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帮大家复习一下,消费电子五美分别是:立讯精密,顺络电子,信维通信,欣旺达,歌尔股份。 顺络电子是这五家里我们最早覆盖的标的,之后也给大家推送了歌尔股份和立讯精密。 如果你是我们的新朋友,还没读过原文,或者读过了单纯想再复习一下下,那就老规矩在我们后台输入相关公司名字获取推文。 接着来看一下我们的五美指数走势↓↓↓。 消费电子板块自去年12月下旬开始回调,但始终强于大盘指数(即图中的黑线始终在灰线上方),超额收益保持在零以上。 自建立以来,目前五美指数的绝对收益是13.9%,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是6.1%。 还不错。 之前提到过稍不注意立讯精密就偷摸着创新高,但对比指数,聚焦君发现,欣旺达好像比立讯精密还要优秀一点点,期间内比立讯精密还多涨了3个点。 好!那今天就来讲讲欣旺达。 当初为什么看好欣旺达呢? 理由并不复杂。 你瞧,欣旺达,又是兴旺,又是发达,一听就很厉害,能不好吗? 哈哈哈...开个玩笑。回归正题。 在市场的主流认知里,欣旺达是一家造电池的公司,产品主要有3C消费类电池和动力电池。 3C消费类电池的下游对应着消费电子行业,动力电池的下游对应着新能源车行业——这是两个有着广阔天地的行业。 不过公司对自我的要求显然并不止步于此。 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这意味着公司发展至今22年有余。作为我国最早一批从事电池领域生产的企业,公司至今依然围绕着主业兢兢业业,成长史基本就是公司业务线向产业链纵向各环节的持续深入,以及向横向各应用的不断拓宽。 公司在2008年变更为股份制公司,同年开始转型升级。 (可点击看大图) 以锂电子电池作为核心点出发,上游延伸到电芯正负极材料、动力电芯制造等关键环节,下游延伸至电动汽车、储能电站、分时租赁等领域,打通了全产业链一体化。 (可点击看大图) 如今,公司在官方网页上,用大号加粗的字体标示着自己已形成六大产业群—— 3C消费类电池、智能硬件产品、动力电池及动力总成、储能系统及综合能源、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实验室检测服务。 公司最终的计划是,成为世界领先的绿色能源企业及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平台服务商—— 在精耕细作原有的锂电池产业链的基础上,将业务领域向VR、可穿戴设备、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智能制造、检测服务等方面进行延伸和拓展。 但从19年中报数据来看,手机数码类营收占公司主营约57%,动力电池类营收占公司主营约9%。也就是说电池业务依然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是我们当下对公司的关注焦点所在。 公司还在2017年一举超越台湾省企业新普,成为锂电池模组行业的全球领头羊。 公司是如何达成这样的成就呢?这还得从20年前说起。 2000年,康佳是当年知名的上市国企,欣旺达主动找上门去,请缨为康佳即将上市的自主品牌手机提供电池。最终欣旺达为康佳量身定制出来的样品,品质比样板上升40%,同时成本下滑30%,正式进入康佳手机电池供应链。 这帮助公司逐渐摆脱贴牌代工商的身份,毛利率获得明显提升,公司同时也认识到产品品质的重要性,自此要求自己对标高端客户,再以高端客户的严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这之后,公司一路狂奔在高度重视研发及创新的道路上,坚持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产品和服务,是“要做就做最好”的完美诠释。 2003年,公司投资新建模具制造、精密结构件和表面处理生产线,致力于提高自身锂电池模组的整体设计和配套能力、及快速交货能力。这一年公司成功与飞利浦达成全面合作,正式进入国际市场。 2005年,公司针对笔记本电脑类、动力类锂电池模组开展研究工作,3年后的2008年,公司成功推出笔记本电脑类和动力类锂离子电池模组产品。 公司进入了以日、台企业为主导的笔记本电脑锂离子电池模组市场,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年份,实现营收接近5个亿。 也是从这一年起,公司开始陆续进入三星、中兴、OPPO、华为、小米、苹果——这些直至今日依然被人们熟知的优秀企业们——的供应链。 2014年,公司收购东莞锂威成功布局电芯环节。2015年,公司全面启动自动化、数字化改造,投入使用手机电池全自动化生产线,产能和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公司的毛利率远超同行。也在这一年,公司正式成立第一届技术专家委员会。 先是用严标准要求自己的产品,不断地切入高端客户供应链,又用高水平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做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能够根据订单快速组织生产并及时交货。 这样的供应商,谁不爱? 2011-2018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全球的年均增长率是15.97%,中国的年均增长率是22.36%,那么作为知名手机大厂们的电池供应商,欣旺达又怎么可能不赚得盆满钵满? 这样的企业很容易形成自身的良性循环。 那么下一次我将给大家剖析,站在当下这个时点,公司的细分产品的看点都在哪里,什么将是公司未来主要的盈利增长点。 请记住,我们分析过去是用来判断公司的品格,而我们投资,买的的是公司的未来。中富聚焦原创 |
|