏仁,桔梗,前胡,射干,牛蒡子,桑叶,蝉蜕,百部。 清热痰:知母,瓜蒌,天竺黄,竹沥,胆南星,射干,白前,黄芩,芦根。 温寒痰:白芥子,半夏,细辛,陈皮。 化痰核:夏枯草,贝母,瓦楞子,牡蛎。 泻肺水:葶力子,桑白皮,二丑,冬瓜皮。 八:大肠 补: 温大肠:(同温脾阳药) 涩大肠:赤石脂,诃子,乌梅,肉叩,莲肉,芡实,煅龙牡,伏龙肝,米壳,石榴皮,椿白皮。 泻: 清肠热:黄连,黄柏,黄芩,秦皮,苦参,白头翕,败酱草,马齿苋,槐花,地榆,柏叶,连翘,大黄,芒硝。 润肠燥: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瓜蒌仁,大芸,当归,玄参,麦冬,生地。 杀肠虫:使君子,苦楝皮,雷丸,南瓜子,槟榔,鹤虱,榧子。 九:肾 补: 滋肾阴:熟地,龟板,阿胶,女贞,旱莲草,山萸肉,玄参,天冬,枸杞,黄精[/B],紫河车,怀牛膝,制首乌[/B],桑寄生。 温肾阳: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故子,巴戟天,肉丛蓉,狗脊,继断,沉香。 固肾精:金樱子,桑螵蛸,菟丝子,芡实,莲须,五味子,龙骨,牡蛎,益智仁。 填肾精:鹿茸,鹿角胶,紫河车,阿胶,龟板胶。 壮筋骨:杜仲,川断,狗脊,牛膝,骨碎补。 - 泻: 泻相火:知母,黄柏,泽泻[/B],丹皮,地骨皮,玄参。 十:膀胱 固膀胱:龙骨,益智,鹿角霜,桑螵蛸,白果。 温膀胱:茴香,肉桂,乌药,沉香,山萸肉,荜澄茄。 利水:茯苓,猪苓,泽泻[/B],木通,滑石,防己,地肤子,车前子,通草,冬瓜皮。 通淋:扁蓄,瞿麦,海金沙,土茯苓,金钱草,木通,滑石,甘草梢,芒硝。 利湿热:茵陈,栀子,地肤子,知母,黄柏,龙胆草,金钱 12经中药规律,汇总分享!《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由于生活环境、物产种类以及丰富程度、人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决定了不同地区人们的体质状况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种类、性质的疾病,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针、灸、砭、药、按跷等。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 阿胶百部五味子,绵州黄耆更参苓。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 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 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 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 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 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 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补胃必须苍白朮,半夏扁豆绵黄耆, 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温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 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泻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及良姜, 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 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朮共陈皮; 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朮甘草宜。 泻脾之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胡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 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合来大有功。 玄胡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 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 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必须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 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藁本。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 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 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 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 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沉香, 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 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 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 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仁木瓜与贡胶。 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 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助阳桂附与细辛,泻火黄连侄子心, 龙眼熟地补心血,生地胶东养心阴, 人参五味益心气,朱砂琥珀定心神, 通窍菖蒲苏和香,豁痰牛黄竹沥临, 欲化瘀阻急性子,桃红川芎并丹参。 心 1、养心阴安心神----酸枣仁,柏子仁,地黄,龙眼肉,丹参,麦冬,当归,白芍,龟板,浮小麦,阿胶,紫河车,百合,首乌藤,合欢花。 2、助心阳----肉桂,桂枝,附子,干姜。 3、益心气----人参,黄芪,党参,茯苓,五味子,远志,炙甘草。 4、泻心火----黄连,木通,黄芩,山栀,生地,大黄,丹皮,连翘,竹叶,莲子心。 5、镇心神----朱砂,琥珀,珍珠母。 6、开心窍----菖蒲,远志,郁金,冰片。 肝 1、养肝血----当归,白芍,首乌,杞子,牛膝,大枣,木瓜,鸡血藤。 2、滋肝阴----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子,女贞子,杜仲,阿胶,鳖甲,白芍,乌梅,龟板。 3、温肝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荔枝核,肉苁蓉。 4、平肝潜阳 (1)平肝:菊花,川楝子,天麻,钩藤。 (2)潜肝:石决明,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 (3)镇肝:代赭石,灵磁石。 5、熄肝风----钩藤,天麻,僵蚕,全蝎,蜈蚣,地龙,蝉蜕,菊花。 6、理肝气----柴胡,香附,郁金,青皮,枳实,苏梗,川楝子,元胡,木香,沉香,薄荷,旋复花。 7、化肝瘀----川芎,桃仁,红花,三棱,乳香,没药,五灵脂,泽兰。 脾 1、补脾气----人参,黄芪,党参,白术,扁豆,炙甘草,升麻,莲子肉,葛根,山药,大枣,芡实。 2、温脾阳----吴茱萸,苍术,干姜,半夏,肉豆叩,白叩仁,砂仁,草豆叩,益智仁,附子。 3、养脾阴----白芍,山药,芡实,黄精,蜂蜜,大枣。 4、燥脾湿----苍术,白术,如米,厚朴,半夏,茯苓。 5、理脾气----砂仁,叩仁,陈皮,木香,藿香,厚朴,枳壳,大腹皮,佩兰。 6、消脾积----枳实,大黄,山楂,神曲,麦芽。 7、清脾热----黄连,黄芩,大黄,连翘,石膏,山栀子,芒硝,西瓜,绿豆。 肺 1、滋肺阴----天冬,麦冬,沙参,山药,阿胶,百合,川贝,黄精,玉竹,花粉,石斛。 2、补肺气——人参,黄芪,党参,炙甘草。 3、敛肺气——白果,五味子,诃子,乌梅,粟壳,白芍。 4、止肺气——白芨,仙鹤草。 5、通鼻窍——辛夷花,苍耳子。 6、温肺寒——麻黄,苏叶,细辛,干姜,生姜,紫苑,款冬花 7、清肺热——桑叶,黄芩,知母,栀子,瓜蒌皮,桑皮,地骨皮,生石膏,芦根,茅根,枇杷叶。 8、宣肺气——桔梗,杏仁,前胡,射干,牛蒡子,桑叶,蝉蜕,百部。 9、降肺气--百前,前胡,枇杷叶,马兜铃,莱菔子,苏子,款冬花,旋复花。 10、清热痰--贝母,瓜蒌,天竺黄,竹沥水,胆星,射干,百前,黄芩,芦根。 11、温寒痰--白芥子,半夏,细辛,陈皮。 12、化痰核--夏枯草,贝母,瓦楞子。 13、泻肺水--葶苈子,桑白皮,黑白二丑,冬瓜皮。 肾 1、滋肾阴--熟地,龟板,阿胶,女贞子,旱莲草,元参,天冬,枸杞子,黄精,紫河车,山萸肉,怀牛膝,制首乌,桑寄生,沙苑子 2、温肾阳--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补骨脂,巴天,肉苁蓉,狗脊,续断,沉香, 葫芦巴。 3、固肾精--金樱子,菟丝子,桑螵蛸,莲须,芡实,五味子,龙骨,杜蛎,益智仁。 4、填肾精--鹿茸,鹿角胶,紫河车,阿胶,龟板胶。 5、壮筋骨--杜仲,续断,狗脊,怀牛膝。 6、泻相火--知母,黄柏,泽泻,丹皮,地骨皮,元参。 胆 1、温胆(补胆)--酸枣仁,山萸肉,五味子,地黄,陈皮,半夏,生姜,干姜,当归。 2、清胆(利胆)--柴胡,青皮,郁金,香附,川穹,金钱草,苦参,栀子,茵陈,竹茹。 3、泻胆--龙胆草,茵陈,黄芩,川楝子,栀子,青蒿,黄连。 小肠 1、温小肠--同温脾胃药。 2、清小肠热--木通,泽泻,栀子,黄芩,灯芯,瞿麦,滑石,茯苓,小蓟,蒲黄,车前子,茅根,猪苓。 胃 1、温胃阳--同温脾阳。 2、益胃阴--石斛,麦冬,花粉,玉竹,芦根,乌梅,沙参,生地。 3、清胃热--生石膏,知母,黄连,大黄,滑石,大青叶,芦根。 4、散胃寒--良姜,生姜,丁香,草寇,毕澄茄,肉桂心。 5、消食积--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 6、泻胃实--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榔,黑白二丑。 7、降胃气--沉香,丁香,柿蒂,枇杷叶,半夏,竹茹,乌药。 大肠 1、温大肠--同温脾胃药。 2、涩大肠--石子,诃子,乌梅,秦皮,肉豆,莲肉,芡实,煅龙骨,煅牡蛎,伏龙肝,粟壳。 3、清肠热--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败酱草,马齿苋,白头翁,槐花,地榆,侧柏叶,连翘, 芒硝,黑白丑。 4、涤肠热--槟榔,厚朴,大腹皮,枳壳,大黄,芒硝,黑白丑。 5、润肠燥--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瓜蒌仁,肉苁蓉,当归,元参,麦冬,生地。 6、杀肠虫--使君子,苦楝皮,雷丸,南瓜子,槟榔,鹤虱,榧子。 膀胱 1、固膀胱--龙骨,益智仁,鹿角霜,白果。 2、温膀胱--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毕澄茄,山茱萸。 3、利 水--茯苓,猪苓,泽泻,木通,滑石,防己,地肤子,车前子,通草,冬瓜皮。 4、通 淋--扁蓄,瞿麦,海金砂,土茯苓,金钱草,木通,滑石,甘草梢,芒硝。 5、利湿热--茵陈,栀子,地肤子,知母,黄柏,龙胆草,金钱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