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原文: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释义: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剥,不利有攸往:语出《易经.剥》卦。剥,卦名。本卦异卦相叠(坤下艮上),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此计引此卦辞,是说对小股敌人要即时围困消灭,而不利于去急追或者远袭。 示例:战国时期,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原文: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释义: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上火下泽:语出《易经·睽》卦。睽,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兑为泽。此计运用'上火下泽'相互离违的道理,说明采取'远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敌相互矛盾、离违,而我正好各个击破。 示例: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欲兴兵伐齐,范睢献上一计,齐国强若远攻困难重重,不如先与齐结盟,攻打邻近的韩、魏两国逐步推进,以防此两国与齐结盟。其后40年,秦始皇坚持此计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guo ) 原文: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释义:晋国借虞国之路,讨伐虢国。困,有言不信:语出《易经·困》卦。困,卦名。本纷为异卦相叠(坎下兑上),上卦为兑为泽,为阴;下卦为坎为水,为阳。此计运用此卦理,是说处在两个大国中的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时,我若说援救他,他在困顿中会不相信吗? 示例:春秋时斯,晋国想吞并南边的虢国,但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所以,一直未能得手。晋国要求虞国借道晋国伐虢,虞国大臣宫子奇再三劝阻虞公不可借道,虞与虢唇齿相依,唇亡将齿寒,虞公为了得到晋国给的好处不听劝,最终还是借道让晋伐了虢国,晋国在返回途中又突袭了虞国,虞与虢就因为一次的借道一起被吞并了。 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原文: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 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释义: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纷。既济,龄名,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离为火。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己方抽其友方劲旅,如同抽出梁木,房屋就会坍塌,于是己方就可以控制他了。 示例:秦始皇临终前,让李斯传达密诏立恭顺好仁的扶苏为太子,但掌管玉玺和起草诏书的是赵高,赵高趁机造假诏书,赐死扶苏,杀了蒙恬,未用一兵一卒把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秦二世,为自己今后的专政打下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