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灰浆是我国古代应用最广泛的建筑胶凝材料之一。 至少不晚于南北朝时期(公元386~589年),糯米灰浆就已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 时至今日,许多使用糯米灰浆的古代建筑,例如南京、西安、荆州、开封等地的古城墙,以及钱塘江明清鱼鳞石塘等,虽经百千年的风雨冲刷,仍然非常坚固。 南京狮子山(仪凤门)段城墙 西安南门(永宁门)城墙 将糯米熬浆掺入陈化的石灰膏中可以增加灰浆的黏结强度、表面硬度、韧性和防渗性,明显提高砖石砌筑物的牢固程度和耐久性。 事实证明,糯米灰浆是性能杰出的建筑胶凝材料。 传统灰浆是以石灰为主要胶结成分的建筑砂浆一般由石灰、砂子、粘土、添加剂等材料组成,主要应用于建筑的砌筑、勾缝与抹面等,在人类建筑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直到19世纪中期,灰浆才逐渐被波特兰水泥所替代石灰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胶凝材料之一。 在以色列和累范特发现的距今9000年前的石灰骨料地板被认为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人造石灰材料。 累范特古城墙 我国对于石灰的利用历程我国是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开始能够烧制和使用石灰的。 当时北方中原地区以煅烧天然姜石,南方和沿海地区以煅烧牡蛎壳获得石灰材料。 如史前和上古时期众多考古建筑遗址中经常发现的“白灰面”材料,经分析检测证实是由姜石加工而成,西周时期的建筑中开始广泛应用由煅烧石灰石消化而来的灰浆。 东汉时这种灰浆的应用已达到较高水平,至南北朝时期古人开始向灰浆里添加糯米等有机材料以改善灰浆性能。 明代长城部分地段使用糯米灰浆黏合砖块,历经600余年依然保持牢固。 明长城中糯米灰浆的利用 现代糯米灰浆研究的结果这些有机灰浆中的有机物起到了生物模板的调控作用,能有效提高灰浆的某些机械性能。 放大10000倍的糯米灰浆 糯米浆既起到了调控碳酸钙结晶过程的作用, 同时还与生成的碳酸钙紧密结合, 形成了有机物/无机物相互搭配、密实填充的复合结构。 这就是糯米灰浆强度大、韧性强等优良力学性能的微观基础。 糯米灰浆的发明与利用,对于中国古代砖石建筑的长久保存有着重要意义。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建筑中,不仅仅有着繁复的木结构,这些砖石建筑,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
|
来自: 见青黄 > 《石刻·火烧板·三合土.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